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李丽琼的创业故事:小蓝莓串起田园梦

2023-01-18创业故事20

暮春时节,红塔区春和街道云南蓝哥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蓝莓成熟上市。基地里,成熟的蓝莓挂满枝头,工人们在果园的各个角落忙着采摘。正和工人一起采摘蓝莓的李丽琼说:“蓝莓种植讲求精耕细作,一年到头,我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蓝莓种植上了,只为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带去安全、健康的果实。”

坚持下去,只为心中的田园梦

李丽琼是澄江人,能与蓝莓结缘,还得从她的田园梦说起。

以前,李丽琼和丈夫马兴平在昆明做茶叶生意,因为亲戚家种植蓝莓,她和朋友经常去采摘,朋友们都很认可玉溪蓝莓的口感、品质,她也对蓝莓种植产生了兴趣,就跟着澄江市蓝莓种植协会的专家学习,进而有了蓝莓种植的信心。2014年,李丽琼结束了茶叶生意,回到玉溪投身农业,开始了蓝莓种植的田园生活。

“以前做茶叶生意的时候闲死了,现在种植蓝莓忙死了。”在蓝莓基地里,李丽琼与记者聊起了种植蓝莓的历程,“当时也没有想太多,种植蓝莓只是想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吃上安全、健康的果实。”为什么不把基地选在蓝莓种植较多的家乡澄江,而选在红塔区?李丽琼说,相较于澄江,红塔区温差较大,更有利于果实糖分的积累,且红塔区有着较大的消费市场,所以就把基地定在了红塔区。

经过一番寻找,李丽琼在红塔区春和街道马桥社区流转近百亩土地种植蓝莓,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蓝莓种植对土壤有特定要求,需要偏酸性土壤,但流转的土地是黏性土,达不到蓝莓种植条件。“我们当初想得很简单,觉得只要有土地,把果树种下去,浇浇水就会有收成,想不到农业种植有这么多学问。”李丽琼说,刚开始选择种植蓝莓时,家人极力劝说,说搞农业风险大还辛苦,“正如家人说的那样,农业到处充满风险,我也没想到自己种植蓝莓第一步就不太顺利。但开弓没有回头箭,自己的选择再苦再难也要坚持下去”。

如何解决土壤问题?李丽琼拿出资金,从别处购买了适合蓝莓种植的土壤,对土地进行重塑。“搞农业种植投入很大,我们两口子拿起农具和工人们一起干农活,从最初的连锄头都使不好,到现在样样农活做得炉火纯青。”李丽琼说,刚创业的时候,流转的土地是荒地,长了一米高的草,为了尽快种植,她和丈夫天天围着土地转,“那时候基地里还没有建盖办公住所,只好把面包车当作居室住着。半年不到,马兴平的体重从89公斤瘦到了64公斤。”

勇往直前,奔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土壤的问题解决后,李丽琼开始着手蓝莓种植。因为刚从别的领域转行到农业,李丽琼购买了很多关于蓝莓种植的书籍进行学习,还向相关专家、同行请教。

李丽琼(右)和工人一起采摘蓝莓。

“刚开始种植蓝莓,由于没有经验,一上来就大面积铺开种,结果发现有些品种并不适宜种植,只好挖了重新种,前前后后种了10多个品种,最终才挑选出适宜种植的品种。”李丽琼说,经过这些年的摸索,她最深刻的感受是农业实践性强,并不是仅从书本上看和专家那里学就能做好,要亲身去实践、去检验,才能找到一条适合的路子。

消费者品尝到的是甜蜜的果实,果实的背后则是农业人辛勤的付出。春季采果、夏季修剪枝、秋冬季病虫害防治……李丽琼说:“蓝莓是浅根系植物,管理上要求很高。就拿除草来说,蓝莓地不能使用机械除草,只能靠人工拔除。到了采摘果实的季节,为了防止病虫害,掉落在地上的果子也必须捡拾干净,时常做好清园工作。”

种植蓝莓的几年里,李丽琼和马兴平常常顶着太阳在基地里穿梭,土壤改良、栽种、浇水、修补防鸟网……一样都不敢落下,生怕哪个环节出了差错。雨天担心果园积水,晴天担心浇不上水;春天怕风太大,吹落花果;夏天怕雨水太多,果子品质差;秋天怕管理不到位,影响来年收成;冬天怕霜冻太大,冻坏了早熟品种的花。每年,李丽琼就这样眼巴巴地盼着、努力着,小心翼翼。“今年的蓝莓品质取决于去年工作做得到不到位,今年蓝莓品质好,说明我们去年各项工作做到位了。”马兴平说,一旦投入了农业,就只能一直往前走,把各项工作做到位。

从栽种到销售,边干边学,李丽琼和丈夫马兴平顶着压力勇往直前,奔走在希望的田野上。如今,李丽琼种植的蓝莓已小有名气,经过几年的摸索,玫瑰香、脆甜、糯香等几种不同口感的蓝莓已成为基地的主要品种,经消费者口口相传,市场销路不错。采访间隙,李丽琼的微信不断响起,她说是顾客在订购蓝莓。

除了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蓝莓外,基地还吸纳附近居民务工,助力群众增收。一到蓝莓开采季,马桥社区居民周琼仙就来基地务工。“在家也是闲着,有这样一个基地吸纳我们打零工增加点收入挺好的。”周琼仙说。

从荒地到蓝莓飘香,从修枝剪叶到采摘果实,从自己实现梦想到带领更多人增收,李丽琼和马兴平经历过沮丧,也收获了幸福的果实。谈及未来的发展,马兴平说:“做任何事情都要从本质入手,农产品的质量做好了,自然会得到消费者认可。我们定下目标,就是精心管好现有蓝莓,在品质上下功夫,争取一年比一年种得好,为消费者种出更多更好吃的蓝莓。”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148.html

“李丽琼的创业故事:小蓝莓串起田园梦” 的相关文章

大学毕业回乡“种地”十载 考研是为“更好地种地”

大学毕业回乡“种地”十载 考研是为“更好地种地”

名牌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回乡“种地”,发展有机桃种植和景观苗木培育,即墨区金口镇“新农人”王晨旭当一干就是10年。2021年,王晨旭身份完成转变,从一名“种地的”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奔波于学校和农场之间,他希望,学成之后回到农场,做现代化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带领更多“新农人”扎根农村。大学毕...

退役军人胡顶:创业养螃蟹的成功秘诀是“勤奋”

退役军人胡顶:创业养螃蟹的成功秘诀是“勤奋”

“养螃蟹前期需要准备的工作很多,蟹苗只有在海水里才能孵化,我们这边如果大量养殖,就需要到海边城市去进蟹苗。”近日,记者在联系胡顶时,他正在为明年的螃蟹养殖做准备。从一个门外汉,经过短短两年时间的磨砺,胡顶已经成为一个螃蟹养殖方面的行家里手。第一次创业,亏空家底胡顶在承包的池塘里劳作。胡顶2004年1...

“养鳝大王”刘红旗的黄鳝致富经

“养鳝大王”刘红旗的黄鳝致富经

在湖南常德市西湖管理区东洲乡春晓村,有一位黄鳝养殖大王刘红旗,6年来,他凭着对黄鳝的了解,通过不断摸索,发展网箱养殖黄鳝,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6月21日,笔者在西湖管理区春晓黄鳝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邓力兵的陪同下,慕名拜访了这位“养鳝大王”。走进他的养殖场,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网箱,交织成一片充...

青年回乡创业 带领乡亲养殖蚯蚓助力乡村振兴

青年回乡创业 带领乡亲养殖蚯蚓助力乡村振兴

地龙,俗称“蚯蚓”。在《神农本草经》有详细记载,具有清热,平肝,止喘,通络之效。治高热狂躁,惊风抽搐,风热头痛,目赤,中风半身不遂,喘息,喉痹,关节疼痛,齿衄,小便不通,瘰疬。痄腮,疮疡。据了解,养殖蚯蚓不仅节省空间、绿色环保,其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而在进贤县张公镇江西腾越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蚯蚓养殖基...

种植无花果赚钱吗?90后大学生返村创业种植无花果,助力乡村振兴

种植无花果赚钱吗?90后大学生返村创业种植无花果,助力乡村振兴

8月7日,正值无花果成熟的季节,记者来到安居区观音镇桃子园村,一大片长势良好、一个个垂涎欲滴的无花果把果树压弯了腰,成为村子里一道亮眼的风景线。“袁谋若啊?他在地头,那边,挑粪那个……”“挑粪那个”?这似乎让人难以与90后的大学生联想在一起。当记者见到袁谋若时,他正在准备“有机肥”。黝黑、干瘦,相对...

浙江95后姑娘回家“种稻”,做共富时代的“新农人”

浙江95后姑娘回家“种稻”,做共富时代的“新农人”

“浙江是城乡区域发展最均衡、民众最富裕、社会活力最强、社会秩序最优的省份之一,为浙江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打下了坚实基础。”此外,浙江的城乡发展的均衡性较好;民营企业占主体地位,改革创新的意识较强。这些都是浙江的重要优势。城乡共富,关键在吸引人才流向农业、农村。眼下,浙江各地都在实施“两进两回”助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