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大学生回农村老家创业,包10亩地种“软枣子”

2023-01-18创业故事29

上世纪80年代,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是一件体面的事情。小时候,父母经常教我们努力学习,将来找一份好工作。所以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走出农村,远离面对黄土、背对天空的生活。

但随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我们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工作。但发现原来的分配单位,分房都没有了。无论是在国企、外企还是民营企业工作,我们每天都要面对无休止的职场竞争。靠着每月几千元的工资,背负着汽车贷款、住房贷款、子女教育和父母抚恤金,似乎压力山大成了我们的口头语。

面对职场的激烈竞争,生活压力很大。有些人为了得到更好的工作和更高的工资而一直在换工作。有些人为了一劳永逸地升职而努力学习。当然,也有人放弃了好的工作机会,走上了创业之路。

然而,回农村创业的大学生却寥寥无几。在更多大学生创业成立之初,他们会选择经营自媒体或一些互联网相关业务。总之,我会选择一些体面和聪明的事情去做。但今天我想给大家讲一个关于一个大学生回农村种果树的故事。

他是河南农村的一名大学生。大学刚毕业,他和其他年轻人一样。进单位找工作,努力工作。他曾经做过一名教师,厨师,甚至是一家工厂的经理。但结果证明那并不是他想要的。

后来,他决定辞职回老家创业。当他第一次回到家乡时,他的父母和亲戚都认为他疯了。不好好地做一份工作,非要回到农村去。无论如何,只有走出去,才能有一个世界,才有发展空间。上大学后住在乡下是不值得的。

但不管别人怎么想,怎么说,他都坚持自己的选择。在他刚回来的日子里,仿佛住在山里一样。连他的父母都不知道他在干什么。他们把他当成一个需要安静和放松的孩子。

正当大多数人以为他会回到城里工作时,他决定承包6亩山地。栽种起来了软枣猕猴桃。当时,每个人都没听说过软枣猕猴桃,认为他一定是疯了。一种我从没听说过的水果。谁会买啊?这个价格能卖得好吗?

只是村民们不知道他做过市场调查。目前,虽然软枣猕猴桃在中国很多地区都有,但种植的人很少,市场上流通的也很少。稀缺才是最珍贵的。在一家大型超市,软枣猕猴桃的最高价格为136元/斤,最低价格也为50元/斤。

一亩猕猴桃年产量约2000斤。如果收购价是每斤50元,一亩猕猴桃可以卖到10万元左右。除了人工管理和果树养护费用外,净赚每年还可以有六万的收入。

他有6亩果林,年毛利在60万元左右,虽然第一年的净利润不多。但他扩大了规模,从原来的6亩扩大到20亩,所以毛利率在每年就有200万左右。这样一来,一年就净赚100多万,这比在城里打工每月挣几千元要好得多。

村里的人一开始从不相信变成了嫉妒。甚至村里一些勇敢的年轻人也和他一起承包了这座山,种上了猕猴桃。他也是个热心人。如果别人有什么问题请教他。他尽他所能帮助他们。毫无疑问,他已成为村中的种植“专家”。

后来,在他的带领下,村里几十户栽种软枣猕猴桃的人家开始富裕起来,过上了小康生活。这时,村里的长辈们也不再嘲笑他,而是称赞他。说年轻人有远见,能跟上时代的脚步。

软枣猕猴桃原本是东北地区山区的一种野生水果。后来发现它的营养价值很高,所以人工栽培。同时,耐旱抗冻,易种植,果实产量大。如果你家里有空地,你可以种两棵。水果熟了,你可以自己吃,也可以给当礼物送人。

小店拥有市场上最好的软枣猕猴桃苗木,来自中国最大的栽培基地!产量高,南北均可种植,容易种养!只要69元,现在活动期间买2送1,买3送2,买5送3,买10送10!每天限100株,先到先得!抢光为止,错过了还要等一年!

注:软枣猕猴桃属雌雄异株,只有一个不能结果,至少两个才能结果!点击链接进入店内,选择更多优惠套餐!

知识就是力量,上学的目的不仅是要找一份好工作,还要进一个好单位。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学会用知识来领导我们的生活,这样我们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国家也在大力支持农村发展,支持青年创业,希望更多有前途的青年能够投身农村创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156.html

“大学生回农村老家创业,包10亩地种“软枣子”” 的相关文章

梦想就在前方,残疾人企业家刘闯的创业故事

梦想就在前方,残疾人企业家刘闯的创业故事

创业,本来就是一条艰辛之路,更何况是只能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创业,困难重重可想而知。现在,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加入到万众创业的浪潮之中,自强自立,实现自我价值,并带动更多人就业,带给社会满满的正能量。来自吉林省的90后小伙刘闯,就是这样一位残疾人创业者,他把世人眼中的种种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在幼年时,命运...

从玻璃厂老板到电动车达人,东莞这位“跨界”创业者闯出新天地

从玻璃厂老板到电动车达人,东莞这位“跨界”创业者闯出新天地

“这周的生意怎样?”“有没有碰上什么技术问题?”8月20日上午10时,哈啰电动车的东莞地区总代理商姚传勇已经跑了3家门店,这是他的日常。根据工作需求,东莞有100家门店,他和同事每周都要一一走到,维护客情、摆放陈列。金九银十,这是电动车销售的旺季。受新国标过渡期即将结束以及上牌政策影响,今年以来,东...

宁陵90后夫妻回乡养羊创业

宁陵90后夫妻回乡养羊创业

10年前,房海传大学毕业返回家乡创业,和妻子赵晓倩一起搞养殖,干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如今,在宁陵县逻岗镇和庄一片杨树掩映下,棚舍中养着600多只波尔山羊。“这几间简易房就是我们一家的生活区,生活条件很简陋。这三条狗是我们最好的伙伴,日夜守护着羊圈。”32岁的房海传看上去有些弱不禁风,但讲起了他的创业...

于洋:创业是条不归路 深度学习方能行远

于洋:创业是条不归路 深度学习方能行远

四川路25号,曾经诞生了与共和国同龄的青岛造船厂,多艘渔业、公务船从这里扬帆;2013年,老船厂启动搬迁,金茂湾拔地而起,国际湾居综合体呼之欲出;2018年,青岛柒贰法则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与大多数平台公司不同,创始人于洋没有选择交通更加便利的东部,而是将创业孵化平台落在了老城区灵魂与文化的交汇点...

忻州:“玉米兄弟”张世元:把青春和梦想写在大地上

忻州:“玉米兄弟”张世元:把青春和梦想写在大地上

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和黄土地有着不解之缘。三次创业的经历也都是围绕着“土疙瘩”,青年,正是蓬勃向上的年纪,正是创新创业的年纪,他用满腔的热情,报效时代和祖国,把青春和梦想写在最广阔的祖国大地上,他就是忻州玉米兄弟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世元。初尝创业艰辛 千锤百炼学校毕业后,张...

河南小伙扎创业养对虾,3年时间成就咸宁“虾王”

河南小伙扎创业养对虾,3年时间成就咸宁“虾王”

盛夏的向阳湖畔满目葱翠,荷叶飘香。位于咸安区向阳湖镇斩关村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更是一派鱼虾肥美的丰收景象。7月18日,记者来到对虾养殖基地时,只见60余口鱼塘整齐镶嵌在田野里,一片生机盎然。基地负责人杨巍正在指导工人补放虾苗。杨巍说,头天晚上,这里刚刚卖出3000余斤对虾。从6月底到7月中旬,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