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90后”青年返乡创业 助力广东乡村振兴

2023-01-18创业故事20

作者 程景伟 梁启振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回到农村创业,成为助推新时代农村发展的新生力量。在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90后”赵威平夫妇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31岁的赵威平是广东韶关翁源县龙仙镇中坝村人。大学毕业后,夫妇二人原本在广州从事电商行业。2017年,两人看到了家乡翁源县三华李产业良好的发展前景,毅然回村创业,注册成立翁源县兰蝶妃农业公司,并采用了“公司+基地+种植户+电商”的发展模式。

在走访三华李种植农户、深入田间地头调查中,赵威平发现,翁源是广东省最大的三华李种植基地之一,翁源三华李更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然而,翁源三华李场影响力却远弱于其它三华李产区。究其原因发现,翁源三华李的电商销售占比很低,还没有真正打通线上销售渠道。

“一方面要抓好产品质量,一方面要做好营销渠道建设。”赵威平并不满足于粗放的农业种植现状,他着力在科学种植下功夫,通过嫁接技术改良果树品种,利用科学施肥延长了果期;同时,运用互联网平台预售机制,通过折扣等营销活动提前获取大量订单,锁定客户,合理规划采摘时间。

2018年,在翁源三华李采摘季,赵威平除了销售自家基地的熟果外,还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为附近农户销售1万余斤果子,销售额逾10万元。此外,他通过联帮带的方式签约三华李农户60家,收购农户的果子,带动当地300多名农民更好地发展三华李产业。2019年,其团队完成了250多万元销售额,总共销售三华李16万斤。

目前,赵威平正在计划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研究种植翁源三华李、沙田柚、鹰嘴桃、翁源兰花等品种。他相信,通过借助翁源县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发展现代农业、农村电商,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可以带动农户增收,推动实现乡村振兴。(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196.html

““90后”青年返乡创业 助力广东乡村振兴” 的相关文章

这夫妻俩把小盆景种成了大风景

这夫妻俩把小盆景种成了大风景

拉枝、盘扎、修剪、整型……盆景基地里,园艺师们全情投入盆景修剪。随着园艺师手中剪刀的上下飞舞,原本普通的绿植很快呈现出宝塔、瀑布、雄鹰等造型。打包、装箱、发货,一棵棵盆景“飞”出村落——这是峰峰矿区义井镇西山村高鹏的励园盆景基地的一处景象。高鹏和胡瑞宁在园区内整理盆景。返乡创业 变身“村”里人在励园...

黄淮学子张桂叶和她的信阳毛尖

黄淮学子张桂叶和她的信阳毛尖

张桂叶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祖籍信阳,2017年毕业于黄淮学院经管系,大学读的是公共事业管理,大学毕业后便和男朋友一起留在了驻马店,开始了她的叶子信阳毛尖创业之旅。一句话决定一件事说起自己的创业渊源,张桂叶回忆道:"就是因为我同学的一句玩笑话,‘你走了我去哪喝这么好的毛尖’”,“我就告诉他,我不走,...

80后英国海归男回国创业:把卫生巾做的美美的

80后英国海归男回国创业:把卫生巾做的美美的

今年初,一张戴墨镜的照片让“猫头鹰男”这个名字在互联网上“小小地火了一把”,他创建的女性护理品牌“护你妹”也随之进入消费者视野。这并非姚哲男第一次尝试创业。对他而言,在英国的8年远非“留学”二字能够概括。用“护你妹”需要品牌智慧姚哲男(左)与同事欲打造与众不同的卫生巾。一起物色创业项目的哥们儿,第一...

湘潭“85后”小伙艰辛创业 1800只大白鹅“求包养”

湘潭“85后”小伙艰辛创业 1800只大白鹅“求包养”

“这1800多只鹅,超过出栏时间已经有一个多月,要是还卖不出去,我实在没有办法维持了。”29岁的彭勇着急地说。10月28日,在湘潭市雨湖区先锋街道桐梓村的鹅场内,彭勇讲起了他半路出家当“鹅爸爸”的艰难创业路。“85后”小伙办鹅场艰辛创业为了养家,彭勇曾开过出租车、经营过饭馆,但仅能解决一家三口最基本...

红薯点燃致富梦,80后村干部郭培的“薯香人生”

红薯点燃致富梦,80后村干部郭培的“薯香人生”

地理位置的偏远,挡不住新郑市辛店镇湛张村人发展的热情,而郭培就是带领他们致富的种薯能手。四月末,骄阳下,郭培正弓着身子在地里插苗浇水,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他说,小红薯,大产业,这里承载了他的梦想,他要带领乡亲们开辟一片“薯香人生”。因地制宜,80后“致富能手”返乡带领乡邻创业80后的郭培是如今是湛...

河南小伙扎创业养对虾,3年时间成就咸宁“虾王”

河南小伙扎创业养对虾,3年时间成就咸宁“虾王”

盛夏的向阳湖畔满目葱翠,荷叶飘香。位于咸安区向阳湖镇斩关村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更是一派鱼虾肥美的丰收景象。7月18日,记者来到对虾养殖基地时,只见60余口鱼塘整齐镶嵌在田野里,一片生机盎然。基地负责人杨巍正在指导工人补放虾苗。杨巍说,头天晚上,这里刚刚卖出3000余斤对虾。从6月底到7月中旬,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