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新农人”筑梦黑土地闯出新天地 ——长春农民工返乡创业大潮涌动

2023-01-18创业故事133

“合作社鲜食玉米项目今年一定得上,抓紧时间购买设备,力争让农民尽早见效益。”9月29日19时,天色已晚,公主岭市范家屯镇乾程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成仍在新建的厂房里忙碌。作为较早一批返乡创业的农民典型,“70后”的他今年为合作社树立了一个新目标——通过鲜食玉米项目,带领农民走上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之路。

近年来,我市大力引导农民工返乡留乡创业,以此带动就业、促进增收,涌现出一大批像王成这样的返乡创业者。截至9月末,我市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累计达46036人,带动就业72212人。今年,创建县级返乡入乡创业基地37个,申报市级返乡创业基地16个。

近日,记者走进金秋的乡野大地,去探寻这些带着资金、人脉、技术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是如何为推动现代农业城建设贡献力量的。

“绿色通道”通往创业奔富路

“我最初选择从大城市回到家乡创业,看中的正是我们农业大省的区位优势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需求。”10年前,怀揣一份乡土情结,吉林省荣发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亚鹃回到家乡——宽城区兰家镇,将有机食品的“一片蓝海”变成现实。“现在正是采摘山葡萄的季节,我们‘十一’期间就为小朋友举办自酿葡萄酒和认识五谷等活动,带动更多人参与到现代农业城的建设中来。”

荣发公司从昔日默默无闻的乡镇企业,成长为年收入2500万元的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孙亚鹃说,最要感谢家乡对创业农民的一路扶持。

近年来,我市出台《长春市促进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春雁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从市场准入、创业培训等10个方面,为创业农民提供项目引进、产品推介等指导帮扶,并以免费或低价租赁方式提供创业场地,大幅提高创业贷款扶持额度,解决创业者后顾之忧。同时,开辟返乡创业“绿色通道”,建立农村就业创业综合服务中心,专设农民工返乡创业服务窗口,“绿色通道”助力返乡农民通向创业奔富路。

优化平台载体带动就业增收

“九台区人社局为我们请来长春市农科院的专家,开展一对一答疑指导,专家定期入户辅导,大大提升了基地的现代农业科技含量。”九台区上河湾镇四台村庆山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庆山如是说。走进合作社打造的香泉休闲农业基地,蔬果飘香,一派丰收景象。从春播到夏管,从秋收到脱粒,再到运输、烘干、储藏、销售等,基地已全部实现农机作业,辐射带动周边200户农民人均年增收9000元。

今年,为了更好地帮助农民工返乡创业,我市通过推进实施“安心就业十大行动计划——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专项行动”,持续组织“就业创业四季春”系列活动,创新开展送政策、送用工、送专家“三送”服务,通过“96885”吉人在线、长春就业创业网等平台,发布推送支持企业吸纳重点群体就业政策,为企业发布用工信息,并带领有用工意愿的基地企业深入各乡镇村屯,吸纳周边农民就地就近就业,从而形成几何式就业创业态势,促进农村产业兴旺、农民增收致富。

“90后”新农人接力打造品牌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王成将鲜食玉米项目营销和自媒体推广任务交给了26岁的女儿——刚刚从香港中文大学能源与环境法专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王敬然;“90后”女大学生刘芳芳则从父亲刘庆山手中接过打造品牌基地的“接力棒”……在长春,有许多“90后”新农人欣然返乡,为乡村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现在我不仅会开车翻地、播种除草、秋季收割、农机保养,民情村情农情也了如指掌。”作为香泉休闲农业基地负责人,刘芳芳果断投资建设果蔬采摘棚膜园区,并将周边农户养殖黄牛、生猪产生的粪便再利用,既为村民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又实现了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本科在吉林大学取得农学与法学双学位,又在香港念了研究生,这样的履历使王敬然一毕业就收到“落户深圳+30万元人才奖励资金”的邀请。去南方发展,还是返乡创业?父亲王成的一番话点醒了她。“父亲说,未来的农村是新人才、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的聚集地,这让我更希望挑战自我,在家乡开垦一片新天地。”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创业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每年都会选树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创新、会管理的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引领带动作用显著。正如刘芳芳所说:“长春正在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201.html

““新农人”筑梦黑土地闯出新天地 ——长春农民工返乡创业大潮涌动” 的相关文章

返乡种植高山蔬菜 打造城里人的绿色健康菜园子

返乡种植高山蔬菜 打造城里人的绿色健康菜园子

临近春节,在酉阳县涂市镇大林村2组,青年农场主佘德江的高山蔬菜基地里,十几位村民正在收割白菜,割菜、去脚叶、装箱、搬运……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村民将蔬菜整理包装后,运送到大林村冷链仓储车间进行冷藏,根据市场需求定量发货,产品销往广东、重庆中心城区等地。“昨天广州一农产品批发市场电话预定了3吨高山白菜,...

大学生冯中平:跳回农门养兔闯“钱”途

大学生冯中平:跳回农门养兔闯“钱”途

一排排兔笼整齐划一,一只只兔子肥硕健壮,一碗碗饲料让兔子吃得欢实……8月14日,乌苏市四棵树镇哈尔莫墩村,看着争先恐后抢食吃的兔子,冯中平乐呵呵地说:“别抢,别抢,都有份……”冯中平是“90后”,也是乌苏市营赢御兔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哈尔莫墩村方圆几百公里内,很多人都知道大学生“兔倌”冯中平...

95后小伙创业做“另类”汉服遭网暴,成功逆袭收获海外粉丝

95后小伙创业做“另类”汉服遭网暴,成功逆袭收获海外粉丝

“我注定成不了一个商人,只能做一个设计师。”在和陈际州聊天的过程中,他反反复复念叨着这句话。1996年出生的陈际州在20岁的时候从国外辍学回国创业,带着和传统汉服完全不一样的设计理念闯入汉服圈,在淘宝上运营着他的原创汉服设计品牌。在经历了创业过程中该有的和不该有的挫折后,如今陈际州的汉服在淘宝上吸引...

大学毕业回乡“种地”十载 考研是为“更好地种地”

大学毕业回乡“种地”十载 考研是为“更好地种地”

名牌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回乡“种地”,发展有机桃种植和景观苗木培育,即墨区金口镇“新农人”王晨旭当一干就是10年。2021年,王晨旭身份完成转变,从一名“种地的”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奔波于学校和农场之间,他希望,学成之后回到农场,做现代化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带领更多“新农人”扎根农村。大学毕...

68岁蔡满坡大棚里种无花果 创业梦想开了花

68岁蔡满坡大棚里种无花果 创业梦想开了花

出去打工,年纪大了工作难找;在家闲着,没了收入生活困难。60岁以后,源汇区大刘镇蔡庄村农民蔡满坡,处境变得尴尬起来。今年2月,在驻蔡庄村第一书记赵学军的鼓励和帮助下,68岁的他开始在大棚里种植无花果:不仅增加了收入,实现了多年梦想,还成了村里勤劳致富的榜样。蔡满坡培育的矮化无花果树。六旬老农 痴迷无...

中南大学27岁硕士回乡创业当“放牛郎”

中南大学27岁硕士回乡创业当“放牛郎”

4月上旬,苗族聚居的花垣县山中细雨霏霏,桃红李白。采访中,我们遇到许多个性鲜明的苗家青年,其中,有3个人的故事令人难忘……硕士当上“放牛郎”花垣县雅酉镇麻家村的龙胜新年方27岁,拥有中南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硕士学位,如今却被人们戏称为“放牛郎”。2011年毕业后,龙胜新决定自主创业。通过时近半年的社会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