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养鹅致富成功案例:梅养殖大鹅助力扶贫

2023-01-18创业故事22

余雪梅,31岁,琼中湾岭镇新坡村委会香岭村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村妇女,在当地可谓是家喻户晓,为什么一个农村妇女有如此大的魅力?

年轻时她曾出外打工,最后又回到老家自主创业,并在政府的帮助下成立了琼中农源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如今,合作社进入正轨,产值已达数百万元,作为合作社理事长的余雪梅成为新坡村当之无愧的致富带头人。

因地制宜找准项目

余雪梅是广西人,2010年嫁到琼中湾岭镇新坡村委会香岭村,婚后在省外打工做销售,小孩老人都在琼中,考虑到孩子到了上学年龄,两位老人没法接送小孩,余雪梅和爱人慎重考虑后决定:回到琼中创业。

在创业前,余雪梅夫妻做了详细的市场调查,发现很多地方素有“无鹅不成宴”的习俗,鹅肉已成为普通大众的餐桌美食,市场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于是,她决定发展养鹅产业。

2013年年初,她引进600多只肉鹅,精心饲养,到当年年底以每公斤30元的价格出售,产值近9万元,获纯利4万多元。2015年9月她又成立养鹅合作社,带动5户农户入社,现在年均出栏量2万只以上。

引进600多只肉鹅,精心饲养

敢闯敢干扩大规模

养鹅致富的第一桶金坚定了余雪梅的信心,也让她认定养鹅产业是个发家致富的好门路,她与丈夫商量后决定扩大养殖规模。

余雪梅的养鹅产业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认可,有关部门先后扶持余雪梅盖了500平方米的鹅舍。有了之前积累的一些基础和技术,具有科学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并且积累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市场,2015年,余雪梅成立新坡农源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主要发展养鹅产业,集养殖、销售为一体。2016年,全年养殖规模2.5万只,产值200万元,带动周边30户农户发展养鹅产业。 ???

致富思源助力扶贫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这是余雪梅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新坡村有不少贫困户,余雪梅在政府的支持引导下,想通过合作社带动新坡村的贫困户发展养鹅产业。但少数贫困户对未来的信心不足,对余雪梅的养鹅产业并不太看好。为此,余雪梅对他们开展了心理疏导,打消了他们的顾虑。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科学确立了发展养鹅为主的脱贫致富的路子。

为了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余雪梅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抱团发展养鹅产业:贫困户以扶持种苗入社,利润按照贫困户、合作社、村集体,6:3:1的比例进行分红,合作社需要劳力时优先安排贫困户进合作社工作,可边工作边学习,工资按天或月方式结算,不影响扶贫资金产生的利润分成。

2016年底,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合作社动工新建1500平方米的基地,预计新基地本月投入使用,计划年出栏鹅将达到6万只,销售额650万元。今年年底将建成孵化、养殖、销售一条龙模式,可带动周边村庄50户贫困户发展。2018年建立自已的品牌,全力以赴把养鹅产业做大做强,带动贫困户发家致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207.html

“养鹅致富成功案例:梅养殖大鹅助力扶贫” 的相关文章

创业葡萄种植,开辟振兴之路

创业葡萄种植,开辟振兴之路

近日,四川农业大学“青年寻访者”队伍前往厦门市翔安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探访当地的农业创业者,了解他的创业历程,探寻农业创业的路径。“我也是第一次搞这个。”作为种植树葡萄的领头人黄国文先生说,“当初提起做这个的时候,农民大多数在观望。因为我是村书记嘛,所以就想说当个领头人。”黄先生笑说,当时大家都还在...

种植无花果赚钱吗?90后大学生返村创业种植无花果,助力乡村振兴

种植无花果赚钱吗?90后大学生返村创业种植无花果,助力乡村振兴

8月7日,正值无花果成熟的季节,记者来到安居区观音镇桃子园村,一大片长势良好、一个个垂涎欲滴的无花果把果树压弯了腰,成为村子里一道亮眼的风景线。“袁谋若啊?他在地头,那边,挑粪那个……”“挑粪那个”?这似乎让人难以与90后的大学生联想在一起。当记者见到袁谋若时,他正在准备“有机肥”。黝黑、干瘦,相对...

一位80后女性创业的心酸史,了解平凡人创业的艰辛路

一位80后女性创业的心酸史,了解平凡人创业的艰辛路

依稀还记得她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创业不一定要有本钱,但一定要会思考。”听到这句话我当时愣了一下,随即就问:“创业难道不需要本钱吗?”。他说:“听我讲完下面的故事你就明白了。”1982年的她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农村家庭,遮风挡雨的房子是很厚的那种土墙房盖的稻草,外面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最怕的就是刮大风,...

90后“海归”返乡创业 团场里干出大事业

90后“海归”返乡创业 团场里干出大事业

他乡纵有千般好,不及故乡一片云。六年前,在外企打拼多年的王留勤决定放弃高薪工作,毅然返回家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三十六团米兰镇,开始了她的创业之路。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15年。这一年,因为工作积极,个人能力突出,25岁的王留勤被公司选派前往位于迪拜的分公司进行培训学习。“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

大学生回乡创业办起了生态农场,种养结合还能观光体验

大学生回乡创业办起了生态农场,种养结合还能观光体验

五一小长假是旅行的好日子,对宝爸宝妈来说,也是培养亲子情感、户外活动的好机会。在礼泉县骏马镇的沃野青青公社,一群孩子们围绕在讲解员的周围,亲自体验农事的乐趣,学习农业生产的知识。据了解,礼泉县沃野青青公社是一家由返乡青年大学生组建的以种养殖相结合,从事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的生态农场。园内除了开展自然教...

高山马樱绽芳华——残疾人张刘梅的创业故事

高山马樱绽芳华——残疾人张刘梅的创业故事

在大姚县三台乡过拉集镇,一处装修精致、布置典雅的民宿酒店中,一位衣着朴素的彝家妇女正在院内修剪花枝,她是这家酒店的经营者——肢体二级残疾的张刘梅,她因自强不息而在大姚县声名远播,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高山上的“马樱花”。遭遇打击 自强不息向阳生张刘梅现年47岁,是土生土长三台乡人,2000年她不幸发生车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