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蜂后”金花的创业“蜜”事

2023-01-18创业故事17

“ 我爱你,如鲸向海,鸟投林。不可避免,退无可退。”这是香港作家黄碧云的一句经典语录。大抵表达的是一份坚定的执着与命定的归属。

名字中带着一朵”花“的王金花,给自己的蜂蜜产品取名“海鲸花“的时候,还并不知道作家黄碧云和她的这句语录。但花朵与蜜蜂的羁绊,就如同鲸鱼归向大海,让王金花在创业的路上选择了与甜蜜为伴。

8年的时间里,王金花也如创业万花丛中一只辛劳的小蜜蜂一般,快乐地忙碌着。只是,不甘平庸的她,用努力与执着,让自己蜕变成了这蜂群中独一无二的“蜂后”。

1981年,王金花出生在平谷盘山北麓南独乐河镇刘家河村的一户人家。祖上世代务农,从爷爷辈起开始养蜂,金花从小便目睹了身为养蜂人的艰辛与甜蜜。每年春暖花开的时节,养蜂人便带着一箱箱的蜜蜂,开始了追赶花期的迁徙旅程。在追赶花期的大半年时间里,养蜂人要跟着花儿走,不停地转换工作场地,风餐露宿是常有的事。但同时,养蜂人也一直游走在山清水秀、百花齐放的万花丛中,享受着自然的馈赠。

父亲用辛劳换来甜蜜,也依靠这份“甜蜜”滋养着金花的成长,但父亲不愿金花延续这种风餐露宿的生活,执意让她到北京市里工作。金花也争气,从学校毕业后,她真的在市里谋到了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走出了那个贫瘠的山沟沟。

工作后的金花,眼界越来越开阔。但当她回到家,看到包括父亲在内的蜂农们千辛万苦追寻蜜源,好不容易产出的蜂蜜卖不出好价钱时,她决定返回家乡,接棒这份甜蜜的 事业,让蜂农的辛苦与甜蜜实现对等。

为了更好地掌握科学的生产技术,2009年春节刚过,金花只身一人前往浙江,走进了一家蜂产品加工厂,学习先进的技术。浙江是全国养蜂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金花在厂里做了3个月学徒工。上班第一天,那里的环境让金花眼前一亮,加工车间整洁明亮,拥有一整套的蜂产品化验设备和全自动蜂产品处理设备“不走出来真是不知道,蜂蜜还可以做各式糖果和糕点备料。”金花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汲取经验。3?个月后,她带着成功与喜悦回家了。

2010年11月,金花在家乡成立了海鲸花养蜂专业合作社。她把从浙江学来的新技术应用到合作社内的蜂蜜生产、消毒、灌装、包装、销售各环节,实现了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经过8?年的发展,合作社成员队伍从最初的十几户,壮大到了现今的380?余户, 共计养蜂一万余箱。2014年,合作社投资200?多万元,将蜂蜜加工车间扩大至5000平方米,还投资60?多万元购置了储存罐、低温冷库、蜂蜜运输车等现代化的高端设备和化学仪器。在销售模式上“海鲸花”也打破了零散贩卖的局面,在超市开设专柜,合作社还开辟了电子商城,依托“互联网+”平台,将蜂蜜、花粉、王浆、蜂胶等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

真正让“海鲸花”的名头响彻平谷的,除了质量过硬的产品之外,还有利农的创新技术。

平谷有22万亩桃树林、1万亩杏树林和漫山遍野的荆条花,为养蜂产蜜创造了天然的条件。但每到桃花盛开的时节, 也是广大果农最煎熬的时候。桃农种桃,桃树授粉是个“大工程”,需要桃农用小刷子或棉棒,将一朵桃花花蕊上的花粉沾下来,再点到另一朵的花蕊上,一个人一天只能给两三棵桃树完成人工授粉,实在是费时费力。而金花合作社有蜜蜂一万余箱,有足够的蜜蜂资源。在金花看来,蜜蜂采花粉可比人“专业”多了,能不能有什么授粉新方法,能够帮助果农做到省时、省力,而且还确保坐果率高。如此一来,蜂农和果农都能受益。

起初,金花尝试把蜂箱搬到果园里,让蜜蜂自行授粉,可效果不好;她又将蜜蜂和桃树用网罩起来,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又一季桃花开时,金花开始留心观察蜜蜂采花过程, 她发现回巢的蜜蜂腿上带着褐色粉粒,这褐色粉粒正是桃花粉。能不能把蜜蜂腿上的花粉收集起来,用于人工授粉?金花抱着尝试的心态买来蜜蜂脱粉器,将蜜蜂腿上的花粉脱下后掺上一定比例的水,再利用叶面追肥使用的喷枪,在自家的桃树做喷洒授粉实验,这种自创的花粉水溶喷洒技术,省时又省钱,比老旧的人工对花授粉效率提高90%,坐果率提高40%。如今“海琼花”每年都要为平谷区上万亩的桃树、草莓授粉,仅此一项,合作社就带动了成千上万的桃农增收30%,蜂农增收30%。

金花利用创新的点子激活整个养蜂的传统行业,而随着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金花也在琢磨着如何将蜂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结合。早在2013年,金花就提出了“蜜蜂梦工厂”的设想——在山地上放置玻璃蜂箱,通过防蜂网,游客可以清楚地看到蜜蜂回到蜂巢后的一举一动,并配有讲解员讲解。在每年 7?月到 8?月的流蜜期,游客可亲手体验摇蜜、取蜜。让游客真正融入自然,感觉自然。2016?年,合作社成功申报了两项初中生实践活动。来到“海鲸花”的游客和学生,不仅能买到各种蜂产品,还能零距离地与蜜蜂亲密接触。穿上“密不透风”的防蜂服,从头武装到脚,就可以进入蜂场了。怎么辨别蜂王?蜜蜂是如何分群的?这些问题技术人员都会娓娓道来,送上一场生动的科普讲座。此外,游客还可以体验用蜂蜡制作手工皂和唇膏等DIY项目。

在蜜蜂的世界里“,蜂后”是具有影响蜂巢内工蜂行为作用的。而如何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合作社,共同实现增收致富,也是金花一直在探索的课题。

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金花率先提出无偿为妇女提供养殖技术、优质蜂王、蜂箱蜂具等优厚条件,目的是使经济条件紧张的妇女社员户在投资成本几乎为零的前提下安心养蜂, 很快就带动了27户妇女养蜂社员,后来她又提出在收购蜂蜜时比市场价格提高10%,这样一来能为妇女社员每年平均增加收入2-3万元。

2016?年,合作社申请了精准扶贫项目,仅一年合作社就带动扶持贫困户129户,对帮扶对象一对一指导,全方位帮扶。除了低收入户,王金花还把目光对准了当地的残疾人,决心带动更多乡亲共同走上“甜蜜之路”。不少残疾人收入低、生活困难。养蜂劳动强度低,大部分残疾人能胜任,她先按照市场价格与农户签定收购合同,年底再根据盈余情况进行二次返利。到目前为止,已帮助和带动89户残疾家庭养殖蜜蜂。

多年来,金花在带领更多乡亲致富的同时,也带领合作社成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回馈社会。关爱孤寡老人、智障儿童、退休老党员等群体,每逢佳节“海鲸花”的社员都会给这些需要关爱的老人、儿童送去蜂蜜等节日礼物。

如此多的付出,也让“海鲸花”先后收获了妇字号基地、科普基地、助残扶贫基地、全国蜂产品安全与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农民合作社加工市范单位、市级示范社等称号。金花个人也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北京市青年五四奖章、平谷榜样等光荣称号。

如鲸向海,似蜂茹蜜,已成为“蜂后” 的金花,将在甜蜜的路上,义无反顾。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220.html

““蜂后”金花的创业“蜜”事” 的相关文章

龙岩大学生回乡创业: 逐梦红土地 带动乡村振兴

龙岩大学生回乡创业: 逐梦红土地 带动乡村振兴

近日,记者沿着美丽的汀江河畔,从长汀县河田镇窑下村驱车十来分钟,就来到车田寨曾宪富经营的家庭农场——大山下家庭农场。一栋白色的三层建筑在田园风光的映衬下,显得别具一格。“木栈道铺好后,远道而来的游客和客商,可以更轻松零距离观看林下种植的中草药黄花远志长势情况。”45岁的曾宪富一边帮工人铺旧木板一边对...

蔚来汽车李斌:山村里的大学生,创新大潮中的创业者

蔚来汽车李斌:山村里的大学生,创新大潮中的创业者

作为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2018年的最后一个月是这样开始的:12月1日早上六点多,他从美国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抵达香港,然后驾车途经港珠澳大桥去往珠海,忙到晚上8:15,他又到机场,要赶8:45的飞机,回北京参加12月2日上午的2018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因为这趟航班晚点半小时,他得空在...

大学毕业回乡“种地”十载 考研是为“更好地种地”

大学毕业回乡“种地”十载 考研是为“更好地种地”

名牌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回乡“种地”,发展有机桃种植和景观苗木培育,即墨区金口镇“新农人”王晨旭当一干就是10年。2021年,王晨旭身份完成转变,从一名“种地的”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奔波于学校和农场之间,他希望,学成之后回到农场,做现代化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带领更多“新农人”扎根农村。大学毕...

中南大学27岁硕士回乡创业当“放牛郎”

中南大学27岁硕士回乡创业当“放牛郎”

4月上旬,苗族聚居的花垣县山中细雨霏霏,桃红李白。采访中,我们遇到许多个性鲜明的苗家青年,其中,有3个人的故事令人难忘……硕士当上“放牛郎”花垣县雅酉镇麻家村的龙胜新年方27岁,拥有中南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硕士学位,如今却被人们戏称为“放牛郎”。2011年毕业后,龙胜新决定自主创业。通过时近半年的社会调...

退役军人胡顶:创业养螃蟹的成功秘诀是“勤奋”

退役军人胡顶:创业养螃蟹的成功秘诀是“勤奋”

“养螃蟹前期需要准备的工作很多,蟹苗只有在海水里才能孵化,我们这边如果大量养殖,就需要到海边城市去进蟹苗。”近日,记者在联系胡顶时,他正在为明年的螃蟹养殖做准备。从一个门外汉,经过短短两年时间的磨砺,胡顶已经成为一个螃蟹养殖方面的行家里手。第一次创业,亏空家底胡顶在承包的池塘里劳作。胡顶2004年1...

女性创业的三次浪潮:从“外来妹”到返乡创业者

女性创业的三次浪潮:从“外来妹”到返乡创业者

水花,时代的浪花《山海情》里有个让人感动的女性角色——水花。她的一滴泪,就烫伤了很多人的心。水花的爸爸因为一口窖、一头驴、两只羊将她嫁给了邻村的陌生男子。水花有青梅竹马的心上人。她为此逃婚,但不忍父亲被欺负又回来了。婚姻和美了几年,丈夫又意外残疾,水花拖着年幼的女儿和残疾的丈夫,佝偻着身子走了七天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