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50岁选择养老服务再创业,71岁的养老院院长潘焕华:我要干到干不动

2023-01-18创业故事34

今年71周岁的潘焕华,是瑞安康馨养老服务中心(简称康馨)的创始人兼董事长。2000年,年逾五旬的她投身养老服务行业,创办了瑞安康馨养老院。20年来,她紧紧抓住时代养老需求,不断扩大养老事业版图,一手将康馨打造成一家拥有机构养老、培训、康复、居家上门、服务便民网点为一体的规模大、服务功能全的民办养老企业品牌。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致力养老服务行业20多年,潘焕华的创业、创新得到行业内充分认可。分别在2010年、2013年,被评为全国“心系老人、真情奉献”养老院长金棉袄奖;2015被评为 “中国大孝、大爱无疆”中国老年产业健康发展十大爱心人物;2016年,被评为浙江省养老服务行业领军人物……

最让她骄傲的是,作为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委员会人员之一,今年她还参与了中国老龄产业协会标准化的制定与评价。

她说:“养老事业很美,也是一件很伟大的事业,要一直做到干不动为止。”

50岁再创业,开办民办养老机构

潘焕华的人生经历很丰富。作为一名老三届知青,她当过10年的民办教师,也曾在瑞安商城做了10年批发生意。用她的话说,自己一生经历了不少磨难。在50岁时,大多数同龄人刚好退休时,她却选择“再出发”,投身养老服务行业再创业。

“当时,刚好政府在鼓励社会力量养老,想着开办养老院既是创业,还可以更好照顾母亲的晚年生活,一举多得。”想做就做,2000年,潘焕华承包了民政局公开招投的场地,开办了瑞安市康馨养老院。

面对完全陌生的创业领域,虚心好学的潘焕华不耻下问。她先是花了一年多时间到北京、上海、青岛等地考察学习,并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营养师、企业培训师等多个资质证书。

然而养老院的经营难度仍超乎她的想象。第一年,入住率很不理想,最多时也只有50来个老人入住。为了减轻成本,她精兵简政,自己更是身兼数职,每天起早摸黑到菜市场采购,既是养老院负责人,又兼食堂管理员、采购员。处处身先士卒,在最苦、最累的地方总有她的身影。这样坚持3年,“康馨”经营状况逐渐转好。2007年,她又增加了投资,完善养老院硬件建设及附属配套设施,在瑞安打响“康馨”养老品牌。

深耕行业20年,打造完整养老服务产业链

深耕养老服务20来年,潘焕华对养老事业和入住的老人倾注了全部心血。在她的大胆创新开拓下,康馨形成了完整的养老服务产业链。

2007年,成立了夕阳红托老所;2012年,创办了康馨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013年,创办了康馨红日老年照护中心;2017年,成立了温州地区示范性嵌入式的微型养老园——康馨养老园;2018年成立了瑞安市康馨养老服务中心;2021年,成立了瑞安剪爱认知症公益组织等。

如2017年成立的康馨养老园,是温州地区示范性的嵌入式微型养老园,可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就能享受到机构照料、上门照护、居家护理等一站式综合型的专业养老服务。创新性地打造出一种“机构+社区居家”融合养老模式。

为了满足更多不同层次的老年人养老需求,近年来,潘焕华又在瑞安桐浦镇桐溪风景区太平山脚下征地建设总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的“桐溪康馨颐养园”。颐养园将采用“医养结合、康养融合”的经营方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吃、住、医、养、乐”养老新模式,也是目前瑞安市极其稀缺的老年康养项目之一,预计2022年底投入运营。

“康馨”养老还很注重服务团队建设和养老人才的培训。2005年创办了“康馨家政服务培训学校”,为自己的养老机构培训正规军,同时也为社会上热爱养老事业的人员提供培训。从2014年开始,康馨培训学校就已成为瑞安市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基地。2014年到2016年3年间,共培训了家庭护理员2万人次,初级养老护理员1500人次,为养老机构提供了许多合格的养老护理员。

“真爱到家”,入户关爱特困老人

除了办好自己的养老服务中心,潘焕华还时常关注社会上的老人。今年,她就为日益老龄化的社会做了两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一是在今年6月,成立剪爱公益长者服务中心,普及“认知症”。在社区开展公益服务,科普筛查,提前干预及给认知症家庭关爱与支持服务,同时建立认知症好朋友、认知症友好社区。

二是关爱社区特困老人。今年10月,她承接了瑞安民政局“真爱到家,入户关爱特困老人”项目。项目启动后,她带领康馨服务中心的人员上山下海,在一个多月时间内,团体就走访湖岭、高楼、平阳坑、马屿、曹村、北麂、安阳、陶山、飞云、汀田、塘下等20个乡镇242个村773户特困老人,进行入户帮扶关爱活动等。在帮扶走访过程中,潘焕华细致热情地把政府的惠民政策与关怀,及时送到特困老人手中。

寄情养老服务行业,古稀之年不退休

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潘焕华,仍习惯于每天一醒来就先跟员工确认养老中心大小事务,有条不紊安排好日常工作才放心。

潘焕华说,在她看来,养老事业很美,也是一件很伟大的事业,要有爱心耐心才能坚持下去。现在政府特别支持养老行业,年逾七旬的她更有信心做好这份事业,将来干不动了,就把这个事业交给子女。让她们在这条路上继续努力,把养老业做下去,帮助更多的老人,给他们一个“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258.html

“50岁选择养老服务再创业,71岁的养老院院长潘焕华:我要干到干不动” 的相关文章

于洋:创业是条不归路 深度学习方能行远

于洋:创业是条不归路 深度学习方能行远

四川路25号,曾经诞生了与共和国同龄的青岛造船厂,多艘渔业、公务船从这里扬帆;2013年,老船厂启动搬迁,金茂湾拔地而起,国际湾居综合体呼之欲出;2018年,青岛柒贰法则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与大多数平台公司不同,创始人于洋没有选择交通更加便利的东部,而是将创业孵化平台落在了老城区灵魂与文化的交汇点...

蔚来汽车李斌:山村里的大学生,创新大潮中的创业者

蔚来汽车李斌:山村里的大学生,创新大潮中的创业者

作为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2018年的最后一个月是这样开始的:12月1日早上六点多,他从美国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抵达香港,然后驾车途经港珠澳大桥去往珠海,忙到晚上8:15,他又到机场,要赶8:45的飞机,回北京参加12月2日上午的2018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因为这趟航班晚点半小时,他得空在...

90后大学生高密度全流水养鱼,成活率超90%,3个月收益近20万元

90后大学生高密度全流水养鱼,成活率超90%,3个月收益近20万元

90后贫困家庭大学生放弃高薪,返乡创新发展流水桶养殖模式。“我是家乡走出去的人,学成归来后理应回报家乡,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重庆市黔江区的90后小伙杨振,大学毕业后受聘于一家水产养殖公司担任技术指导员,年薪近20万元。今年,杨振毅然放弃高薪职位,回到家乡金洞乡杨家社区,发展高密度全流水养殖黄...

湖北农民回乡创业,成功把猕猴桃变成黄金果

湖北农民回乡创业,成功把猕猴桃变成黄金果

黄祖伍是湖北省竹山县宝丰镇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在外地打工多年,想发家致富,更想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2012年时,他在四川省兴安县看到大规模种植的猕猴桃,当时就有了回家乡创业发展猕猴桃产业的想法。于是,他就在网上查阅猕猴桃产业的发展行情、市场价格。通过初步分析,他觉得在竹山县发展猕猴桃是可行的。201...

女性创业者究竟如何大展身手?

女性创业者究竟如何大展身手?

我们所身处的这个世界充满各种可能性。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均等地拥抱它们。尽管全球女性企业家的数量在逐年增加,但创业领域的女性仍会普遍面临资金、后勤和行业知识储备等资源瓶颈。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全球有45%的经济体存在着限制女性就业的法律。那么,支持女性创业的经济体为何会显得与众不同?女性创业者究竟在哪里...

疫情之下的90后女性创业者:我已为它写好墓志铭

疫情之下的90后女性创业者:我已为它写好墓志铭

值三八女神节来临之际,我们邀请三位90后女性创始人分享了抗“疫”故事。希望她们的能量、态度和生命力可以感染到更多的人。文丨曹玮钰从前开年谈未来,今年开年论谋生。2020年,无数创业者都在默默吞咽着损失,拼尽了全力想要着活下去。在哀鸿遍野的创业圈,有着这样一个群体:她们年轻、自信而美丽,看似柔弱,却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