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90后”小伙返乡创业:从牛棚“哞哞”声走出来的致富先锋

2023-01-18创业故事47

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淡淡的云层洒落在山间的小院里,伴随着远处牛棚里传来的“哞哞”声,平凉市静宁县灵芝乡张堡村养殖户张号号和他的同事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走近位于张堡村的静宁县共裕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时,迎面微凉的空气中夹杂着丝丝发酵的草料味儿。站在山头放眼望去,不大的养殖场却被打理的井井有条,干净整洁。一座座规范整洁的牛棚里,工人正在驾驶铲车,将一捆捆青贮饲料包运送到各个牛棚,在逐个开包后将营养搭配均衡的“美食大餐”投放到喂食区。一头头憨态可掬的牛儿迫不及待探出脑袋,舌头一卷便将食物揽入口中,津津有味的咀嚼起来。

2016年9月,25岁的张号号大学毕业,起初在外地一家公司做车间检修员的工作,由于收入低状态不稳定,他毅然决定辞职返乡创业。

从小看着父母办养鸡场长大的张号号,对于养殖有着自己的一些独特见解。他紧跟近年来静宁县“南果北牛”“远抓苹果近抓牛”的发展思路,2017年组织成立了静宁县共裕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172人,主要进行肉牛的养殖、繁育。

2019年,在平凉市向“贫困”发起“总攻”的关键时刻,静宁县被作为深度贫困县主战场之一,面对贫困群众要实现持续稳定的增收这一问题,富民产业的培育是关键。张号号流转土地300余亩,用于饲草玉米、小杂粮试验田和应季蔬菜大棚的种植,通过“粪回田-粮喂牛-牛卖肉”的循环经济经营模式,盘活了土地使用率,增加了肉牛出栏量,也带动了全村村民及周边群众的灵活就业。2020年张堡村实现了整村脱贫,张号号的养殖场也从最初的十几头牛发展到如今的百余头,拓宽了发展道路。

原来他还有另一层身份——静宁县灵芝乡张堡村支书。2017年,刚回村的张号号也算是村里屈指可数的“待业青年”,这时也恰逢村里要推选一名村文书,在村民们的一致推选和毛遂自荐下,他当上了张堡村的文书,帮忙打理村上的各项事务。琐碎的村务工作加上他带头管理的合作社,让年仅26岁的张号号如受“登坛拜将”之荣,也正是这份年轻的冲劲儿让他更想干出一番成就。

2020年10月,“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如火如荼展开,响应政策为挑选出一批既能干事创业、又有责任担当的精兵强将,使适岗干部的整体年龄趋于年轻化,静宁县开展了全县范围内的村(社区)“两委”班子换届摸底、选举工作。有着三年文书工作经验和村务工作被群众认可的张号号又被大家选举成为了张堡村的村支书。短短四年的时间,张号号的事业算是有了“质”的飞越。

“农村留守群体中年轻人现在确实比较少了,作为一个‘90后’来说,在父辈的影响下张号号的创业精神确实很值得学习,在我们乡现有的年轻人里面比较突出,作为村支书他也能吃苦,有干劲,带动村上很多养牛户共同养牛致富,给年轻人树立了很好的榜样。”灵芝乡乡长李尚学赞不绝口。

今天的成绩用张号号的话来说是:“刚好赶上了”!目前,静宁县共裕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牛存栏量为153头,年出栏量100头左右,养殖肉牛品种主要以西门塔尔和平凉红牛为主出口外贸,年净利润42万元左右,预计2023年肉牛存栏量将达到200头。

对于经后的打算,张号号说:“现在的政策扶持力度非常大,明年我们将继续引进好的品种,在提高出栏量的同时积极拓宽市场,让我们当地的村民都靠养牛过上‘牛日子”,把我们村的牛产业做大做强。

来源:中新网甘肃、农业科技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26.html

““90后”小伙返乡创业:从牛棚“哞哞”声走出来的致富先锋” 的相关文章

这夫妻俩把小盆景种成了大风景

这夫妻俩把小盆景种成了大风景

拉枝、盘扎、修剪、整型……盆景基地里,园艺师们全情投入盆景修剪。随着园艺师手中剪刀的上下飞舞,原本普通的绿植很快呈现出宝塔、瀑布、雄鹰等造型。打包、装箱、发货,一棵棵盆景“飞”出村落——这是峰峰矿区义井镇西山村高鹏的励园盆景基地的一处景象。高鹏和胡瑞宁在园区内整理盆景。返乡创业 变身“村”里人在励园...

海南“蜂王”传奇人生:68岁陈昌卓仍快乐创业

海南“蜂王”传奇人生:68岁陈昌卓仍快乐创业

他养蜂超半个世纪,创多个“海南第一”;他坚守诚信,用品质享誉国际;他年近七旬,仍坚持创业壮心不已;他矢志不渝,人生充满传奇。他就是陈昌卓,51年来一直没有中断和蜜蜂的联系,在这个“海南蜂王”的身上,流淌着海南人“诚实、执着、勤奋、拼搏”的品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如火如荼,我们将这位海南“最高龄...

河南小伙扎创业养对虾,3年时间成就咸宁“虾王”

河南小伙扎创业养对虾,3年时间成就咸宁“虾王”

盛夏的向阳湖畔满目葱翠,荷叶飘香。位于咸安区向阳湖镇斩关村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更是一派鱼虾肥美的丰收景象。7月18日,记者来到对虾养殖基地时,只见60余口鱼塘整齐镶嵌在田野里,一片生机盎然。基地负责人杨巍正在指导工人补放虾苗。杨巍说,头天晚上,这里刚刚卖出3000余斤对虾。从6月底到7月中旬,基地...

创业葡萄种植,开辟振兴之路

创业葡萄种植,开辟振兴之路

近日,四川农业大学“青年寻访者”队伍前往厦门市翔安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探访当地的农业创业者,了解他的创业历程,探寻农业创业的路径。“我也是第一次搞这个。”作为种植树葡萄的领头人黄国文先生说,“当初提起做这个的时候,农民大多数在观望。因为我是村书记嘛,所以就想说当个领头人。”黄先生笑说,当时大家都还在...

苏州“80后”大学生回乡十年创业甘当“蟹农”

苏州“80后”大学生回乡十年创业甘当“蟹农”

又到一年螃蟹季,2020年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开捕节将于9月21日举行,这些天清水村蟹韵蟹业专业合作社的顾敏正忙着大闸蟹开捕前最后的准备,既要拓展销售渠道,还得兼顾监测大闸蟹长势,多次乘坐渔船前往养殖基地实地查看。看着眼前这片大闸蟹养殖基地,顾敏坦言创业路走得真不平坦。顾敏出生于1986年,是一个土生土...

县城卖榴莲月销百万元 95后“三兄弟”搭上即时零售快车

县城卖榴莲月销百万元 95后“三兄弟”搭上即时零售快车

创业一年后,邓明星“三兄弟”的榴莲店月销额近100万元,这个成绩超乎了他们此前的预期。邓明星创业的地方,不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而是中部的一个县——长沙县。以往在一线城市才有的消费形态,已经在包括长沙县在内的县城蓬勃发展,不仅助力县城居民实现了更高的生活品质,也让长沙县在新业态的发展中跑在了前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