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安徽固镇:退伍不褪色 创业富乡邻

2023-01-18创业故事20

从军时,他保家卫国奉献青春;退役后,他返乡创业带富乡邻。固镇县仲兴镇陈圩村80后退伍军人张青退伍不褪色,创办安徽丰安生物有限公司,利用农作物秸秆、牧草制作发酵饲料,以草代粮,开展生态养猪,用敢闯敢干能吃苦的军人本色,闯出一条创业致富道路。

李荣志正在和张青查看新生产的发酵饲料。

在杨庙镇张巷村丰安生物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张巷村养猪户李荣志正在和张青查看新生产的发酵饲料,交流生猪养殖心得。近几年,有养猪经历的李荣志一有空就跑到张青的公司学习养猪技术,在张青的指导下,李荣志的养猪场逐年扩大,效益节节攀升。“提供饲料、养殖技术全程指导,今年预计可出栏生猪5000多头,毛利能有500多万元。”李荣志自信满满。

1983年出生的张青在部队服役了五年,2008年,张青退伍回到家乡,退伍之初,和众多年轻人一样,张青奔赴江浙一带追寻创业梦想,先后做过餐饮、办过企业,但都因为没有创业经验而失败。2014年,创业失败的张青应聘进入正大集团从事饲料生产销售,肯学肯干的他很快走上了区域经理的职位。“职位再高,待遇再好,还是想着自己创业。”有了一定资金积累和技术积累,张青决定辞去职务,回乡创业。他在连城镇接手了一家养猪场,并在杨庙镇张巷村投资建设了2000多平米的厂房,从自己熟悉的饲料行业做起,收购周边村民的花生秧、山芋藤、豆秸等农作物秸秆和牧草加工生物发酵饲料,满足自身养猪需求。

“两条生产线,一天能生产生物发酵饲料20吨左右,一年产量有6000多吨。除去我们自己种植的牧草,收购农民的作物秸秆,正常每亩可增加农民增收三四百块钱。”张青介绍说,使用生物发酵饲料,以草代粮,不仅可以降低养殖成本,还可以改善粗饲料适口性,增加有益微生物和消化酶,促进生猪健康。

好饲料养好猪,在张青的养猪场,清一色的安庆六白黑猪毛顺皮亮,猪圈干净整洁。“安庆六白黑猪品种抗病力强,肉的品质比较好,虽然养殖周期达到9个多月,但售价比一般猪肉的价格都要高一些,今年我们自己可以出栏6000多头左右,纯利润可以达到四五百万。”

养猪最难解决的是污染问题,在张青的养猪场,几乎闻不到刺鼻的臭味。养殖场把产生的粪污通过处理后,变成有机肥和有机沼液,用来肥田、种藕、养鱼。曾经无处堆放、臭气熏人的猪粪,经过处理后变废为宝,既解决了污染问题,又提升了经济效益。创业初显成效,琢磨出经验的张青,把自己的生态发酵饲料和养殖技术,积极向周边养殖户推广,向合作的养猪户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带动周边50余户村民通过直接就业、订单种植、订单养殖等方式走上致富道路,惠及村民200余人。

“在刚刚结束的蚌埠市第三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决赛中,我的创业项目获得了一等奖,这对我来说是激励,也增强了我创业的信心。我准备把黑猪养殖做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带着周边群众创新创业,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张青说。(凌义乐 丁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263.html

“安徽固镇:退伍不褪色 创业富乡邻” 的相关文章

江西国有林场“二次创业”再出发

江西国有林场“二次创业”再出发

江西国有林场历史悠久,景德镇市枫树山林场早在1926年就已建立;江西国有林场发展不息,2016年起进一步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巩固国有林场改革试点成果,创新国有林场经营管理机制,完善国有林场改革发展政策支持体系。今天,江西国有林场通过“二次创业”,在新征程上再次建功立业。记者连日来走进部分国有林场,场外...

“85后”海归学霸回国创业 让激光大灯实现国产化应用

“85后”海归学霸回国创业 让激光大灯实现国产化应用

环保、IT、投资、客座教授、教育顾问...... 集众多头衔于一身的王钢是80后。声音爽朗、年轻帅气,谈及海外留学后选择回国创业的历程,王钢侃侃而谈,他表示,国内鼓励年轻人创业的氛围让他心动,各级政府的支持以及社会的关注,让他觉得回国发展更加有活力和动力。在采访中,王钢告诉记者,2001年高中毕业后...

农村创业之“草莓大王”的 创业故事

农村创业之“草莓大王”的 创业故事

每到草莓上市的时节,老郑每天一大早就会出现在草莓大棚里。“这个棚内温度需要调节”“湿度太大,快通风排湿气”……短短一上午,他已经帮着好几户果农指导草莓种植技术。老郑叫郑治平,1961年出生,早年是一名军人,从绿色军营转业到灞桥区物资综合供应站,赶上企业改制,他成为一名下岗职工。当过兵的老郑不抛弃不放...

规模化种植芭蕉第一人,桂林小伙带领村民致富

规模化种植芭蕉第一人,桂林小伙带领村民致富

在桂林的乡村房前屋后偶尔能看到芭蕉树,但是规模种植芭蕉却没有。阳朔普益乡留公村的村民黎新发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在村里种起了西贡蕉,还带领村民连片种植一起发家致富。从做香蕉生意到引进芭蕉种植黎新发1988年出生,34岁,记者在芭蕉地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打药水。只见他个子不高,身材有些瘦小,鼻梁上还架...

大学生返乡养虾 3年500万销售额

大学生返乡养虾 3年500万销售额

林振烔,一个善于分析市场行情的人。创业两年,他靠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一步步打开销售市场,更让自己的人生发生了巨变。但就在两年前,林振烔还只是一个大学毕业生……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就是林振烔的老家。1993年出生的他,从小热爱摄影,不少摄影作品还获得了市里的奖项。照理说,林振烔将来多半是会走上艺术这...

00后男生驯养鹦鹉12年,参加双创大赛获省级金奖

00后男生驯养鹦鹉12年,参加双创大赛获省级金奖

发传单、端盘子、打扫公厕、小区保安……马上大三的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张亮,兼职经历十分丰富。在他看来,“男孩子提前吃吃苦,多闯荡、多磨砺,挺好的”。而最让他幸福的工作是“养鹦鹉”——从2010年开始,他随叔叔开始接触鹦鹉,已经有12年。每天早上9点开始工作,忙到晚上11点,喂鸟、驯鸟、治疗、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