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湖南益阳残疾女孩的创业故事:努力十年,只为遇见美

2023-01-18创业故事27

13岁前,她几乎不出家门;16岁,她第一次逛菜市场,异样的眼神让人崩溃;32岁,她开办“遇见美形象会所”,经营5年实现月入过万。因为双脚一级肢残,湖南益阳市资阳区长春镇清水潭村的莫小玲在遇见“美”的路上,努力了10年。

在朋友眼中,这位“80后”小姐姐脸上总漾着笑意,聊天时不时抖包袱,让人轻松愉悦。如今的莫小玲独立、自信、幽默,总能带给身边人欢乐。可未工作前,她走过一段很长的“夜路”。

“妈妈怀着我6个月的时候还在油膏厂做事,每天要洗上千个碳肥袋,因为化学物质中毒,我一出生就是畸形儿。”莫小玲说,因为血管瘤压迫坐骨神经、三叉神经,导致她盆骨发育不良,小肚子以下几乎没什么知觉,脚板也有些变形。

莫小玲在长沙的培训机构参加美甲培训。

因为身体原因,莫小玲没念过书,母亲不想送她学技术,不敢对她有所期待,甚至不想让她步入社会,只希望保护好女儿,度过安稳的人生。直到16岁,莫小玲第一次去菜市场玩,路人盯着她打量,面对人们不一样的眼神,她也曾暗自发问:“为什么只有我和别人不一样?我是不是多余的?”

由于身体缺陷,莫小玲19岁找工作时,面对老板质疑的眼神,她为此没少掉泪。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她曾在槟榔厂、眼镜厂、粉末冶金厂打过工,也尝试创业搞编织,工作上却鲜有起色。直到有次被朋友介绍学美甲,她才在生活的裂缝里瞥见光的踪影。

身体的缺陷阻挡不了追梦的脚步。抱着对美的向往,莫小玲不顾母亲反对奔往朋友处学习美甲。为此,她每天拄着双拐爬5楼,再步行1公里去美甲店。从修形、打磨、贴甲片,再到彩绘、晕染、光疗延长,她先拿自己练手,左手给右手做美甲时,常常是抖着手涂完指甲。

一个多月后,揣着人生的第一桶金,莫小玲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工作没底薪,不包吃住,给顾客做指甲拿40%的提成,第二个月我就拿到1000多元工资。那时候只想赚钱独立,晚上11点多,拄着拐杖爬昏暗的楼梯,一点都不带怕的。”

在美甲行业磨砺5年后,莫小玲也萌生了开店梦想,虽然母亲承诺筹钱,她却不愿增加家人负担。结婚后,她回到老家,在一家KTV里摆个小板凳拉生意,或是提着工具箱流动摆摊,摆遍益阳大通湖区、南县、沅江等地。为了提升综合技能,她积极参加益阳市残联组织的创业培训,还赴广州、湖北等培训机构进修美业。

经过多年奋斗,莫小玲渐渐攒下一笔钱,积蓄10年的开店梦想再次被点燃。2017年,莫小玲与人合伙在资阳区桥北步行街开办“遇见美形象会所”,主营美甲、美睫、纹绣、面部护理等。店面虽只有40多平方米,但却是她花了一年多才寻到的宝地。她开心地说,“这里人流量多,租金能够承受。最要紧的是有厕所,方便很多。”

守业更比创业难,莫小玲开店一年多生意平平,2019年因经营理念分歧,合伙人撤资,使经营一度陷入窘境。年底,单干的莫小玲还遇上疫情,最糟糕时整整一星期没有顾客上门。为了引流,她入驻美团,开展“拓客卡”优惠活动,注册抖音、微信视频号进行宣传,逐渐积攒人气。

莫小玲坚信,宣传只是营销方式,只有把每一个进店的客人服务好,才会有回头客。经过5年打拼,她吸引VIP客户600余人,带出徒弟25人,多次在湖南省级美甲比赛中获奖。“以前别人盯着我看,我觉得他肯定在嘲笑我。现在,我觉得他可能只是好奇。接触社会这么多年,我看世界的心态不一样了,心中有美,得到的就是阳光的结果。”

莫小玲说,小时候母亲担心自己被嘲笑、欺负,从未想过让她工作、结婚,但她骨子里有股野心,不甘于波澜不惊的生活,觉得正常人能做的,自己也不能落后,从决定走出家门、走向社会的那天起,她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悄然在转变。

慢慢地,莫小玲接触到残疾朋友的圈子,她才知道原来身边还有许多像自己一样“特别”的人。看到有的残疾朋友躺在床上,仅剩两根手指和脑袋能活动,却通过做微商自食其力,莫小玲第一次觉得自己无比幸运。益阳市残联帮她申请了残补,小店经营也已步入正轨,自己还有圆满的三口之家作后盾。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曾走过“夜路”的莫小玲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身边的残疾朋友走出狭小的内心。“人只要不懒,就能赚到钱。”“你来跟我学美甲吧,上手很快的。”在她的乐观心态影响下,一名盲人朋友学习盲人按摩,不少残疾朋友学习美甲,解决了生活之忧。

每次益阳市残联开展助残公益活动,哪怕要耽误几天生意,莫小玲也踊跃参加,用自己的创业心路历程传递正能量。她还给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希望小店每天都忙不赢,让更多女孩遇见美和自信。有余力,能再开上两家分店。”(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274.html

“湖南益阳残疾女孩的创业故事:努力十年,只为遇见美” 的相关文章

黄淮学子张桂叶和她的信阳毛尖

黄淮学子张桂叶和她的信阳毛尖

张桂叶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祖籍信阳,2017年毕业于黄淮学院经管系,大学读的是公共事业管理,大学毕业后便和男朋友一起留在了驻马店,开始了她的叶子信阳毛尖创业之旅。一句话决定一件事说起自己的创业渊源,张桂叶回忆道:"就是因为我同学的一句玩笑话,‘你走了我去哪喝这么好的毛尖’”,“我就告诉他,我不走,...

江西国有林场“二次创业”再出发

江西国有林场“二次创业”再出发

江西国有林场历史悠久,景德镇市枫树山林场早在1926年就已建立;江西国有林场发展不息,2016年起进一步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巩固国有林场改革试点成果,创新国有林场经营管理机制,完善国有林场改革发展政策支持体系。今天,江西国有林场通过“二次创业”,在新征程上再次建功立业。记者连日来走进部分国有林场,场外...

徐志:打造一家自己老了也想住的养老院

徐志:打造一家自己老了也想住的养老院

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徐志与养老事业结缘,并立下了“打造一家自己老了也想住的养老院”的目标。如今,他已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宁老年公寓、海合老年公寓两所养老机构的院长,他始终坚信:只有住过养老院,才知道那里缺少什么;只有弥补这些缺失,才能成为养老行业的专家。为了一个朴素的心愿2010年,因80多岁的...

丹江:巾帼“推介官”为大美丹江口市代言

丹江:巾帼“推介官”为大美丹江口市代言

“长得像毛毛虫一样的水果,你们见过吗?走,今天带大家到计家沟村见识见识!”“潘家岩的樱桃红了,快来一起摘樱桃吧!”“从沧浪海旅游港乘船,半个小时就能到达百喜岛,家门口也可以看海啦!”五一小长假以来,不少市民和游客因为刷到这些短视频,纷纷慕名来到丹江口市的美丽乡村和特色景区游玩打卡、摘果赏景,与家人一...

女大学生返乡创业,年收入达8万元

女大学生返乡创业,年收入达8万元

周瑶,是一个90后女大学生。2014年,周瑶从攀枝花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毕业。和许多大学毕业生一样,毕业后,她选择了就业。在成都某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她主要负责管理该公司成都片区的工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管理一个项目时,她既要准备资料又要负责协助总监管理现场,白天要巡视工地,晚上还要守着混凝土浇筑完...

一位80后女性创业的心酸史,了解平凡人创业的艰辛路

一位80后女性创业的心酸史,了解平凡人创业的艰辛路

依稀还记得她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创业不一定要有本钱,但一定要会思考。”听到这句话我当时愣了一下,随即就问:“创业难道不需要本钱吗?”。他说:“听我讲完下面的故事你就明白了。”1982年的她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农村家庭,遮风挡雨的房子是很厚的那种土墙房盖的稻草,外面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最怕的就是刮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