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吉林珲春:返乡青年奋斗逐梦“致富路”

2023-01-18创业故事53

今年是郎海涛返乡创业的第七个年头。2015年,他辞去在俄罗斯的工作回到吉林省珲春市,办起苹果种植合作社,种了近百亩果园,把家乡苹果销往全国各地和国外。

珲春隶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吉林省陆地边境口岸城市。1992年,国务院批准珲春市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边境城市,珲春由此走上跨越发展之路。如今,开发开放中的珲春已成为东联中俄乃至中欧的新通道和“大图们江开发开放经济带”的重要枢纽。

“家乡已今非昔比。”近几年来,像郎海涛这样从国外、省外返回边境小城珲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些在奋斗中挥洒汗水的青春,让珲春更加朝气蓬勃。

返乡创业浇灌出致富“金银果”

珲春市板石镇孟岭村是郎海涛创办的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所在地。每年5月初,孟岭村会成为苹果花的海洋。这里地处图们江和珲春河交汇处,昼夜温差大、气候冷凉、土壤含硒,为孟岭村发展苹果产业提供了独特优势。

郎海涛刚返乡时,家乡不少年轻人外出谋生,而他把这看作是机会期。他的合作社吸纳了100多名农户,种了5000多棵苹果树。迎着电商兴农的东风,郎海涛利用直播带货、电商平台、社区团购、助农认养等方式,把家乡的苹果销往全国各地,以及俄罗斯和韩国。

今年44岁的姜东珍是孟岭村党支部书记,曾在外打工10多年。回到家乡的他,被村民推选为“当家人”,带领村民一起用苹果致富。

姜东珍介绍,现在板石镇苹果种植规模达到550公顷,年产富硒苹果约2500万公斤,年产值约3000万元,村里人均收入4万元。孟岭村不仅卖苹果,还形成了集种植、储藏、销售、加工、旅游于一体的产业链,苹果成了孟岭村致富的“金银果”。

当年,四川大学毕业的朴光虎放弃高薪工作返乡种地,父母和朋友十分不理解。2016年春,通过学习考察,朴光虎开始在英安镇英安村试种水稻。第一年育苗出现差错,补苗时增加不少成本。当年还赶上台风,水稻大面积倒伏,减产严重。

经受了种种考验,朴光虎意识到,农村发展要走得长远,需要发展循环经济。他尝试稻田养鸭,小规模养殖黄牛,把水稻、玉米的秸秆加工成饲料喂牛,将牛粪作为农家肥施入田中,循环农业逐渐成形。去年,朴光虎在村里建起大米加工厂,实现了水稻生产加工的一体化。

“尽己所能,为家乡发展作贡献。”返乡种地的第一年,朴光虎通过土地流转,把村里14户贫困户吸纳进他的种植合作社。两年后,在朴光虎和村里帮助下,村里的贫困户全部脱贫。

绿美边疆小城重现生机

走进马川子乡红星村,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朝鲜族马尾房、粉刷一新的栅栏、干净整洁的村路令人眼前一亮。

红星村有个积分超市,每天都有村民凭卫生环境积分来兑换生活用品。这个环境治理的“良方”来自85后红星村党支部书记姚远。

红星村是典型的边境村、空心村,老龄化严重,这几年常住人口只有60多人。“别看村里人少,一样能大有作为。”2019年,原本在珲春市委机关任职的姚远,主动竞聘担任红星村党支部书记,他希望自己能“更接地气,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珲春市开展“千村示范”创建活动,姚远通过在村里建设党员示范路、推行村小组网格化管理等方式,带着村民整治人居环境和完善基础设施。

姚远通过“党建+村民居家养老”模式,开通居家养老微信群,由专人为老年人提供餐饮、文娱等居家养老活动,还开办党员惠民服务超市,为老人送货到家。

“年轻干部就是好点子多。”红星村村民林贞子说。姚远的加入让红星村恢复了生机,在外地居住的老年人和打工的年轻人开始陆续返乡。今年,红星村的常住人口增长到100多人。

对敬信镇九沙坪村的村民来说,每年迁徙时节,上万只大雁飞到稻田里吃粮食,曾让农户苦不堪言。而现在,大雁吃的稻米越多,村民越高兴。村民和大雁不仅能和谐共处,同时兼顾了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保护。

九沙坪村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处的敬信湿地。这里湖泡连片,是水稻产地,也是候鸟栖息地。2015年,九沙坪村护鸟队队长林魁成立大雁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在科研机构专家的指导下,经过多年种植和尝试,大雁米实现了稳产。

大雁米因大雁而得名。在大雁米生长过程中,村民不再驱赶大雁等候鸟。秋季收割时还专门在田地里预留稻米,留作大雁的补给。大雁采食稻米时,留下的粪便则会成为稻田的优质农家肥。

现在的敬信湿地,不时有虎头海雕、白尾海雕等猛禽现身。每年飞来敬信湿地的鸟类有60多种,其中有丹顶鹤、白头鹤、东方白鹳等8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珲春成为名副其实的候鸟天堂。

珲春开发开放30年来,绿色版图在不断扩大。据了解,珲春市森林覆盖率达86%,野生动植物资源有1270多种,野生东北虎和东北豹分布数量居全国之首,享有“虎豹之乡”的美称。

跨境电商为青年创业带来新机遇

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地带的珲春,区位优势明显,跨境电商成为引领吉林省对俄罗斯开放的新引擎。

2018年8月,珲春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建成并投入运营,创新实施一个平台推送数据、一个仓储查验比对、一个卡口通关过货的“三个一”模式,创造了良好的通关环境。2019年,珲春综合保税区成立,在东北地区率先开通了跨境电商包裹国际公路运输业务,货物从珲春发出,三四天就可以到达莫斯科。

近来,珲春跨境电商发展迅猛,2019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为3.5亿元,2020年这一数据攀升至近10亿元,2021年突破20亿元大关。这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电商青年来珲春创业逐梦。

多由年轻人组成的畅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2017年进驻珲春综合保税区。29岁的闫禹辰担任总经理助理一职,负责日常业务进度跟进和外部事务接待等工作。

老家在吉林通化的闫禹辰已定居珲春。在他看来,珲春作为口岸城市,山水秀丽,是跨境电商创业和生活的好去处。

2021年年底,珲春东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一期项目招贤纳士。目前,园区已吸引进口商品和特色产品零售、电商、物流、外贸等50家企业入驻。

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改革创新局负责人孙居峰介绍,东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是以发展电子商务、互市贸易为主要方向的电商产业孵化中心,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办公、跨境商品展示展销及跨境商品储存场所。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中,将设置会展中心、中俄双创基地和电商孵化基地。

今年,24岁的王致颍率电商团队入驻珲春境电商产业园。在王致颍看来,园区有租金减免和提供办公设施等政策,通过校企联合、就业见习基地等形式,还可为初创企业推荐电商人才,解决企业招工难题。

王致颍的团队主要从事手绘、首饰和电子设备等电商销售。目前,6人的初创团队每月销售额约15万元。“这是个不错的开始。”王致颍对他的电商创业之路充满期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283.html

“吉林珲春:返乡青年奋斗逐梦“致富路”” 的相关文章

浙江温州轮椅上的创业者:十余年帮助残疾人致富

浙江温州轮椅上的创业者:十余年帮助残疾人致富

这几天,杜志文正在帮助一位残疾员工办理社保手续。作为一名轮椅上的创业者,这是他忙碌生活的日常状态——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帮助更多残疾人增收致富,这条路他已走了10余年。1971年,杜志文出生在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仙岩街道岩一村的一个农民家庭。3岁时,他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残疾,失去正常行走能力。...

红薯点燃致富梦,80后村干部郭培的“薯香人生”

红薯点燃致富梦,80后村干部郭培的“薯香人生”

地理位置的偏远,挡不住新郑市辛店镇湛张村人发展的热情,而郭培就是带领他们致富的种薯能手。四月末,骄阳下,郭培正弓着身子在地里插苗浇水,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他说,小红薯,大产业,这里承载了他的梦想,他要带领乡亲们开辟一片“薯香人生”。因地制宜,80后“致富能手”返乡带领乡邻创业80后的郭培是如今是湛...

苏州“80后”大学生回乡十年创业甘当“蟹农”

苏州“80后”大学生回乡十年创业甘当“蟹农”

又到一年螃蟹季,2020年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开捕节将于9月21日举行,这些天清水村蟹韵蟹业专业合作社的顾敏正忙着大闸蟹开捕前最后的准备,既要拓展销售渠道,还得兼顾监测大闸蟹长势,多次乘坐渔船前往养殖基地实地查看。看着眼前这片大闸蟹养殖基地,顾敏坦言创业路走得真不平坦。顾敏出生于1986年,是一个土生土...

徐志:打造一家自己老了也想住的养老院

徐志:打造一家自己老了也想住的养老院

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徐志与养老事业结缘,并立下了“打造一家自己老了也想住的养老院”的目标。如今,他已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宁老年公寓、海合老年公寓两所养老机构的院长,他始终坚信:只有住过养老院,才知道那里缺少什么;只有弥补这些缺失,才能成为养老行业的专家。为了一个朴素的心愿2010年,因80多岁的...

李东:创业养蚯蚓 带富乡里人

李东:创业养蚯蚓 带富乡里人

在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金田农业园区,内蒙古奥远君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蚯蚓养殖基地占地70亩。15栋白色大棚整齐列队,遮阳网下60垄蚯蚓养殖床一条条排开。旁边是肥料发酵棚和有机肥加工储备棚,大棚旁边种着各种蔬菜,因为施用蚯蚓粪有机肥,长得油绿油绿。7月末,炎炎烈日下,养殖场里没有臭气,只有热烘烘的发酵味...

创业路上的巾帼模范——刘雅娟

创业路上的巾帼模范——刘雅娟

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赵卫刚给我微信里发来一篇长文,题目是《创业者的人生最美丽》,讲述陕西和牧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雅娟的创业之路,我反复阅读后,倍感震动,一名农家之女,通过艰苦创业,竟然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被选为陕西省十三届人大代表,被评为西安市好青年、西安市最美女性、巾帼创业模范。刘雅娟,1984年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