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80后小伙创业养羊 连亏七年屡败屡战 “金点子”扭转困境

2023-01-18创业故事45

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各地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创业人才,带动乡亲们发展特色产业,走上了致富奔小康之路。荆州市荆州区菱角湖管理区的小伙子蒋迪,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15年创业路,曾遭遇7年山穷水复的绝境,又因为一个金点子,柳暗花明、走向成功。

85后乡村创业代表,荆州市荆州区小有名气的养羊达人,带动周边170多农户养殖山羊,年出栏数量1万多头。

看着这样的场景,你可能很难想象,蒋迪的创业路曾经历了长达7年的挫败打击。2007年,蒋迪返乡创业养羊,没想到一番精心准备后,开局就是全军覆没。

蒋迪:“山东的嘉祥进了320只羊,一个月的时间,几乎死完了,第二批换了个地方,还是死亡,第三批依然死亡,损失光是羊就有好几十万。”

一开始,蒋迪以为是羊种的问题,可换了好几次,次次都失败。为了尽快找到羊儿死亡的症结,蒋迪白天走近10公里的路放羊,晚上挑灯夜读学习技术。

经过不断的钻研,蒋迪对于羊儿的病害知识掌握得逐渐多了起来,但养殖情况并没有好转。从2007年到2013年,7年的时间里,蒋迪的养殖过程一直重复着进羊种、大量死亡、继续买羊、接着死亡的恶性循环。直到2014年之后,羊儿的死亡率出现了大逆转。

“ 在大概09年、10年的时候,我们的死亡率大概是80%,经过这几年的摸索,我们现在的死亡率只有4%,这个水平在同行里面是非常好的。”

“金点子”扭转困境

带动乡亲发羊财奔小康

养羊的死亡率从80%降到4%,这天差地别的大变化,源于一个金点子。这个点子,不仅让蒋迪走出了养殖困境,还给当地乡亲带来了一个增收致富的好产业。

2014年,屡败屡战的蒋迪决定改变养殖方式,由传统放养变为 圈养,而这个决定也成为他创业转败为胜的金点子。俗话说“病从口入”,圈养之后 环境和饲料更加可控,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羊儿的成活率。

“ 因为放牧的话,以天养畜,草料不能保证,疾病无法防控,圈养的话,可以给不同的饲料,做不同的预防。”

圈养之后,羊儿的口粮问题就成了头等大事。蒋迪经过多方考察,决定以玉米秸秆为原材料,通过乳酸菌发酵技术,制作青贮饲料喂羊。

“ 这个就是我们去年6月份发酵制作的,吃这样饲料的好处就是能够更促进它的生长和肠胃的消化,现在这也是我们国内养羊的一种主流做法。”

制作青贮饲料需要用到新鲜的玉米秸秆,这也给当地的乡亲们带来了种田新思路。将农田种上两季玉米,由蒋迪来统一收购,既省工省力,又能提高收益。

种植户杨林:“ 像我们以前,一亩地可以收七八百块钱,现在可以收1200块钱左右,而且人也轻松。”

如今,种植两季玉米、供应养殖基地已经成为了当地流行的种植模式。 蒋迪告诉记者,由于原料充足,合作社生产的青贮饲料不仅可以满足社员们的养殖需求,还能够大批量供应宜昌、荆门等其他地区。以去年为例,合作社80%的青贮饲料都销售到了外地。

“ 去年农场这边实现了180户种植产业结构调整,青贮种植基地1.2万亩,现在一起大概有3.5万亩。去年我们生产了3.7万吨,一只羊吃1.5吨左右,可以供应3万只羊。”

15年创业养羊,如今的蒋迪已经成为了一方养殖带头人。去年 开了羊肉直营店,接下来,他打算在羊肉销售上下功夫,开拓电商渠道,做大做强品牌,带动更多乡亲发羊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285.html

“80后小伙创业养羊 连亏七年屡败屡战 “金点子”扭转困境” 的相关文章

宁陵90后夫妻回乡养羊创业

宁陵90后夫妻回乡养羊创业

10年前,房海传大学毕业返回家乡创业,和妻子赵晓倩一起搞养殖,干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如今,在宁陵县逻岗镇和庄一片杨树掩映下,棚舍中养着600多只波尔山羊。“这几间简易房就是我们一家的生活区,生活条件很简陋。这三条狗是我们最好的伙伴,日夜守护着羊圈。”32岁的房海传看上去有些弱不禁风,但讲起了他的创业...

90后小伙毕业后返乡养鸭创业 一只鸭子卖到128元

90后小伙毕业后返乡养鸭创业 一只鸭子卖到128元

一个从庄稼地里考上大学的平罗“90后”小伙,毕业后返乡养鸭创业。让乡亲们惊叹的是,这个“鸭司令”带领4000多只麻鸭闯市场,竟将一只鸭子卖到128元……8月2日,天刚亮,平罗县姚伏镇上桥村村民朱自和从床上爬起,骑着电动三轮车去玉米地里忙乎。新掰的玉米被拉往村里的养鸭基地。因为提前联系过,等待卸货的人...

大学毕业回乡“种地”十载 考研是为“更好地种地”

大学毕业回乡“种地”十载 考研是为“更好地种地”

名牌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回乡“种地”,发展有机桃种植和景观苗木培育,即墨区金口镇“新农人”王晨旭当一干就是10年。2021年,王晨旭身份完成转变,从一名“种地的”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奔波于学校和农场之间,他希望,学成之后回到农场,做现代化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带领更多“新农人”扎根农村。大学毕...

养龟菜鸟变达人“望闻问切”知龟情

养龟菜鸟变达人“望闻问切”知龟情

惠阳知名的大学生创业兄弟曾广浩、曾广深,在成功打造惠阳首个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后,又涉足了新领域——这回是惠阳冷门养殖行业,石金钱龟、草龟养殖。经过多年的发展,从养龟菜鸟到如今能够帮龟治病,曾氏兄弟的养龟场成为当地最大规模养龟场,养龟7000多只,是惠阳重要龟种、龟苗集散地。曾氏兄弟与陈勇明打理的养...

电子厂工人转行做整理师  创业开公司月入10万

电子厂工人转行做整理师 创业开公司月入10万

来自四川的阿伟原来是一名电子厂工人,在读过一本书之后,阿伟在自己家进行了整理收纳。觉得整理收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后,阿伟正式进入整理收纳这一行业,成为一名整理师。四年时间里,阿伟从第一单赚了200元开始,到后来创业创办了公司,如今月入10万元。阿伟说,整理师平时工作比较辛苦,基本上要在客户家从...

退役军人胡顶:创业养螃蟹的成功秘诀是“勤奋”

退役军人胡顶:创业养螃蟹的成功秘诀是“勤奋”

“养螃蟹前期需要准备的工作很多,蟹苗只有在海水里才能孵化,我们这边如果大量养殖,就需要到海边城市去进蟹苗。”近日,记者在联系胡顶时,他正在为明年的螃蟹养殖做准备。从一个门外汉,经过短短两年时间的磨砺,胡顶已经成为一个螃蟹养殖方面的行家里手。第一次创业,亏空家底胡顶在承包的池塘里劳作。胡顶2004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