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聆听乡村发展新思路:安吉余村要来个“二次创业”

2023-01-18创业故事37

11月17日下午,安吉余村矿山遗址来了一批特殊的游客——“余村故事”宣讲团和当地村民。

这片遗址很新潮:全镜面的艺术互动装饰,布置浪漫的露营天幕,远处翠绿的山坡上,山屿美术馆的英文标识“YU HILL”傲然挺立。宣讲团副团长俞小平和其他成员在这里为村民们带来一场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

矿山,是余村的一个象征。它曾经给余村带来财富,也造成环境污染。20多年前,余村人下决心关停矿山,转身发展生态旅游,这才有了现在的余村。作为余村村党支部副书记,俞小平这次把宣讲地点放在矿山遗址,是有用意的。

在记者蹲点的这一周里,听到宣讲团在内部会议上讨论最多的就是:余村的故事该怎么继续讲下去?听到村民议论最多的是:未来余村会怎么样?

就拿现在余村人比较关注的新鲜事——“余村全球合伙人计划”来说,这是今年7月安吉天荒坪镇结合大余村产业发展推出的新项目。目前报名的项目有几百个,路演进行了好几轮。到底能搞出什么名堂?村里人意见并不一致。

不同的意见背后,正是余村人的紧迫感。全省的乡村面貌、形态、业态都在蜕变,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践也越来越丰富,“老典型”余村怎样才能继续冲在前?

这几天,记者随着宣讲团成员走家入户,了解村民的想法。

开民宿的村民葛军,刚刚把自家三层小楼翻新成落地窗设计,民宿里的奇石、书法等文创产品格外吸睛。在他看来,余村要吸引更多的业态入驻,比如文创、酒吧、咖啡店等。有人气,“两山”转化新通道才能打开。

远近闻名的农家乐“春林山庄”老板潘春林,最近忙得脚不沾地。作为宣讲团成员之一,他每天中午要接待三四百位客人用餐,还要给大家讲余村的绿色发展故事。可多年不变的“餐饮+住宿”模式让他担忧,余村不能只有这一种模样!

他毫不掩饰地说,自己的思想观念遇到了瓶颈,需要更先进的经营理念,为乡村发展撕开一条新路子。

不过也有村民提出质疑:余村现在挺好的了,村民们日子也过得很滋润,要引入新业态,热闹是热闹,但能否让余村真正形成特色产业?能不能为村民带来增收致富新渠道?会不会跟村民抢生意?

其实,不管是想要改变还是质疑,都是余村人对发展的渴望和期待。俞小平认为,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是余村当下最迫切的事。

“我们干脆在余村矿山遗址来一次二十大精神宣讲!”11月16日晚,宣讲团成员在开碰头会的时候,俞小平眼前一亮,全球合伙人计划路演项目“远野艺术节”正在矿坑举办,村民的想法正好可以来一次碰撞。

于是,宣讲团成员和村民一起上山,回到绿色之路开始的地方,重新审视余村今后的发展。

“我们余村,该进行二次创业了!以质取胜,提高产业附加值。”这是俞小平的真实感受。矿坑里,他的声音短促而有力:“二十大报告提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我们以前吃到了乡村旅游的头口水,现在应该继续尝试新事物,为更多的乡村探路!”

家里做餐饮生意的村民章珺极为赞成:“不能老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得给新事物一个成长空间,包容和引导新业态发展。”章珺是余村媳妇,她认为变化总比不变强,村子要发展新产业,首先要村民自己支持,有了充满创新活力的发展环境,不愁引不来丰富的产业业态。

“大家发现没有啊,我们其实一直在跳出‘余村’。”潘春林说,目前,余村不仅和天荒坪镇镇区及周边四村有“1+1+4”规划,还与周围16个村共享“余村”大IP,“邀请更多伙伴,助力余村的产业业态向规模化、品牌化和特色化发展。”

“如果只是在余村里面打转转,我们就永远突破不了。现在,我们处在合作、包容、共享的时代,必须要把朋友圈做大,余村才会真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期待的那样‘芝麻开花节节高’。”俞小平说。

一番话下来,村民们若有所思:更好的余村,需要更多优秀项目和人才,更要余村人和各路人才携手共同把余村建设得更好。

“余村有____会更好?”在蹲点即将结束之时,记者惊喜地发现,余村人给自己出了个题目。每个人都在努力地“开脑洞”,建议一个个汇集到宣讲团:知识青年、体验坊、新消费品牌、电影创作、LIVEHOUSE(小型现场演出场所)……

天气微冷,余村却是热火朝天。每天来学习的考察团不断,周末游客也很多,但很多人都没留意到,余村人已经忙着对接新项目,酝酿着“新余村”。

余村新故事,由此开启了令人期待的章节。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290.html

“聆听乡村发展新思路:安吉余村要来个“二次创业”” 的相关文章

淘特驿站:快递小哥的创业经历

淘特驿站:快递小哥的创业经历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为了避免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更多的挫折,更多的人选择自主创业,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也是很多人迷茫的地方。个人创业有几点前提:1. 投资成本不能太高;2. 风险性低;3. 行业有前景有市场,且适合新人小白,上手快,稳定性高;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创业故事:小王之前是一名快...

90后小伙毕业后返乡养鸭创业 一只鸭子卖到128元

90后小伙毕业后返乡养鸭创业 一只鸭子卖到128元

一个从庄稼地里考上大学的平罗“90后”小伙,毕业后返乡养鸭创业。让乡亲们惊叹的是,这个“鸭司令”带领4000多只麻鸭闯市场,竟将一只鸭子卖到128元……8月2日,天刚亮,平罗县姚伏镇上桥村村民朱自和从床上爬起,骑着电动三轮车去玉米地里忙乎。新掰的玉米被拉往村里的养鸭基地。因为提前联系过,等待卸货的人...

90后毕凯斌:生存易,追逐理想的创业很难

90后毕凯斌:生存易,追逐理想的创业很难

创业,是一个人与一群人的故事,也是一个人与一座城的故事。创业过程中,也许会经历孤独、脆弱、委屈、冷眼、嘲笑……但,只要仍然在奔跑,终将成为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结缘VR行业 创业梦起于创客大街出生于1993年的毕凯斌,虽然故乡威海也是海滨城市,但在青岛度过了四年大学生活后,他更想留在青岛闯出一片天地。...

种植无花果赚钱吗?90后大学生返村创业种植无花果,助力乡村振兴

种植无花果赚钱吗?90后大学生返村创业种植无花果,助力乡村振兴

8月7日,正值无花果成熟的季节,记者来到安居区观音镇桃子园村,一大片长势良好、一个个垂涎欲滴的无花果把果树压弯了腰,成为村子里一道亮眼的风景线。“袁谋若啊?他在地头,那边,挑粪那个……”“挑粪那个”?这似乎让人难以与90后的大学生联想在一起。当记者见到袁谋若时,他正在准备“有机肥”。黝黑、干瘦,相对...

“养龟仙人”杨听会,靠养鳄龟带领全村致富

“养龟仙人”杨听会,靠养鳄龟带领全村致富

在步入养殖行业之前,为了减少风险,杨听会特意花费大量的时间专门学习了养龟的相关事宜。当他满怀信心,开始养鳄龟之路,却遭遇了巨大的难题。无论他如何努力,都无法成功孵化出幼龟。好在他不懈努力,最终花费3年时间成功将孵化率提高到90%。他还带领其他养殖户一起发家致富,可就当大家埋头苦干时,鳄龟行情却不景气...

“智能养鱼”闯出致富新路

“智能养鱼”闯出致富新路

户外最高气温已近40℃,可在丹徒区高资街道巫岗村的一排排大型养殖车间里却是温度舒适,没有丝毫燥热感。8月10日,记者来到镇江市欣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800多平方米的大型车间里,安置着几个巨型养殖池,水温则根据鱼的品种和年龄段适时调整。这样的养殖车间共有10多个,每年可产出10多万斤高档成品鱼,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