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小红果大产业—— 一位返乡海归的“山楂树之恋”

2023-01-18创业故事17

“这款山楂饮料罐头,来自中国山楂之乡河北兴隆,全国包邮到家!”直播间里,主播正在倾力推销产品。34岁的张静盯着手机直播画面,自信中透着干练。从海归硕士到承德瑞泰食品有限公司“掌门人”,张静和她的团队一起,演绎了一部创业版“山楂树之恋”,让兴隆的小红果成为致富“甜蜜果”。

改变轨迹 留学生回乡创业

“留学生回农村创业!”——当年,这条新闻在张静的家乡兴隆迅速传开。“很多年轻人都渴望去大城市,而我却回农村创业,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张静说。2012年,从英国硕士毕业的她顺利进入北京一家知名企业工作。而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一次回老家,张静看到漫山遍野的山楂却没人采摘。了解到种植户因山楂价格低、品质差、收益少,宁愿果子烂在树上也不愿意管,她便有了一个想法:要为家乡的山楂开发出更大价值。

通过考察,张静得知,由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很多山楂制品靠价格战抢夺市场,导致山楂价格持续低迷。“我要做现代化创新型山楂加工企业,让兴隆因为果品而更加‘兴隆’!”回乡后,她跑市场、搞研发、跟农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2015年,承德瑞泰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注册。

转型升级 让山楂浑身都变宝

几年来,张静带领团队加大科研力度,打造果品深加工产业链。在张静看来,创办公司并不是创业的成果,企业转型升级才是。

2018年,在兴隆县委县政府主导下,承德瑞泰作为依托单位,组建了河北省山楂产业技术研究院,张静任院长。 “通过科技平台的搭建,开发了山楂的潜力,让山楂从果皮、果肉到果核浑身都是宝。”如今,张静及其团队坚持“基地种植+农产品加工+旅游观光”三产融合发展,已然蹚出了一条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企业之路。

不忘初心 带乡亲们摆脱贫困

张静一直没有忘记“帮助乡亲们摆脱贫困”的初心。她带领团队启动了“山楂生产技术创新与示范”项目,并以高于市场的价格优先收购贫困户种植的山楂。

“刚开始,还有一些阻力。”张静回忆,项目刚启动时,村民围住团队质问为什么把果树剪成这样。“我当时就承诺:如果一年以后减产,赔偿两年的损失。”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年果园效益提高了30%。

如今,越来越多的贫困户成了农村实用型人才,精准扶贫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其实,我在带领大家的同时也在丰富自己的人生。”在张静看来,创业带给她的突破自我、敢想敢拼的精神,正在逐步改变她的人生轨迹,而且从未停止。(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记者杨佳薇 石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294.html

“小红果大产业—— 一位返乡海归的“山楂树之恋”” 的相关文章

大学生创业,扎根在这充满希望的田野

大学生创业,扎根在这充满希望的田野

“您看,这草莓花开得多好!”800平方米的草莓大棚里绿意盎然,刘长伟俯身察看草莓长势,笑着告诉记者,这一棚能产4000多斤,11月份就能上市了。刘长伟正在察看草莓长势。孟海鹰 摄金秋十月,吉林省农安县陈家店村到处是丰收的景象。1989年出生的刘长伟是村里土生土长的孩子。吉林农业大学毕业后,他在城里干...

大学生返乡创业,六盘水版“乡村振兴合伙人”

大学生返乡创业,六盘水版“乡村振兴合伙人”

“子承父业”,青年合伙人回到农村,开启茶园发展新模式,探索大规模现代化农业,带动茶企复苏,帮助村民致富增收。2017年底,从青岛一家证券公司辞职后,范洪精回到老家贵州六盘水保基乡冷风村,开始尝试创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这个36岁的年轻人是当地的苗族小伙,从小在村里都是学业上的佼佼者。2009年从武汉...

一个海归创业者的生命科学梦

一个海归创业者的生命科学梦

裴颢,桐乡市工商联副主席,墨卓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博士及博士后均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潜心科研 矢志报国2010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裴颢赴美深造,在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他曾在投行工作过一段时间,但不久他就离开金融行业,入职哈佛产业转化研究院,从事...

于洋:创业是条不归路 深度学习方能行远

于洋:创业是条不归路 深度学习方能行远

四川路25号,曾经诞生了与共和国同龄的青岛造船厂,多艘渔业、公务船从这里扬帆;2013年,老船厂启动搬迁,金茂湾拔地而起,国际湾居综合体呼之欲出;2018年,青岛柒贰法则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与大多数平台公司不同,创始人于洋没有选择交通更加便利的东部,而是将创业孵化平台落在了老城区灵魂与文化的交汇点...

出“彩”——创业大学生种出“文玩玉米”

出“彩”——创业大学生种出“文玩玉米”

除了吃、做饲料,玉米还能用来做什么?在山西晋中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业大学生张焱培育出了一种可以盘的“文玩玉米”。可以盘的“文玩玉米”。这种玉米个头小巧,但颜色丰富、颗粒饱满、玉润通透。经过挑选、清理、安装配件、加固、编织、上油,一个个精致的文玩挂件就做成了。1989年出生的张焱毕业于山西农...

68岁蔡满坡大棚里种无花果 创业梦想开了花

68岁蔡满坡大棚里种无花果 创业梦想开了花

出去打工,年纪大了工作难找;在家闲着,没了收入生活困难。60岁以后,源汇区大刘镇蔡庄村农民蔡满坡,处境变得尴尬起来。今年2月,在驻蔡庄村第一书记赵学军的鼓励和帮助下,68岁的他开始在大棚里种植无花果:不仅增加了收入,实现了多年梦想,还成了村里勤劳致富的榜样。蔡满坡培育的矮化无花果树。六旬老农 痴迷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