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济宁小伙回乡创业种樱桃 带领乡亲共奔致富路

2023-01-18创业故事53

“卖完了,樱桃地里现在也就捡捡漏了。”张亚缔在济宁市曲阜市尼山镇彭庄村创业经营着200多亩的樱桃园,刚进六月,近30万斤的樱桃就已销售一空。“咱施肥只用有机肥、菌肥、农家肥,除虫只用太阳能灭虫灯,樱桃生长自然无公害,味道特别好。今年我们平均批发价格是每斤15块钱,纯利润已经达到了200万元。”张亚缔说。

毅然决定回乡创业 拿出全部积蓄种樱桃

今年37岁的张亚缔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工作,大学生、工作好、收入稳定的他一直是父母的骄傲,对于他选择回乡创业,家人是一百个不同意。“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干,非得回来种地?供你上学就是为了让你当农民的?”家人的强烈反对并没有改变张亚缔的选择,认定了黄土地里也能长出金疙瘩的他,拿出全部积蓄在村西头承包了200亩地种樱桃。

都说“樱桃好吃树难栽”,张亚缔这个学习机械化的门外汉却不惧困难、从零开始,上网课、找专家、勤培训、请顾问、跑市场,很快他就从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

能不能吃好樱桃这碗饭,最终要靠市场说了算。“一样种樱桃,人家凭啥买我这个新园子的?”张亚缔站在顾客的角度换位思考,快速确定了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智能化的种植模式,生态有机健康的种植理念,生态采摘、市场批发与网络销售三合一的销售模式。准确的定位、超前的思维让基地建设的前两年可谓是顺风顺水,眼见着来年夏天就可以结果见效益,却在2015年冬季的一场几十年不遇的大雪后,樱桃树死亡过半,两年的心血、近百万元的投资眼看着打了水漂。

用工优先考虑贫困户 让创业梦想更有价

开弓没有回头箭。在之后的5年时间里张亚缔再一次从零开始,先后投资400多万元,进行移栽新树、改良品种、悉心照料冻伤的“病号樱桃树”;在园区内投资建设了15吨冷库遇冷车间、人工分拣车间、自动选果机车间等标准化车间,及时将樱桃进行标准化、规模化分类、装箱、储存等全方位产业化加工储存销售设施,大大提升了樱桃的产业价值链。

后来,凭借着优良的品质和规模化的产品,张亚缔的樱桃园被“顺丰丰巢商城”“每日优鲜”选定为直采基地,通过顺丰快递发往全国各地。单日最大包装发货3150单,7日内累计供货近2万单,总量超过6万斤,占同时期省内供货量的三分之一,也是单基地供货量最大的园区。其余果品也销售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成为多家高端超市的采购基地。

樱桃园不仅实现了张亚缔的创业梦,也为当地村民就近务工提供了条件。如今常年在基地里打工负责采摘园日常管理的附近村民就有20余人,这些都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修枝、摘果都是做惯的农活,没寻思一个月还能挣两千块钱。”正在果园修枝的张庆贤是村里的精准扶贫户,说起来这份家门口的工作高兴地合不拢嘴。“果园最忙的时候得有60多个人在这里摘果、包装,像我这样的精准扶贫户也得有4、5个。”

“一人富不算富,带动更多人脱贫才让我的创业梦想更有价值。”致富不忘乡亲的张亚缔不仅在用工上优先考虑贫困户,更多次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掌握管理技术,提高就业技能,为精准扶贫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313.html

“济宁小伙回乡创业种樱桃 带领乡亲共奔致富路” 的相关文章

刘胡兰镇的创业故事:96年大学生返乡卖土货

刘胡兰镇的创业故事:96年大学生返乡卖土货

11月11日凌晨,“双十一”刚刚开启半个小时,李诗宣看着店铺后台爆单的势头,就知道今年的牛肉销量肯定要超过去年了。这是返乡创业以来,李诗宣经历的第二个“双十一”。与第一次相比,虽然少了一些新鲜感,但看着飞快增长的订单,李诗宣和团队的小伙伴们还是难掩兴奋。截至当天下午5点,店铺的单日订单量就已经突破...

回乡创业带动村民脱贫,一个大学生回乡创业意愿、初心、爱心

回乡创业带动村民脱贫,一个大学生回乡创业意愿、初心、爱心

今年36岁的王禹是一名回乡创业大学生,他多年来热心于公益事业,弘扬核心价值观,发挥正能量,与邻居和睦相处,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他也教育孩子尊敬老人,深受邻里好评。组建“爱心帮帮团” 结对帮扶50多户家庭“我又来看你了,最近还好吗?有没有好好学习?”近日,家住连云港猴嘴街道黄沙坨社区的王禹来到辖区留守儿...

大三女生创业当老板,一年时间让梦想“花开遍地”

大三女生创业当老板,一年时间让梦想“花开遍地”

“莎莎姐,来一束‘清风明月’!”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与教师节,坐落在浙江财经大学生活区桃李苑的“方得日常花艺”共卖出了300多束节日限定花束,200多份伴手花礼,日均营业额超4万。这家花店的店主是叶莎莎——浙江财经大学摄影系一名大三的学生,而“清风明月”“光辉岁月”“书香满门”都是她为节日推出的新品。...

90后小伙毕业后返乡养鸭创业 一只鸭子卖到128元

90后小伙毕业后返乡养鸭创业 一只鸭子卖到128元

一个从庄稼地里考上大学的平罗“90后”小伙,毕业后返乡养鸭创业。让乡亲们惊叹的是,这个“鸭司令”带领4000多只麻鸭闯市场,竟将一只鸭子卖到128元……8月2日,天刚亮,平罗县姚伏镇上桥村村民朱自和从床上爬起,骑着电动三轮车去玉米地里忙乎。新掰的玉米被拉往村里的养鸭基地。因为提前联系过,等待卸货的人...

河南小伙扎创业养对虾,3年时间成就咸宁“虾王”

河南小伙扎创业养对虾,3年时间成就咸宁“虾王”

盛夏的向阳湖畔满目葱翠,荷叶飘香。位于咸安区向阳湖镇斩关村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更是一派鱼虾肥美的丰收景象。7月18日,记者来到对虾养殖基地时,只见60余口鱼塘整齐镶嵌在田野里,一片生机盎然。基地负责人杨巍正在指导工人补放虾苗。杨巍说,头天晚上,这里刚刚卖出3000余斤对虾。从6月底到7月中旬,基地...

00后男生驯养鹦鹉12年,参加双创大赛获省级金奖

00后男生驯养鹦鹉12年,参加双创大赛获省级金奖

发传单、端盘子、打扫公厕、小区保安……马上大三的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张亮,兼职经历十分丰富。在他看来,“男孩子提前吃吃苦,多闯荡、多磨砺,挺好的”。而最让他幸福的工作是“养鹦鹉”——从2010年开始,他随叔叔开始接触鹦鹉,已经有12年。每天早上9点开始工作,忙到晚上11点,喂鸟、驯鸟、治疗、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