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汝阳“80后”小伙回乡创业种樱桃

2023-01-18创业故事41

“樱桃好吃,树难栽。”汝阳返乡创业青年裴战胜,怀揣着梦想从乡村走出去又回归乡村创业,在家乡这片广阔的田野上,用学识、胆量、创新和坚持,让万棵樱桃树植满山坡,种出乡村振兴新希望,谱写产业发展新篇章。

80后小伙裴战胜是土生土长的汝阳人,早年在新安县电信公司工作,在2017年,裴战胜毅然放弃优越的工作返乡创业,自筹资金700万元,流转上店镇任庄村土地520亩,成立大胜农业有限公司,培育种植高标准大樱桃特色产业,经过近4年的摸爬滚打,大樱桃树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瞄准发展前景 选好种植环境

连绵起伏的山坡上,樱桃林层层叠叠、连绵成片,道路两侧的樱桃树枝干粗壮,一眼望不到尽头。

“我老家是农村的,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也有很深的感情,最主要的是家乡的各项条件都不错,用那句有名的话说,就是广阔农村大有可为”。

今年是裴战胜创业的第4个年头,原本在新安县电信公司工作的他,在了解到新安的大樱桃种植发展前景广阔、收益十分可观时,便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我在外打拼多年,积累了一定资本,现在正值拼搏奋斗的年纪,再苦再累,也要干出一番事业来。”裴战胜坚定地说。

受气候因素影响,洛阳地区樱桃成熟最早,“五一”前后便可上市,可以在市场上占领先机,并且任庄村属于丘陵半坡地,可以有效降低霜冻伤害,发展大樱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017年,裴战胜通过聘请专家,实地考察了小店镇、上店镇、柏树乡等地,并在县、乡(镇)返乡创业优惠政策的支持下,最终选择在上店镇任庄村扎根泥土,带着对农业的憧憬和美好向往,开始了在这片土地上的创业之旅。

顺应市场需求引进多种品种

因为种植规模大,在创业初期,裴战胜根据大樱桃品种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状况,通过引进德国吉塞拉6号、12号樱桃砧木,嫁接美早、黄蜜、布鲁克斯、萨米托、奥红、俄罗斯8号、吉塞拉系列等矮化大樱桃,这些品种根系发达、品质优良,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地。

“截至目前共种植大樱桃3万余棵,最大树龄近4年,并搭配有大樱桃育苗田,可以及时更换死亡苗木。”裴战胜介绍道。

运用农业科技 打造名优品质

都说樱桃好吃树难栽,这难不倒裴战胜这个年轻小伙,他查资料、请专家、勤培训,很快他就从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

“要育树,先育土。”这是裴战胜樱桃树长势优良的重要原因,同时他坚持不用化肥,不打农药,采取“有机肥+生物肥+水溶肥+果园生草”一体式施肥管理手段,为大家提供绿色生态、食用放心的大樱桃。

此外,整个果园还运用新型农业科技手段,建立全自动无人值守水肥系统,利用手机客户端进行远程操控,方便快捷、智能高效,为果树生长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

时下正值深冬时节,工人们正在忙碌着修剪枝条、涂抹愈合剂,为今年大樱桃初果期做足准备。

“大家抓紧时间涂抹,以防枝条伤口感染。”技术生产负责人昌玉乐,一边催促,一边与工人们前前后后忙不停。

“看,这条枝上已经堆满了花芽。” 昌玉乐随手拉过来一根细长的枝条,仔细地端详起来,“这棵大樱桃树龄3年多,今年初果期至少有30斤的产量,但是为了保证樱桃品质,到时候还需要人工干预,把产量控制在10斤左右,这样才能确保果实品质优、口感佳,树立起好口碑。”

发挥带动作用 实现共同致富

“带动更多人致富才能让我的创业梦想更有价值。”在果园建立初期,裴战胜就大量吸纳周边村民前来务工,每月工资1500元左右,持续增加他们的收入。

谈起未来发展,裴战胜看着含苞待放的花蕾信心满满地说:“今年初果期,还需要更多的务工人员,下一步要继续流转土地500亩,总规模达到1000亩,提供50人以上的长期就业岗位,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掌握管理技术,提高就业技能,为当地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助力乡村振兴。”(融媒记者 梁中珂 薛艺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315.html

“汝阳“80后”小伙回乡创业种樱桃” 的相关文章

淘特驿站:快递小哥的创业经历

淘特驿站:快递小哥的创业经历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为了避免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更多的挫折,更多的人选择自主创业,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也是很多人迷茫的地方。个人创业有几点前提:1. 投资成本不能太高;2. 风险性低;3. 行业有前景有市场,且适合新人小白,上手快,稳定性高;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创业故事:小王之前是一名快...

这夫妻俩把小盆景种成了大风景

这夫妻俩把小盆景种成了大风景

拉枝、盘扎、修剪、整型……盆景基地里,园艺师们全情投入盆景修剪。随着园艺师手中剪刀的上下飞舞,原本普通的绿植很快呈现出宝塔、瀑布、雄鹰等造型。打包、装箱、发货,一棵棵盆景“飞”出村落——这是峰峰矿区义井镇西山村高鹏的励园盆景基地的一处景象。高鹏和胡瑞宁在园区内整理盆景。返乡创业 变身“村”里人在励园...

90后“暖心”小伙创业开花店,赢得客户心

90后“暖心”小伙创业开花店,赢得客户心

在不起眼的街角开一家文艺而小资的花店,似乎是每个女孩心中的梦想。但是,开花店却不是女性的专利。在嘉定,有一家名为“无有之花”的花店,店主正是一位“90后”男生。花店于2014年成立,2年多的时间里多次与知名化妆品牌雪肌精、上海劳力士网球大师赛和上海浪琴杯环球马术冠军赛合作,迅速成长为业内的一颗新星。...

一羽小鸽子 振兴整个村

一羽小鸽子 振兴整个村

“我能在家门口上班,全靠村里的养鸽带头人钟声亮。”温州平阳县鳌江镇书阁村村民谢春绿说,在养鸽场上班后,她的收入较之前高了很多。谢春绿,以及她口中的钟声亮,他们的致富都跟养鸽有关,而这样的人在温州有不少。据温州市农业农村局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市出栏肉鸽300多万只。在瑞安、平阳、乐清等县(市)已形...

河北巨鹿:“葡萄大王”创业记

河北巨鹿:“葡萄大王”创业记

在人们的印象里,干农业赚钱少,特别是种地,又脏又累辛辛苦苦还挣不了几个钱。然而河北省巨鹿县的“葡萄大王”刘财举用四年时间从一个“水果贩子”变身种植大户,靠种葡萄完成了创业梦,把农业做成了“暴利”项目,还成了带动全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明星。刘财举正在介绍他的克瑞森晚熟葡萄。从“一分不挣”到亩“产”万元李锋...

68岁蔡满坡大棚里种无花果 创业梦想开了花

68岁蔡满坡大棚里种无花果 创业梦想开了花

出去打工,年纪大了工作难找;在家闲着,没了收入生活困难。60岁以后,源汇区大刘镇蔡庄村农民蔡满坡,处境变得尴尬起来。今年2月,在驻蔡庄村第一书记赵学军的鼓励和帮助下,68岁的他开始在大棚里种植无花果:不仅增加了收入,实现了多年梦想,还成了村里勤劳致富的榜样。蔡满坡培育的矮化无花果树。六旬老农 痴迷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