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创业者刘闻波:从“互联网 ”到智能制造

2023-01-18创业故事23

作为一名创业者,刘闻波时常需要感知“机会”在哪里。过去这十年,这些“机会”的变化,也让他从细微处看见广州、看见中国的变化。

2012年至今,从最初创立互联网货运平台“1号货的”,到如今投建印刷包装领域的“智能云工厂”,刘闻波先后两次创业。其中,“1号货的”项目在由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与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2015 中国(小谷围)“互联网+”运输服务创客大赛中获得季军;“智能云工厂”项目所属的广州千鸟电商科技有限公司在2021年底获评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此外,2019年,刘闻波入选由广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广州市青年联合会等单位共同承办的“青创榜”首届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榜样。

不过,刘闻波的经历并不算特殊。今年2月,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发布的《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报告(2021)》指出,2010年后,中国经济面临转型,下行压力突出,迫切需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推进高质量发展。其中,青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和突击队,以2015为基期,2015-2020年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指数由100升至167.5。

上述报告称,我国市场主体从2012年的5500万户增加到1.44亿户(至今年6月末为1.6亿户)、活跃度稳定在70%左右;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突破20万家和18万家,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支出的76.2%;从行业分布来看,中国独角兽企业以互联网、科技为主。

10月16日,时值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刘闻波以“发展实体经济”给自己鼓励,他亦向经济观察网记者讲述了创业以来的心路历程。

互联网“红利”的吸引

刘闻波直言,自己的创业始于“不安分于一眼望到尽头的生活”和“财富自由梦”。

他的第一次创业在十年前,当时正是智能手机开始普及,移动互联网浪潮席卷而来的开始。

2012年,刘闻波辞去了一份政府部门的工作,创立广州米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2015年上线一款以解决短途货运为主的互联网项目“1号货的”。

“我们的初心是做货运行业的滴滴打车,类似现在的货拉拉,因为我创业之前的工作是成天和货车司机打交道,也算是看到这个行业的痛点和机会。”刘闻波说,此后趁着互联网的“风口”红利,“1号货的”项目在华南地区迅速成长、铺开,并获得融资。

然而,这场红利期来的快去得也快。刘闻波称,2015年8月开始到2017年初,整个赛道上很多项目都没有再拿到新机构的融资,对于他们而言也同样面临“资本寒冬”,直至账面上剩下的资金仅能维持公司二、三个月的开支。

“烧钱太厉害了,烧不起,我们决定果断的放弃。”刘闻波说,但他创业之心未死。2017年的某一天,偶然的机会,刘闻波在和自己拉废纸的客户聊天中又看到新机会。

“那是一个江西老表,小学文凭,说普通话我就能听懂一半吧,腿还有点残疾,在广东佛山和他老婆一起做废纸回收。”刘闻波说,一开始他并没有很在意,就随便聊聊,直到对方邀约他去吃饭时“开出了一台宾利”。

“我问他一年挣多少钱,他当时还答不上来,我就逼着让他立刻算了算。”刘闻波说,对方说出的数字让他惊了:一两千万吧。

听到“纸价如金”的消息后,刘闻波当天回到公司就把自己原本的创业伙伴拉到办公室,提议让大家用最短的时间了解这个行业。这一研究让他更惊讶,这个行业一半以上都是“开奔驰宝马”的人,而他们一开始很多就是“踩三轮车收废纸上来的”。

“行业很low、正是机会”

“我想他们都能干,我们这么多人读了大学,人不笨又勤奋,为什么挣不到钱?”刘闻波说,从短期来看,工业废纸回收能挣钱,而且与自己“物流背景”匹配,但从长期来看,他想切入印刷包装产业链。

那么,如何从零经验切入废纸回收行业?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废纸分会编制的《2017年中国回收纸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回收纸行业相关政策频繁出台,废纸进口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质量要求提高、废纸目录缩窄、进口企业主体受限,促使造纸企业更加注重建立国内回收纸采购渠道。这一年,我国以体量小的回收纸打包厂居多,但规模化、集约化趋势正在凸显。

上述报告称,在垃圾分类政策方面,政府积极通过政策、土地保障等予以支持,鼓励建立回收纸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在环保督察方面,国家持续加强对企业环保落实情况督查,回收纸领域内大量中、小打包厂退出市场。

“当时账上还有三、四百万,也就够开一个厂,但是万一失败就彻底没钱了。”刘闻波说,最后,他们决定先去承包废纸回收站。

“我就去问废纸回收站的人一个月能挣多少钱,他说2万,我就每个月给他2万让他不用拉货,但留6个月做我们的创业顾问,对方也很乐意。”刘闻波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就这样,他们从这位废纸回收一线人员身上开始“取经”,见识到这个庞大而又乱象丛生的行业,处处充满了缺斤少两、掺水加重等问题。

“我们把行业乱象整理出来,做成了一本行业骗术指南,发给企业老板告诉他是怎么被骗的。”刘闻波说,对很多企业来说一年少卖20万不算稀奇。就这样,刘闻波和他的创业伙伴获得后来第二次创业的第一批客户。

“从进入废纸回收行业到现在4年,2021我们营收是10个亿,年纳税超过9000万。”刘闻波说,工业废纸往往是从印刷包装厂出来的废纸,他们的客户大多是中小印刷包装企业,这让他从另一个角度看到印刷包装行业的发展困境。

刘闻波向记者表示,传统中小印刷包装厂普遍面临两大问题,包括原材料采购成本高(成本占比约65%)、生产环节大量依赖人力效率低且容易出错。

给印刷厂做数字化

“我们做废纸回收,上下游连接的就是印刷厂和造纸厂,解决原材料成本我们有自己的优势,更重要的是改造生产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刘闻波说,但他认为,中国印刷包装产能已经是过剩的,比起自己购买大量设备、开工厂,不如在再次运用自己第一次创业时的“互联网思维”,将闲置的印刷包装设备利用起来。

透过手机上一款APP(应用程序),刘闻波向经济观察网记者展示了他的印刷包装“智能云工厂”。画面显示,一名穿黄色衣服的工作人员正在位于广州黄埔茅岗环村江美园区工厂内操作一台印刷机。同一界面亦显示,一台“七色UV印刷机”设备待机、今日产能5.0件、开机率0.17%;一台“四色印刷机”设备关机、今日产能9083.0件、开机率35.1%。

“我其实就需要知道两个信息,你的设备是不是闲置,你接单后印了多少张。”刘闻波一边说,一边展示他的“智能云工厂”小单快反能力,“最低1个也可以交付,10万元5000个盒子这类订单最多”。这套系统的底层技术来自工业互联平台企业树根互联。

尽管“智能云工厂”的业务推出不久,贡献的营收占公司比重也不大,但刘闻波认为智能制造更是这个行业的方向。

今年4月,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旗下北京科印传媒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2022中国印刷互联网现状分析与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指出,2021年,有多家营收超过10亿元的印刷互联网企业产生,头部互联网企业的体量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同时,这些企业不再是简单的网络接单平台,正在有共识的向数字化发展,将生产制造能力与互联网、IT等技术能力集成、融合与创新。

上述报告也称,目前,大多数印刷企业的数字化实践还停留在“通过数字化工具和设备投入,实现企业某一环节的数字化升级”这一层面,而综合集成管控水平普遍比较低。

刘闻波说,目前公司广州黄埔江美园区内大约有4家核心印刷包装厂20多台设备连入系统,规模并不大,但未来他希望把数万家印刷包装厂的生产设备都连接起来,形成可视化管控生产流程,做成真正的“智能云工厂”,改变传统中小印刷包装厂的落后形象。这也是他认为自己第二次创业最有价值的地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324.html

“创业者刘闻波:从“互联网 ”到智能制造” 的相关文章

创业需要知道的16个基本知识

创业需要知道的16个基本知识

创业者一旦决定自主创业,无论从事的是哪个行业,除了有必要的创业资金以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商业知识和掌握一定的经营管理方法,方能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社会中掌握更多主动权。学会并灵活运用以下16个方面的知识或技能,会使自己的创业道路走得更远更顺更轻松。专业的行业技能这个是你创业的...

黄淮学子张桂叶和她的信阳毛尖

黄淮学子张桂叶和她的信阳毛尖

张桂叶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祖籍信阳,2017年毕业于黄淮学院经管系,大学读的是公共事业管理,大学毕业后便和男朋友一起留在了驻马店,开始了她的叶子信阳毛尖创业之旅。一句话决定一件事说起自己的创业渊源,张桂叶回忆道:"就是因为我同学的一句玩笑话,‘你走了我去哪喝这么好的毛尖’”,“我就告诉他,我不走,...

江西国有林场“二次创业”再出发

江西国有林场“二次创业”再出发

江西国有林场历史悠久,景德镇市枫树山林场早在1926年就已建立;江西国有林场发展不息,2016年起进一步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巩固国有林场改革试点成果,创新国有林场经营管理机制,完善国有林场改革发展政策支持体系。今天,江西国有林场通过“二次创业”,在新征程上再次建功立业。记者连日来走进部分国有林场,场外...

80后英国海归男回国创业:把卫生巾做的美美的

80后英国海归男回国创业:把卫生巾做的美美的

今年初,一张戴墨镜的照片让“猫头鹰男”这个名字在互联网上“小小地火了一把”,他创建的女性护理品牌“护你妹”也随之进入消费者视野。这并非姚哲男第一次尝试创业。对他而言,在英国的8年远非“留学”二字能够概括。用“护你妹”需要品牌智慧姚哲男(左)与同事欲打造与众不同的卫生巾。一起物色创业项目的哥们儿,第一...

徐志:打造一家自己老了也想住的养老院

徐志:打造一家自己老了也想住的养老院

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徐志与养老事业结缘,并立下了“打造一家自己老了也想住的养老院”的目标。如今,他已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宁老年公寓、海合老年公寓两所养老机构的院长,他始终坚信:只有住过养老院,才知道那里缺少什么;只有弥补这些缺失,才能成为养老行业的专家。为了一个朴素的心愿2010年,因80多岁的...

68岁蔡满坡大棚里种无花果 创业梦想开了花

68岁蔡满坡大棚里种无花果 创业梦想开了花

出去打工,年纪大了工作难找;在家闲着,没了收入生活困难。60岁以后,源汇区大刘镇蔡庄村农民蔡满坡,处境变得尴尬起来。今年2月,在驻蔡庄村第一书记赵学军的鼓励和帮助下,68岁的他开始在大棚里种植无花果:不仅增加了收入,实现了多年梦想,还成了村里勤劳致富的榜样。蔡满坡培育的矮化无花果树。六旬老农 痴迷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