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最美柠檬创业人-二涛:“手机变农具、直播成农活、数据为农资”

2023-01-18创业故事25

“大家好,我是二涛。”这是他视频开头的一句开场白,二涛笑着,就像你老家最熟悉的大哥一样,对你招招手,接着走近镜头深处的乡野。

2018年,二涛乘着自媒体的东风,利用视频和直播去推广安岳柠檬,让家乡的柠檬走得越来越远。近日,二涛在“第三届世界柠檬产业发展大会”获得了“最美柠檬创业人”的称号。他说:“这是荣誉,也是压力。我还想把家乡的其他特产都推广出去。”

在他的直播间,你会看到乡野一年四季的产物,红薯、玉米、葵花、黄桃、地瓜、小麦、花椒、坛子肉……土地翻了又平,播种、成熟、收割,一年到头,又周而复始,只是二涛的脸色越来越红,手指上的茧多了一层又一层。

“做自媒体,拍视频,开直播”

今年是二涛回乡创业的第四年,他也难以相信,自己的一个决定居然有这么大的后劲儿,就像一颗不起眼的种子长成了参天大树。

2018年,二涛还是一位设计师,在成都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偶然他看到国家政策正在大力提倡回乡创业,这就像突然的一阵铃声叫醒了他,他决定离开城市,返乡,“回到生我养我的地方。”他说。

安岳,农业发达,物产富饶,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还是中国柠檬之乡。二涛从小在这片土地长大,空气里是柠檬叶的清香,身边有蛐蛐跳,田野有蚂蚱飞,夏夜树干上满是知了刚蜕去的枣红色薄壳。

做什么,他只有一个计划,“做自媒体,拍视频,开直播。”

互联网是他熟悉的领域,当时正值风口,流量巨大,但在村子里,还没人开始做直播。所以当二涛拿着相机在村子到处逛的时候,所有人对他充满了好奇,问:“你每天都没事吗?”

他开始拍视频,像vlog一样,分享他在乡野生活的日常,一天一条视频,一周两场直播,从几万播放,很快到达几十万播放,粉丝量也逐渐上涨,有人留言说:“好喜欢这种乡村的味道。”他看了特别开心。

平台每过一段时间就有一次培训,他认识了其他博主,交流经验,学到了拍视频的诸多技巧,做出来的视频越来越像样了,有运镜,有配乐,他还会在视频下面写一段文案,那都是他的心里话,农村人不善表达,只会笑,只看视频你不会了解到他们在心里其实想了这么多。

“手机变农具、直播成农活、数据为农资”

2021年,直播带货开始被大众接受,二涛也开始尝试在镜头前展示自己左邻右舍种出来的柠檬,炖出来的肉。他的拍摄主题也从日常琐碎转移到了产品,也从一个人拍,变成了一群人拍。

“每到柠檬采摘季,我们就会拍关于柠檬的一系列视频,柠檬的生长、采摘的过程、收获的喜悦、柠檬节的热闹。”

他没有统计数据,但他知道,因为自己,大家柠檬的销路比之前多了。有老板看了他的视频,从山东跑过来,有调研队伍从云南赶来考察,他带领这些客户,与一户户柠檬厂家对接。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很快,相应政策开始出现,给他们带来越来越多的扶持,“手机变农具、直播成农活、数据为农资”,帮助全村人脱贫致富,成为二涛工作之外的一个小目标。

在他的村子里,创立了一所返乡创业示范园,二涛是其中的办公室主任,管理日常运营,也教大家怎样拍摄,怎么做直播,怎么创业,“现在已经是县级的创业园区了。”

乡野生活平静,但容得下大大的野心,实现的过程也和种植五谷一样,需要仰望天空的梦想,也需要脚踏实地的耐性与韧劲。

很荣幸这些品质二涛都有,他的签名写着:“回归乡野,就二到底。”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345.html

“最美柠檬创业人-二涛:“手机变农具、直播成农活、数据为农资”” 的相关文章

龙岩大学生回乡创业: 逐梦红土地 带动乡村振兴

龙岩大学生回乡创业: 逐梦红土地 带动乡村振兴

近日,记者沿着美丽的汀江河畔,从长汀县河田镇窑下村驱车十来分钟,就来到车田寨曾宪富经营的家庭农场——大山下家庭农场。一栋白色的三层建筑在田园风光的映衬下,显得别具一格。“木栈道铺好后,远道而来的游客和客商,可以更轻松零距离观看林下种植的中草药黄花远志长势情况。”45岁的曾宪富一边帮工人铺旧木板一边对...

淘特驿站:快递小哥的创业经历

淘特驿站:快递小哥的创业经历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为了避免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更多的挫折,更多的人选择自主创业,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也是很多人迷茫的地方。个人创业有几点前提:1. 投资成本不能太高;2. 风险性低;3. 行业有前景有市场,且适合新人小白,上手快,稳定性高;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创业故事:小王之前是一名快...

河南小伙扎创业养对虾,3年时间成就咸宁“虾王”

河南小伙扎创业养对虾,3年时间成就咸宁“虾王”

盛夏的向阳湖畔满目葱翠,荷叶飘香。位于咸安区向阳湖镇斩关村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更是一派鱼虾肥美的丰收景象。7月18日,记者来到对虾养殖基地时,只见60余口鱼塘整齐镶嵌在田野里,一片生机盎然。基地负责人杨巍正在指导工人补放虾苗。杨巍说,头天晚上,这里刚刚卖出3000余斤对虾。从6月底到7月中旬,基地...

68岁蔡满坡大棚里种无花果 创业梦想开了花

68岁蔡满坡大棚里种无花果 创业梦想开了花

出去打工,年纪大了工作难找;在家闲着,没了收入生活困难。60岁以后,源汇区大刘镇蔡庄村农民蔡满坡,处境变得尴尬起来。今年2月,在驻蔡庄村第一书记赵学军的鼓励和帮助下,68岁的他开始在大棚里种植无花果:不仅增加了收入,实现了多年梦想,还成了村里勤劳致富的榜样。蔡满坡培育的矮化无花果树。六旬老农 痴迷无...

“整理收纳师”火了,这个新职业在枣庄“钱”景如何?

“整理收纳师”火了,这个新职业在枣庄“钱”景如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家里物品越积越多,整理收纳师作为新兴职业应运而生。近日,整理收纳师慢慢进入了枣庄市民的视线,并走进了不少市民的生活。记者走访发现,在枣庄目前为数不多的初具规模的整理师团队,其中不乏本土经营的品牌,行业收费标准为每位整理师100-200元/小时不等,相较于家政服务行业来说,...

“智能养鱼”闯出致富新路

“智能养鱼”闯出致富新路

户外最高气温已近40℃,可在丹徒区高资街道巫岗村的一排排大型养殖车间里却是温度舒适,没有丝毫燥热感。8月10日,记者来到镇江市欣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800多平方米的大型车间里,安置着几个巨型养殖池,水温则根据鱼的品种和年龄段适时调整。这样的养殖车间共有10多个,每年可产出10多万斤高档成品鱼,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