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陶连杰:爱上泥土味的“90后”放弃高薪工作“转岗”种菜

2023-01-18创业故事43

今年26岁的陶连杰,2016年放弃都市高薪工作,来到重庆市荣昌区峰高街道和泥土打交道。凭着一股吃苦耐劳的干劲儿,从对蔬菜种植技术的一窍不通,成长为如今的种植技术能手,陶连杰在泥土中一步步书写自己的创业故事。

陶连杰移栽玉米苗

放弃高薪工作“转岗”种菜

这段时间,陶连杰非常忙碌,他正带着村民们在基地里移栽辣椒、糯玉米。

“基地面积300多亩,这一季主要栽种糯玉米和辣椒。产品都是订单种植,销路不成问题。”陶连杰说。

陶连杰是大足邮亭人,由于家庭条件差,他很早就开始外出打工了。16岁时,陶连杰进入重庆市永川区一家酒店工作,由于自己的勤学实干,他从一名学徒工,逐渐成长为这家酒店的厨师长,一个月的收入在一万元左右。

“自己年轻,还是想出来闯一闯,干一番事业,所以就想辞职出来建蔬菜基地。”陶连杰说。得知陶连杰要辞职去种地,家里没有一个人支持他。酒店老板为了挽留他,愿意拿出酒店一成的股份给他。但陶连杰不顾众人的反对,毅然选择自主创业。

“我在峰高街道读的初中,对这里比较熟悉,加之这里的交通、区位和地理环境等条件比较好,所以我就选择到峰高街道发展。”陶连杰说。2016年,陶连杰在峰高街道峨眉社区承包了10多亩地,建起了蔬菜基地,种植茄子、辣椒。创业初期,为了节约成本,很多事情陶连杰都亲力亲为。

“耕地、种秧苗、施肥、除草,这些活我们都是自己干,原本以为只要能吃苦,创业就可以一帆风顺。但后来我们发现,种菜是个技术活,光是埋头苦干根本不行。”陶连杰说。

勤学实干破除发展瓶颈

建起蔬菜基地的第一年,由于缺乏种植管理技术,陶连杰种出的茄子和辣椒不仅品相差,而且产量低,加上市场销路不畅,导致蔬菜基地的经营情况非常不理想,陶连杰损失了五十多万元。

“所有的积蓄都搭进去了,为了保住这个产业,我把房子都卖了。但是既然选择了这个项目,再苦再难都要继续干下去。”陶连杰说。

为了科学管护基地,陶连杰一边做好日常管理,一边加强技术知识学习。除了通过书本、网络学习种植技术外,他还积极到周边的蔬菜种植场、技术能手家中学习技术,邀请专业人士到自己的蔬菜基地开展技术指导,帮助他解决种植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凭着勤学苦干,渐渐地,陶连杰在蔬菜种植管理上的技术越发成熟。

“以前看到茄子黄了,虽然知道是生病了,但不知道怎么对症治疗。现在蔬菜生长方面的常见问题,我都能够从容应对了。”陶连杰自信地说。

技术成熟了,产量上去了,怎么打开销路?

陶连杰坦言,为了拓宽市场,他经常白天管理基地,晚上跑到城区水口寺等农贸市场蹲点,一方面了解蔬菜市场的行情,一方面向客户推介产品。

“产品品相固然重要,但诚信经营更重要,一定不能短斤少两、以次充好,这样客户才会愿意跟我打交道。”陶连杰说。正是凭着这一点,陶连杰获得良好口碑,蔬菜产品很快打开销路,而且和成渝地区的多个大型农贸市场、超市和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产品销售不用发愁。

携手村民发展农旅产业

随着蔬菜基地逐步走上正轨,陶连杰决定把基地规模扩大。在街道和村社干部的支持协调下,2018年,陶连杰在凤凰村流转300亩土地,继续发展特色蔬菜种植。

“基地里主要种植当季蔬菜,除去种植成本,一年可以挣70万元。”陶连杰说。

基地落户重庆市荣昌区峰高街道凤凰村,当地村民不仅可以获得土地租金,还可以到基地务工。

在基地务工的村民刘德菊说:“平时有30人在这里上班,采摘期的时候,有80人。每天大约有70元的收入,如果要加班,也有额外给加班费。”

目前,陶连杰基地的蔬菜产品已经申报了绿色蔬菜商标,他还在村里成立了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在管理好蔬菜基地的同时,时常为当地老百姓传授种植技术,帮助大家掌握科学有效的种菜知识,引导他们加入到合作社中来,共同发展蔬菜种植产业。

“今年下半年我还要流转200亩地,把基地规模再扩大,朝农旅融合的方向发展。”陶连杰说。除了抓好农业生产,陶连杰平时还在重庆农机校“深造”,重点学习园林设计专业知识。下一步,在对基地基础设施进行完善的同时,陶连杰决定再对地块进行整理改造,这样不仅有助于蔬菜产业的发展,还可以为果树种植、畜禽养殖创造适宜的空间环境,便于打造果蔬采摘、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基地。

“家乡环境好,有发展农旅观光的基础条件,我希望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在实现自己创业致富梦想的同时,给当地村民增收致富提供更多门路。”陶连杰说。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346.html

“陶连杰:爱上泥土味的“90后”放弃高薪工作“转岗”种菜” 的相关文章

女大学生刘玉红创业跨境电商逆势飞扬

女大学生刘玉红创业跨境电商逆势飞扬

衡阳市,蒸湘区政府领导到“荣鑫达”公司调研大学生创业工作。2022年10月9日下午,在衡阳市蒸湘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湖南荣鑫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玉红在电脑上给我们看了一条来自美国的邮件,翻译过来的中文意思是:您是我们准备支付首期预付款的公司,合同在走流程,我会随时通知您。祝您快乐!刘玉红和伙伴研判...

90后大学生高密度全流水养鱼,成活率超90%,3个月收益近20万元

90后大学生高密度全流水养鱼,成活率超90%,3个月收益近20万元

90后贫困家庭大学生放弃高薪,返乡创新发展流水桶养殖模式。“我是家乡走出去的人,学成归来后理应回报家乡,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重庆市黔江区的90后小伙杨振,大学毕业后受聘于一家水产养殖公司担任技术指导员,年薪近20万元。今年,杨振毅然放弃高薪职位,回到家乡金洞乡杨家社区,发展高密度全流水养殖黄...

一个盲人的创业传奇:白手起家3年成”蘑菇大王”

一个盲人的创业传奇:白手起家3年成”蘑菇大王”

现在的何幼定在身边朋友们的帮助下,不但成了当地有名的“蘑菇大王”,还开办了农家乐餐厅,他利用本地山坡散养的万余只土鸡更成了外地食品企业眼中价值不菲的食材供应源头正常人创业已经很难,而双目失明的人要支撑起从生产一直到市场终端的产业链条更是难上加难。在浙江绍兴的上虞市,若非亲眼所见,记者是无法理解这个创...

丹江:巾帼“推介官”为大美丹江口市代言

丹江:巾帼“推介官”为大美丹江口市代言

“长得像毛毛虫一样的水果,你们见过吗?走,今天带大家到计家沟村见识见识!”“潘家岩的樱桃红了,快来一起摘樱桃吧!”“从沧浪海旅游港乘船,半个小时就能到达百喜岛,家门口也可以看海啦!”五一小长假以来,不少市民和游客因为刷到这些短视频,纷纷慕名来到丹江口市的美丽乡村和特色景区游玩打卡、摘果赏景,与家人一...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困境和机会有哪些?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困境和机会有哪些?

为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返乡创业农民工将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支撑。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有利于推进传统农业改造、促进非农产业发展,有利于破解农村空心化、农业副业化、农户兼顾化等问题,更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但是,由于我国...

女性创业者究竟如何大展身手?

女性创业者究竟如何大展身手?

我们所身处的这个世界充满各种可能性。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均等地拥抱它们。尽管全球女性企业家的数量在逐年增加,但创业领域的女性仍会普遍面临资金、后勤和行业知识储备等资源瓶颈。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全球有45%的经济体存在着限制女性就业的法律。那么,支持女性创业的经济体为何会显得与众不同?女性创业者究竟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