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种颗“茄子树” 亩产“万两金” 浙江开化以山为媒奏响协作曲

2023-01-18创业故事25

“吴总和陈工种的茄子可不一般,比我人还高呢,我们都叫它茄子树,我们这里好些人还得搬个小板凳来摘茄子”,一直在茄子基地帮工的王大姐洋溢着笑容自豪的介绍道。

浙江开化芹阳办事处岔里村260亩茄子基地自5月中旬开摘以来,已经产出茄子200余万斤,产值360万元,亩均产值1.4万元,已发放人工工资102余万元,雇佣周边百姓4000余人次,其中岔里村固定雇工29人,基地里最忙的时候需要雇佣帮工60余人,为留守村庄的童叟和为数不多的中年骨干注入了新农村生机。

念好时代山海经

协作共赢谋发展

从2002年山海协作工程全面启动,到2020年山海协作工程迭代升级,新时代下,山海协作是一条造血帮扶、双向奔赴、合作共赢的发展之路,奏响了共富双赢的幸福歌。开化芹阳立足百姓,想民所想,因地制宜强举措谋发展。

2020年10月,芹阳办事处对接浦江县茄子种植能手陈海松和经商起家的吴润星,探索引进新型茄子种植技术,谋求百姓增收致富,机缘巧合下落户岔里村,在村两委的动员下,当时的村里百姓半信半疑的把田租了出去。“岔里村离城区16公里,高山气候和土质非常适宜载种茄子,村庄里主要劳力常年在外打工,留守在村的百姓自己种地本就不划算,一边收着租一边还可以去吴总承诺的基地干活,何乐而不为。”岔里村党支部书记王美顺介绍道。

2020年12月底,茄子基地的沟渠、修整工作就已经完成,今年开春后,吴总和陈工一直住在村里,与帮工们一起劳作,手把手教授茄子从栽苗、养护、采摘、装箱等一系列工序。吴总和陈工不仅串联起来浦江的栽植技术和芹阳的优质土地资源,还把自己多年的销售渠道作为“嫁妆”一并带来了,现在岔里茄子以“吴哥蔬菜”品牌销往上海、江苏、南京等地的商超和高端农贸市场,批发价格因时间从2元到6元不等,并在上海农贸市场设立专门摊位展销“吴哥茄子”,往往是供不应求。

守好梧桐引凤凰

非粮整治正当时

今年7月,吴总和陈工找到芹阳办事处农业农村办和经济发展办工作人员,想要扩大种植规模,计划新增流转土地500亩,既要土质肥沃又要旱涝不侵的高山田地,芹阳办事处第一时间梳理辖区符合条件的连片资源,并把握非粮整治契机,实地走访调研对口土地。

开化九山半水半分田,芹阳办事处积极做好非粮整治工作,守好半分田这颗“梧桐”,为守牢全国18亿亩耕地红线保驾护航;种地还要技术添,引进吴哥蔬菜这只“凤凰”,确保品牌落地生根茁壮成长。守好“梧桐”引“凤凰”,既要保障耕地捂好“米袋子”又要强农业造血鼓起百信“钱袋子”,通过盘活非粮整治资源和现有闲置土地,目前已达成初步流转土地约300亩,下步将进入流转和备耕阶段。

打好致富组合拳

消薄攻坚巧增收

吴哥蔬菜种植的茄子从5月中旬开始产出,可以一直采摘到11月底,不仅产量高,而且抗病力强、口味佳、卖相好、价格高,在开化已经小有名气。“小方,我想种吴哥茄子,能帮忙问问是否能提供苗,请他们到我的基地来技术指导,我也没什么销路,最好是我种好直接批发给吴哥蔬菜......”邻村的邵大爷在经济发展办咨询种茄子的事情。一波又一波的菜农和百姓来咨询种茄子的事宜。

贫困地区是发展“滞后区”,却也是资源“富集区”,不能“捧着金饭碗没饭吃”,通过芹阳办事处和吴哥蔬菜研究决定,制定“蔬菜联盟”计划,在销路畅通的基础上,邀请有意向的村和个人加入茄子种植队伍,并制定考核机制,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吴哥蔬菜团队负责幼苗提供、技术指导、收购及销售,芹阳办事处负责协同沟通、要素保障、品牌宣传、技术帮扶等,剩余计划扩产的200亩土地就这么落实了。

一颗茄子树,串联起了开化、浦江、上海等多地域,取长补短、合作共赢,新时代山海协作,是一种双向奔赴跨区域跨界限的“资源爱恋”,以更活跃的思维、更多样的形式,搭建小平台成就大事业,为地方谋发展、为民谋福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349.html

“种颗“茄子树” 亩产“万两金” 浙江开化以山为媒奏响协作曲” 的相关文章

大学生创业卖自制糖葫芦一周:体验到了赚钱不易

大学生创业卖自制糖葫芦一周:体验到了赚钱不易

极目新闻记者 张皓 杜光然云南昆明几名大学生课后进行了一周的创业活动,尝试卖糖葫芦赚钱。10月17日下午,当事同学介绍称,有过失败也想过放弃,到后面糖葫芦卖得不错,100多串40多分钟就卖完了。据都市时报报道,10月11日,昆明一所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每个组有100元启动资金,限定一周的时间赚钱,其...

发微博做手账 95后女生创业“玩着玩着”月入8万

发微博做手账 95后女生创业“玩着玩着”月入8万

在杭电学生活动中心招生就业服务中心有一个长1.5米宽80公分的桌子,上面错落有致放满了笔记本、剪子、胶带、彩带、摄像头等东西,看起来像一个梳妆台,可知这是一个叫做“木田手账”品牌的工作台?这个工作台每月产生8万的销售额。现在这个工作台的主人,是杭电人文与法学院的大三学生刘思含。这个戴着圆框眼镜、有着...

梦想就在前方,残疾人企业家刘闯的创业故事

梦想就在前方,残疾人企业家刘闯的创业故事

创业,本来就是一条艰辛之路,更何况是只能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创业,困难重重可想而知。现在,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加入到万众创业的浪潮之中,自强自立,实现自我价值,并带动更多人就业,带给社会满满的正能量。来自吉林省的90后小伙刘闯,就是这样一位残疾人创业者,他把世人眼中的种种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在幼年时,命运...

大三女生创业当老板,一年时间让梦想“花开遍地”

大三女生创业当老板,一年时间让梦想“花开遍地”

“莎莎姐,来一束‘清风明月’!”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与教师节,坐落在浙江财经大学生活区桃李苑的“方得日常花艺”共卖出了300多束节日限定花束,200多份伴手花礼,日均营业额超4万。这家花店的店主是叶莎莎——浙江财经大学摄影系一名大三的学生,而“清风明月”“光辉岁月”“书香满门”都是她为节日推出的新品。...

红薯点燃致富梦,80后村干部郭培的“薯香人生”

红薯点燃致富梦,80后村干部郭培的“薯香人生”

地理位置的偏远,挡不住新郑市辛店镇湛张村人发展的热情,而郭培就是带领他们致富的种薯能手。四月末,骄阳下,郭培正弓着身子在地里插苗浇水,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他说,小红薯,大产业,这里承载了他的梦想,他要带领乡亲们开辟一片“薯香人生”。因地制宜,80后“致富能手”返乡带领乡邻创业80后的郭培是如今是湛...

80后收纳师分享创业经历:在蓝海行业找到未来

80后收纳师分享创业经历:在蓝海行业找到未来

“收纳师是物品整理师,是空间规划师,是心灵净化师”。80后收纳师吴波在“数字化时代 寻找灵活就业新36行”全网征集活动启幕会上说。作为近几年逐渐走俏的小众新兴职业,收纳师逐渐被人们所熟知,也给家政服务业带来新风尚。“收纳的本质是规划。”16日,吴波告诉记者,收纳不仅是上门做物品的归类摆放,其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