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大学生为家乡卖菜 小镇里也有别样的春天

2023-01-18创业故事69

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如今作为一家年销售额超过3500万元的农产品电商企业主,北京密云区河南寨镇两河村人孔博,仍觉得自己是踏入电商领域创业的学生。

十年前,北京理工大学毕业生孔博放弃都市白领工作,返乡卖菜,这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孔博觉得自己是“孔二愣子”,坚持用电商方式把密云特色农产品卖向城市,曾经只有20平方米的工作间,变成2000平方米的厂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乡村全面振兴是这个时代的注脚,小镇里已经有了别样的春天。”

谈 初衷

给家乡的好东西找销售渠道

山楂红了。10月11日上午,河南寨镇山坡上三亩地的果园里,62岁的郭长兴和老伴王凤霞在摘山楂。郭长兴挎着篮子,踩梯子采树梢上的果子,地面上,王凤霞拎着袋子摘伸手可及的果子。

郭长兴夫妻俩采好果子之后不慌不忙,“销路不用怕,有电商。反正我们摘完后,直接卖给孔博了。”

河南寨镇沿公路的一座厂房里,村民冀红和宋立明在包装需要派送的新鲜农产品,有白菜、红薯、番茄、土豆等,每件蔬菜被清理、称重后才能贴上包装膜。冀红来这里工作半个月,对工作已经很上手了。

2012年,中国的电商蓬勃兴起,彼时全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同比增长30.83%。但从行业分布上看,服装鞋帽、纺织化纤等大众化、需求较大的行业聚集了更多电商,紧随其后的是数码家电。关于卖菜的网店,寥寥无几。

已经在市区干了3年产业投资分析师的孔博,打算辞职创业。尽管在大学里学的是自动化,但他看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在学校也尝试过网上卖鞋。工作后,他发现城市里的上班族,常常要花二十多块钱才能买到一斤有机菜。

“我是从小在农村长大的,自己老家就守着菜园子,蔬菜品质一点儿都不比超市里的有机蔬菜差。家乡有好东西,就是没好渠道。于是,我就辞职回家了。别人说我草率,我无所谓,我就是一个‘孔二愣子’。”他说。

经过10年的经营,目前孔博的团队吸引了20余名大学生回乡一同创业,通过多种主流电商平台,全年稳定供应蔬菜、水果、禽蛋、杂粮等160余种密云优质农产品。2021年销售收入达到3500万元,带动460名农户72家合作社实现增收。

谈 创业

每天天不亮到菜地收菜

密云人田欣是2015年加入孔博团队的,那时候刚毕业不久,来公司应聘平面设计师。家里人劝她选择一家新媒体公司。家里长辈不解:在网上卖农产品,能靠谱吗?

以全区前30名的成绩考进北京理工大学的孔博,受到来自家庭、同辈的压力更大。都考出去了,为什么还要回来?几乎每个认识的人都这么问。一些人质疑他的社会能力,而家里长辈更担忧他的前程。

在农村老人眼里,考上大学的年轻人都是“天之骄子”,如今,孔博却从“天之骄子”变成了“卖菜贩子”。孔博自己倒觉得这没什么,“我还好,我是‘孔二愣子’。我和对象一起辞职回家卖菜的时候,我还挺开心的,终于不用再挤公交通勤了。”

孔博每天天不亮就到菜地收菜,骑着电动车飞驰在从村到乡的路上,然后回到家和妻子一起打包,用最短的时间发快递寄给客户。不到一年时间,他们的小店在同城行业里名列前茅。随着订单的不断增加,仅在河南寨选购几个品种已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孔博把眼光瞄向了密云区全区。

孔博和妻子是相约好一起辞职返乡创业的。他们在20平方米的工作室里填单子、发货。妻子原先在出版社工作,一开始,孔博把填表、发货的工作,都交给她做,但是他发现她打字并不快。等到夫妻俩一块包装蔬菜盒的时候,孔博惊奇地发现妻子手速是自己的好几倍,他跟她开玩笑说,“你在出版社练到的包书技能,终于派上用场了。”

谈 发展

设奖学金资助农村户口学生

1991年出生的吴硕,是在2015年7月2日加入孔博团队的。在2015年6月底,密云首期农产品电商商务培训班开班。孔博是授课的创业导师之一,吴硕在台下听孔博讲课。时间过去太久,吴硕只记得孔博一身朴素,说话比较接地气。

面试那天是个阴雨天。吴硕回忆,当时他向孔博说了自己对电商的一些看法,并表达出想留在密云家乡发展的愿望。面试中,孔博有事出去打了个电话,再回来后简单问了几个问题,就让吴硕回家了。第二天,吴硕就接到了孔博的电话入职邀请。

如今,孔博的新媒体团队里都是年轻人,而且几乎全部是“密云人或者密云媳妇”。其中,从北京市区回来加入团队的返乡大学生有26人。如今已是运营部门负责人的田欣说,还有很多乡亲们想把孩子送过来实习。

孔博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经有70余人,除了这些新媒体员工,剩下的也是“密云大婶”或“密云大叔”,“我们一开始只有两个人、20平方米的小屋,现在有70个人、2000平方米的厂子。在泥土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我打心眼里觉得踏实。”

2021年12月28日,孔博作为密云二中校友代表公司出资设立“密农人家奖学金”,启动仪式在密云二中会议室举行。他在启动仪式上宣布,公司将从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起,每年奖励100名密云二中正式注册的在校高一品学兼优学生,其中60%比例用于农村户口的学生。

“一个农村家庭里能走出一个大学生,比种多少菜都有意义。这是我的体会。我希望孩子们能先从农村走到大学去,学好知识。等学好本事了,也可以回到小镇来建设家乡,小镇也有别样的春天。不想回来,那就留在城市打拼。”

骑着电瓶车四处收菜的创业初期,是他记忆里美好的日子。长途公交车站前,总有挤着去市里上班的年轻人。作为返乡的大学生,他打心眼里祝福想留在城市里的年轻人。孔博从他们身边掠过,心里默念着自己的座右铭:热爱,坚持,感恩。

孔博

居住小镇:密云区河南寨镇

工作内容:2012年创建“密农人家”电商品牌,将当地果蔬、水库鱼等特色农产品搬到互联网上。不仅让密云农产品走进都市千家万户,还直接带动460余户村民增收致富。

青年语录

等学好本事了

也可以回到小镇来发展家乡。

新时代充满发展机遇,小镇也有春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366.html

“大学生为家乡卖菜 小镇里也有别样的春天” 的相关文章

蔚来汽车李斌:山村里的大学生,创新大潮中的创业者

蔚来汽车李斌:山村里的大学生,创新大潮中的创业者

作为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2018年的最后一个月是这样开始的:12月1日早上六点多,他从美国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抵达香港,然后驾车途经港珠澳大桥去往珠海,忙到晚上8:15,他又到机场,要赶8:45的飞机,回北京参加12月2日上午的2018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因为这趟航班晚点半小时,他得空在...

大学生返乡养虾 3年500万销售额

大学生返乡养虾 3年500万销售额

林振烔,一个善于分析市场行情的人。创业两年,他靠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一步步打开销售市场,更让自己的人生发生了巨变。但就在两年前,林振烔还只是一个大学毕业生……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就是林振烔的老家。1993年出生的他,从小热爱摄影,不少摄影作品还获得了市里的奖项。照理说,林振烔将来多半是会走上艺术这...

深耕9年将2000余亩荒地变成良田 早餐店店主回乡种红薯带动乡亲致富

深耕9年将2000余亩荒地变成良田 早餐店店主回乡种红薯带动乡亲致富

“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当时。”10月22日上午,付红星带领村民开着新型红薯收获机挖地里的最后一批红薯,他们要赶在霜降前后把这批红薯放进地窖里储藏起来,然后通过互联网批发销售,不久这批红薯就会出现在各地的菜场。“这是我今年引进的新品种,种植成功!”22日上午,付红星发来一组挖薯机挖红薯的视频。松...

苏州“80后”大学生回乡十年创业甘当“蟹农”

苏州“80后”大学生回乡十年创业甘当“蟹农”

又到一年螃蟹季,2020年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开捕节将于9月21日举行,这些天清水村蟹韵蟹业专业合作社的顾敏正忙着大闸蟹开捕前最后的准备,既要拓展销售渠道,还得兼顾监测大闸蟹长势,多次乘坐渔船前往养殖基地实地查看。看着眼前这片大闸蟹养殖基地,顾敏坦言创业路走得真不平坦。顾敏出生于1986年,是一个土生土...

“泥坑博士”返乡种藕,带动乡亲增收走上致富路

“泥坑博士”返乡种藕,带动乡亲增收走上致富路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有这样一批人,他们受过高等教育,放弃大城市的高薪岗位,扎根土地,成为“农人”。他们投身科研,服务“三农”,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还带动村民富裕起来。在漯河舞阳北舞渡镇杜庄村,吕伟增就是如此,博士毕业的他,扎根农村,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变革性地改种莲藕,带动周边村子莲藕种植产业发展。...

解锁“青春密码”!返乡创业大学生摇变致富带头人

解锁“青春密码”!返乡创业大学生摇变致富带头人

强国新"声"代今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共青团也即将迎来成立百年的历史性时刻。为引导广大青少年向上向善、见贤思齐,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青春湖北”特开设“强国新‘声’代”专栏,常态化宣传青年典型,展示青春寻访、青年宣讲等系列活动和优秀文化产品,传播青春正能量。“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