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一羽“生态灰鹅”背后的“新农人”

2023-01-18创业故事26

2018年8月,碧桂园兴国县精准扶贫乡村振兴项目部与隆坪乡人民政府、柏瑞种养专业合作社开展合作,通过“为贫困户建栏舍或提供幼苗→免费技术指导→包销回购”的方式,带动贫困户发展灰鹅养殖,助力脱贫致富。

碧桂园利用企业自身优势,对灰鹅养殖致富带头人提供“资金、技术、品牌宣传、产品渠道”等多方位的支持,助力兴国灰鹅打开更大的市场空间。

从一名在深圳谋生的“程序员”,到回乡创业的“灰鹅养殖带头人”,江西兴国县的吴永柏用几年时间,在绿水青山间经营着自己的“灰鹅王国”,以生态养殖、科学养殖方式,践行“发展绿色农业”的新理念,同时带动周边贫困户脱贫致富。

喝着山泉水长大的“生态灰鹅”

穿过村庄和田野,位于兴国县隆坪乡龙下村油槽组一处山坳里,“藏”着吴永柏的柏瑞灰鹅养殖基地。

“我的灰鹅都是喝着天然山泉水、吸'高氧份'空气、吃着营养天然养料长大的呢!”吴永柏饶有兴致地谈起自己的“生态灰鹅”。

在基地竖起的“柏瑞灰鹅养殖喂养标准”里,吴永柏提出了“三禁止”:在养殖生产中禁止使用任何抗生类药物、禁止使用含激素类养料、禁止在混养区放牧。

不仅如此,吴永柏还要求养殖时必须全天给足清水饮用,只能用深井水或者山泉水;必须每天清理喂养区,做到地面干净、干燥,环境清净。

在吴永柏心中,灰鹅是儿时的“学费”——每到上学时,许多兴国村民都卖鹅交学费;灰鹅更是现在的“金字招牌”:兴国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灰鹅的原产地,自上世纪90年代起就源源不断地销往广东,曾有着“百万灰鹅下广东”的故事,兴国县被誉为中国“灰鹅之乡”。

“如今,我要借这里的绿水青山,赋予兴国灰鹅更高的价值,那是别人给不了的‘生态附加值’。”吴永柏说。

用先进技术、精准化养殖生产高品质鹅肉

作为曾经的“码农”,他把自己对技术的精准追求运用到了养鹅之中。这个“新农人”钻研最先进的技术运用,并以精准化、精细化的方式管理着养殖场。

走进吴永柏的办公室,一个屏幕上显示着基地各个角落的监控情况,“我们必须在可监控的区域里喂食,以便追溯喂养情况。”吴永柏说,他的灰鹅必须严格按“2:8的精、粗饲料配比”进行喂养,其中粗饲料以基地种植的黑麦草为主,以此保证鹅肉品质。

技术是吴永柏转型需要跨过的一道坎。他要用先进的技术生产品质最佳的鹅肉,满足年轻一代对生态、健康和口味的综合需求。钻研养鹅技术的吴永柏,除了在互联网上学习,还花了半年时间走访大型养鹅基地,在兴国县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他与江西省农科院、江西省畜牧协会的专家取得联系,向他们求教。

随着技术和模式的成熟,他进一步规范繁育技术和饲养流程,发展精细化生产模式,在此基础上稳步拓展市场,吴永柏的灰鹅养殖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他也戏称自己是“灰鹅国王”。

做带动脱贫、振兴乡村的“新农人”

“要注册冷链鹅肉产品的商标,定位瞄准一二线城市市场。”

“要在生产上加大投入,发展电商,组建商贸公司,把大山里的好东西卖到全国去。”

“完善产品溯源体系,消费者扫码后就能看到各批次鹅肉的全程生产视频记录,确保吃得放心。”

……

谈到未来发展,吴永柏雄心勃勃,2018年,他销售了12万只灰鹅,今年他的目标是25万只。在此基础上,他想带动更多人脱贫致富。

当在兴国县开展扶贫工作的碧桂园扶贫人员找到吴永柏,问他需要什么帮助时,他说,“我不需要投资,只需要你们带给我更多有益于灰鹅产业未来发展的理念、渠道等资源。”

经过洽谈,碧桂园支持他通过“足日供健康苗、技术精准到位、建立一户一追溯系统、安装自动化设备、产品定价保证回收”等方式,培育养殖能手,带动群众养鹅致富。碧桂园设立灰鹅产业扶贫项目奖励扶持金,根据贫困户领养灰鹅数量,每羽奖补10元,20羽起补,最高30羽,补贴金额最高300元/户,以奖促养。

吴永柏为贫困户提供鹅苗和技术支持,灰鹅长成后基地负责销售,扣除前期垫付的鹅苗费用后,销售款全部返还给养鹅贫困户。目前,吴永柏的基地已连接了63户贫困户,每户约3-5人。去年,参与灰鹅养殖的农户每家增收一到两万元。

此外,碧桂园会向吴永柏的基地开放“碧乡”、“凤凰优选”等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帮助他进行品牌推广与新销售模式的培训。

“喂鹅养鹅,虽然辛苦,但也乐在其中。这里是我们的创业热土,也是现代新农人们的另一种桃源式生活。”望着一群群可爱的灰鹅,吴永柏对未来充满更多希望。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386.html

“一羽“生态灰鹅”背后的“新农人”” 的相关文章

90后大学生在数字经济大潮中“破浪前行”

90后大学生在数字经济大潮中“破浪前行”

瘦高的身材、清秀的面庞、甜美的笑容……初见张雪莹,很难想象这位“90后”女生早在8年前就已经是科技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了。“我希望创业不仅仅是实现经济价值,还有社会价值。”张雪莹说。张雪莹(右)与同事交流探讨(央广网发 受访者本人供图)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张雪莹,机缘巧合参加了全国计算机视觉峰会。也是那时...

大三女生创业当老板,一年时间让梦想“花开遍地”

大三女生创业当老板,一年时间让梦想“花开遍地”

“莎莎姐,来一束‘清风明月’!”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与教师节,坐落在浙江财经大学生活区桃李苑的“方得日常花艺”共卖出了300多束节日限定花束,200多份伴手花礼,日均营业额超4万。这家花店的店主是叶莎莎——浙江财经大学摄影系一名大三的学生,而“清风明月”“光辉岁月”“书香满门”都是她为节日推出的新品。...

徐进:大学生回乡创业“蜂”生水起

徐进:大学生回乡创业“蜂”生水起

眼下正是割蜜的最佳时期,走进开化县思远家庭农场,只见主人徐进正在割蜂蜜。他小心翼翼地打开蜂桶,割了一块原蜜给我们品尝。轻咬一口,满口香甜。这位动作娴熟的年轻蜂农,如果不是亲眼相见,很难想象他是一名大学生。“好环境+好政策”实现创业梦想徐进,33岁,他家老房子就建在一个小山凹里,三面环山。从他爷爷手上...

河北巨鹿:“葡萄大王”创业记

河北巨鹿:“葡萄大王”创业记

在人们的印象里,干农业赚钱少,特别是种地,又脏又累辛辛苦苦还挣不了几个钱。然而河北省巨鹿县的“葡萄大王”刘财举用四年时间从一个“水果贩子”变身种植大户,靠种葡萄完成了创业梦,把农业做成了“暴利”项目,还成了带动全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明星。刘财举正在介绍他的克瑞森晚熟葡萄。从“一分不挣”到亩“产”万元李锋...

博士养虾研究出“独家秘方” 高温下的创业故事

博士养虾研究出“独家秘方” 高温下的创业故事

顶着烈日,在池塘边走上好几个小时,测水质、投饲料、查食台、看虾情,这是钟国防的养虾生活写照。当记者把媒体浓墨重彩描述他艰辛创业经历的网页点击给他看时,他觉得很忐忑,“哎呀,养虾就是这样的,实在说不上什么特别。”今年是这位上海海洋大学博士生养虾的第三个年头,他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养殖生活已经习以为常。...

徐志:打造一家自己老了也想住的养老院

徐志:打造一家自己老了也想住的养老院

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徐志与养老事业结缘,并立下了“打造一家自己老了也想住的养老院”的目标。如今,他已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宁老年公寓、海合老年公寓两所养老机构的院长,他始终坚信:只有住过养老院,才知道那里缺少什么;只有弥补这些缺失,才能成为养老行业的专家。为了一个朴素的心愿2010年,因80多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