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养蜂大王”孙士成:酿造“甜蜜”致富经

2023-01-18创业故事54

“我们合作社蜂产品现已有十余种,每年销往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蜂蜜能达到80余吨,产品供不应求。”说起自己一手“酿造”出的“甜蜜”事业,五大连池市宇晟蜂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士成一脸骄傲。

2013年,孙士成联合本村5户农民组建了五大连池市宇晟蜂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了身边的许多农民实现了致富增收。孙士成说,之所以他能办起合作社,还要得益于他十几年养殖蜜蜂的丰富经验。十多年来,孙士成的养殖技术不断成熟,合作社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了富裕之路。

成立公司,拓展市场闯新路

“随着规模的扩大、产品的增多,仅靠以往路边经销和孙氏蜜蜂园产品专营商店的销售量实在太小了,远远满足不了实际产量。”孙士成回忆说道。

为了给合作社开拓更大的销售市场,2015年初,孙士成成立了五大连池市兴安兴晟蜂产品有限公司,帮助养蜂户收购、加工、包装、贮藏、销售蜂蜜,通过推行有机蜂蜜标准化生产技术,解决了养蜂户养蜂难和售蜜难的困境。

目前,合作社的蜂产品年可创产值280多万元,年纯收入90多万元,其中合作社成员分红35万元,人员开支25万元。宇晟蜂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已成为黑河市最大的蜂业合作组织。

积极扶持,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合作社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好政策扶持。”创业多年,孙士成十分感慨。他说,多年来,在社会各界支持和协调下,在林场建立蜂场、协调贷款、推销产品等环节,为合作社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2016年,五大连池市出台了扶贫优惠政策,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蜜蜂5箱以上10箱以下的给予农户每箱300元补贴,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养殖蜜蜂的积极性。贫困户在获得养蜂收益的同时,也感受到政策带来的红利。

不仅如此,孙士成通过争取扶贫专项资金70万元,在兴安乡兴安村建设240平方米蜂产品加工厂,购置了蜂产品加工设备,进一步扶持蜜蜂养殖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实现蜂产品生产、加工一体化,让合作社走上了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

孙士成说,宇晟蜂业蜂蜜生产加工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加工蜂蜜80吨,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10至15个,可创造经济效益280余万元,真正实现“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扶贫机制的持续运行。目前,合作社已共建立养殖基地22个。

真情帮扶,精准扶贫奔富路

多年来,宇晟合作社由弱变强,不断发展壮大,通过成员投入资金购进蜂箱的方式,年底为社员分红,提高了贫困群众的收入,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通过合作社的努力,希望能够吸纳更多的乡亲一起与蜜蜂朝夕相伴,用心和蜜蜂一起‘酿造’最‘甜蜜’事业,这也是我回报家乡的父老乡亲的方式。”孙士成说。

孙士成说,现在合作社旗下已拥有5个自主品牌,自2017年开始,他便携带合作社的各类蜂产品参加“绿博会”,每年产品销售额都能达到5万多元,并且进一步提升了合作社蜂产品的知名度。

“现在我们通过产品线上+线下的方式销售,效果也非常好,产品供不应求,相信我们蜂产品一定能有更大的舞台。” 孙士成说,未来,合作社将继续不断发展壮大,吸引更多的农户参与到养蜂事业中来,帮助更多贫困户持续致富增收,共同酿造致富奔小康的甜蜜事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396.html

““养蜂大王”孙士成:酿造“甜蜜”致富经” 的相关文章

从香港到广东,3个大学毕业生创业6年,打造农业科技专利技术

从香港到广东,3个大学毕业生创业6年,打造农业科技专利技术

临近换季,梁立锋的工作量又多了起来。从早上开始,他一整天都泡在大棚里,仔细检查棚内栽培系统的消毒情况,为育苗种植做新一轮准备。2016年,他和两个中学同学搭伙,自香港前往广东江门市创业,创业项目是鱼菜共生。6年时间,3个踏出校门后一头扎进农业领域的大学生,用“笨”办法摸索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模式,从如...

李晓军:在创新活力之城创造奇迹

李晓军:在创新活力之城创造奇迹

走进艺福堂,你会发现,这是一家处处彰显茶文化细节的企业。办公室里,茶香氤氲;办公桌上的绿植,是用艺福堂生态茶叶罐栽培的;茶水间里没有咖啡,放着几十种茶叶;员工的花名都与茶叶、中药材相关,大家因茶相聚,在这里写下了人生的新篇章。除了共同的爱好,这群年轻人还有着共同的愿景:实实在在做好茶,打造百年艺福堂...

河南小伙扎创业养对虾,3年时间成就咸宁“虾王”

河南小伙扎创业养对虾,3年时间成就咸宁“虾王”

盛夏的向阳湖畔满目葱翠,荷叶飘香。位于咸安区向阳湖镇斩关村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更是一派鱼虾肥美的丰收景象。7月18日,记者来到对虾养殖基地时,只见60余口鱼塘整齐镶嵌在田野里,一片生机盎然。基地负责人杨巍正在指导工人补放虾苗。杨巍说,头天晚上,这里刚刚卖出3000余斤对虾。从6月底到7月中旬,基地...

大学生返乡养虾 3年500万销售额

大学生返乡养虾 3年500万销售额

林振烔,一个善于分析市场行情的人。创业两年,他靠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一步步打开销售市场,更让自己的人生发生了巨变。但就在两年前,林振烔还只是一个大学毕业生……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就是林振烔的老家。1993年出生的他,从小热爱摄影,不少摄影作品还获得了市里的奖项。照理说,林振烔将来多半是会走上艺术这...

68岁蔡满坡大棚里种无花果 创业梦想开了花

68岁蔡满坡大棚里种无花果 创业梦想开了花

出去打工,年纪大了工作难找;在家闲着,没了收入生活困难。60岁以后,源汇区大刘镇蔡庄村农民蔡满坡,处境变得尴尬起来。今年2月,在驻蔡庄村第一书记赵学军的鼓励和帮助下,68岁的他开始在大棚里种植无花果:不仅增加了收入,实现了多年梦想,还成了村里勤劳致富的榜样。蔡满坡培育的矮化无花果树。六旬老农 痴迷无...

李东:创业养蚯蚓 带富乡里人

李东:创业养蚯蚓 带富乡里人

在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金田农业园区,内蒙古奥远君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蚯蚓养殖基地占地70亩。15栋白色大棚整齐列队,遮阳网下60垄蚯蚓养殖床一条条排开。旁边是肥料发酵棚和有机肥加工储备棚,大棚旁边种着各种蔬菜,因为施用蚯蚓粪有机肥,长得油绿油绿。7月末,炎炎烈日下,养殖场里没有臭气,只有热烘烘的发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