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李天柱:乡村热土上的养蚕梦

2023-01-18创业故事17

青年朋友们:

大家好!我叫李天柱,是山西省柳林县普惠桑蚕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00年,在父老乡亲的期盼中,我走出大山,走进大学,03年,我大学毕业,凭借着热门的软件开发专业,在上海一家软件公司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两年后,我的年薪达到7、8万。这个数字,在我生活的那个小山村,在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的父辈眼中,已经算得上小康。如果我的人生继续沿着这个方向发展,那就不会有现在的我,当然,也不会有我即将带给大家的故事。

放弃白领生活矢志返乡创业

我的老家在黄河岸边,那里有百里红枣林带,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红枣第一镇”。所以,枣维持着村里很多家庭的生活。05年,一场连阴雨将沿黄边上的红枣打烂在地上,村民们丰收的期盼彻底粉碎。大年初一看到村里的孩子穿的都是旧衣服,让我想到了小时候一件新衣服过三个年。那时,我的心里既难受又无奈,难受的是一年的收成就这样没了,无奈的是靠老天吃饭终究还是老天爷说了算。

返回上海后,我没有了往日的工作激情,我时常想,都是生活在一个蓝天下的人,大家生活的差距为啥这么大?怎样才能缩小城乡距离?经过几天的考虑,我决定回家,我要用知识与奋斗,让家乡的父老乡亲也过上和城市一样的生活,至少让村里的孩子过年能穿上一件新衣服。放弃上海的工作回家从头开始,这个想法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放着好好的生活不过,偏要回去“受罪”。但我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回家的列车。

为了尽快找到致富的出路,我开过联想专卖店、婴儿用品专卖店但由于穷乡镇消费水平上不去,这些项目都因“水土不服”一一流产。还未起步,就搭进了几乎全部的“家当”,这对我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那些天,我几乎睡不着觉,常常一晚上呆坐在院子里。

问题究竟出在哪儿?思前想后,我觉得自己的角色和定位是关键。既然选择从头创业,就应给彻底忘记过去,不能碍于自己曾经是大学生、曾经当过白领而放不下身段。为了拉下脸皮,把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的农民,我在自己熟悉的小镇上开始摆摊卖麻辣烫,这一举动却遭到了很多人的白眼、嘲讽,可是我告诉大家,我不偷不抢,用自己的辛苦赚钱不丢人。但这不是我的梦想,我要回村,我要彻底的融入农村,我要和乡亲们一起改变农村的面貌。

找准栽桑养蚕的发展思路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说了栽桑养蚕。于是,翻阅了柳林县建国以来的农业资料,咨询县里的农业专家。让我惊喜的是,在我们那里,栽桑养蚕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而且自然条件也非常适宜发展蚕业生产。2008年5月,借着国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的春风,我自筹资金流转了村里的400多亩土地,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下,我又发动流转土地的村民共同组建了柳林县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蚕桑养殖合作社——“普惠桑蚕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立即调回30多万株优良桑苗,开始栽桑建园。

随着合作社的正规化运作,资金的缺口成为了一个最大的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钱,栽桑养蚕只能停留在梦想阶段。为了筹集资金,我走亲戚、托朋友、找熟人,跑了一大圈,说了一大堆好话,结果还是差的很远。走投无路,我开始找银行,但得到的答复都是说:“条件不足不能放款”,几经周折,我想到了小额贷款公司,但是工作人员说你空手套白狼啊,放款给你我们的钱不打水漂了吗?

如果再筹不到钱,合作社就办不下去了。必须赌一把,我找到小额贷款公司的领导,赖在他的办公室不走,一直跟他讲我的创业思路,分析经济效益。。。。。。也许是被我说烦了,也许是被我的执着感动了,也许是看好了我的规划前景,最后那位领导对我说:“小伙子,我看你一个大学生创业也挺可怜的,就算我个人对你的支持吧,不用抵押就放贷给你五万。”这笔钱对于我来说真是久旱逢甘露啊!

为了把合作社办好,我推行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主要就是由合作社统一提供桑树苗木,统一栽植技术,统一栽植品种,统一管理,统一防病治病,统一供应蚕种,派技术员统一指导,并且实行保护价统一收购蚕茧。这样,即调动了农民发展蚕桑的积极性,也保证了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技术服务。

缺少专业技术遭遇沉重打击

眼看合作社有了好的发展势头,但高兴的劲儿很快就被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打击的“烟消云散”。由于是第一次养蚕,没有经验,以为蚕儿吃的不多。可养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蚕儿吃桑叶时就像下雨一样,哗哗……直响,3万只蚕一生要吃掉1500斤桑叶。当时,合作社的蚕马上就要结茧了,可桑叶却不够吃了。要知道结茧前是桑蚕养殖的一个关键环节,若不能顺利结茧,那所有的努力都会白费。

这个意料之外的情况,让我心急如焚,每天寻找着购买桑叶的渠道。有时一整天都顾不上吃一口饭。事实上,就是有时间吃饭,也吃不下去。几经周折,我终于从陕西吴堡花高价联系好了桑叶。本以为蚕宝宝马上就有“饭”吃了,却不想天公不作美,去拉桑叶的那天晚上,下起了大雨。进村的路基被冲毁了。我只能带领社员冒着大雨,在离村还有3公里的地方,一袋一袋的把桑叶往回扛。

淋雨感冒此时都算不上什么,只要蚕儿能顺利生长,受什么罪我都没关系。可没想到,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经过近一个月的饲养,蚕儿开始老化,本以为收获就在眼前。可是等了几天,蚕儿就是不结茧,而且开始在蚕房里乱爬,房顶、墙壁爬的满满的,最后,一个个萎缩掉在地上。看着满地掉落的蚕儿,我的眼泪不争气的流了下来。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多么的无助。我付出的所有努力和辛苦,到头来却是一场空。

眼泪流干了,我开始逐个环节分析。对,一定是技术上出了问题。经过几番周折,我请到了山西省农业厅的蚕桑研究员。专家说:“孩子,我告诉你两句话,‘小蚕养在火里,大蚕养在风里’”。我明白了,小蚕就像婴儿一样,只有暖和了,他才不会哭,不会感冒发烧,大蚕就像大人一样有时也需要吹吹风扇降降体温,这样才有助于它的生长。第二次,我成功了。看着满房子白白的蚕茧,我再次流下了眼泪,只不过这次是幸福的眼泪。此后,我开始带领社员不断扩大种植、养殖、生产规模。到2009年秋天,我创建了吕梁市第一个蚕丝被加工厂,并注册了商标“普惠天雪”。从蚕丝被加工厂至今,我们严格按照蚕丝被国颁标准加工优质纯桑蚕丝被3500床,产值达到700多万元,充分利用养蚕所剩的蚕沙,生产蚕沙保健枕2000多对,产值达到80万元。淘得第一桶金,心中喜悦不言而喻。

成就个人梦共圆乡亲梦

从回乡创业到不懈探索,从披荆斩棘到获得成功,我圆了栽桑养蚕梦,也收获了脚踏实地、敢于挑战、永不放弃的人身经历。但是,一人富不算富,一人成功也不算成功。我一直惦记着离开上海时自己的承诺:我要在这个生我养我的土地上干出点样子来。我要让我的父辈、我的兄弟姐妹、我的邻里乡亲、我们的子孙后代,不再过“靠天吃饭”的日子,我要让大家摆脱贫困,过上好的生活。

到目前为止,合作社成员已发展到200多人,我通过合作社帮助社员养蚕700张,产优质蚕茧31500公斤,蚕农蚕茧纯收入达到141.75万元,年人均增收近3000元。种桑养蚕不仅带动我们村里的百姓实现了脱贫致富,也有力地推动了柳林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几年下来,我获得了不少荣誉,2010年,我有幸被团中央、农业部评为第七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2011年,获得了山西团省委“转型跨越”山西青年五四(特别)奖章。

总结几年的奋斗经历,我认识到,只有在实践中不懈学习、艰苦磨练,在逆境中百折不挠、越挫越勇,才能向追逐的梦想迈出坚实的每一步。我在努力实现着自己的梦,也在带领全村人实现着他们的梦,如今我还不能说大家都过了像城市一样的生活,但至少我们离梦想已经越来越近了。

谢谢大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444.html

“李天柱:乡村热土上的养蚕梦” 的相关文章

陈鑫:养殖基围虾 成就创业梦

陈鑫:养殖基围虾 成就创业梦

很多人认为,基围虾一般在海水中养殖。如今,在五通桥区冠英镇,四川农业大学毕业生陈鑫,带着深耕农业的情怀,历经3年实践与摸索,在70余亩的虾塘里成功养殖基围虾。营养丰富、肉质松软的“海货”鲜活地走进乐山市场,深受消费者追捧,效益也十分可观。旺季捕虾忙 味美销路畅“四川能产基围虾?”“吹牛哦?四川又没有...

深耕9年将2000余亩荒地变成良田 早餐店店主回乡种红薯带动乡亲致富

深耕9年将2000余亩荒地变成良田 早餐店店主回乡种红薯带动乡亲致富

“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当时。”10月22日上午,付红星带领村民开着新型红薯收获机挖地里的最后一批红薯,他们要赶在霜降前后把这批红薯放进地窖里储藏起来,然后通过互联网批发销售,不久这批红薯就会出现在各地的菜场。“这是我今年引进的新品种,种植成功!”22日上午,付红星发来一组挖薯机挖红薯的视频。松...

四川江油:引领农民工返乡创业 筑牢乡村振兴基石

四川江油:引领农民工返乡创业 筑牢乡村振兴基石

为跑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开创乡村振兴新局的“接力赛”,今年以来,江油市以“政策+平台+服务”三位一体新模式,实施系列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地就业政策,吸引了一大批农民工带着信息、技术、资金和项目返乡创业,让农村形成致富“新风口”、“创业新高地”,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1至3月,江油...

兴山能人返乡创业 争当乡村振兴“领头羊”

兴山能人返乡创业 争当乡村振兴“领头羊”

4月21日,兴山县吴傅记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榛子乡育林村正式挂牌成立,合作社将通过“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带领社员重点种植有机包菜。4月21日,兴山县吴傅记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邹磊 摄)包菜又叫甘蓝,口感清脆,味道甘甜,营养价值丰富,是人们喜爱的家常菜,市场需求量大。在种植上,包菜适...

一位80后女性创业的心酸史,了解平凡人创业的艰辛路

一位80后女性创业的心酸史,了解平凡人创业的艰辛路

依稀还记得她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创业不一定要有本钱,但一定要会思考。”听到这句话我当时愣了一下,随即就问:“创业难道不需要本钱吗?”。他说:“听我讲完下面的故事你就明白了。”1982年的她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农村家庭,遮风挡雨的房子是很厚的那种土墙房盖的稻草,外面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最怕的就是刮大风,...

80后白手起家富豪榜仅一位女性,女性创业真的不如男性吗?

80后白手起家富豪榜仅一位女性,女性创业真的不如男性吗?

创业一词,想必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都经常听到,毕竟,时下是一个全民创业的年代,加上创业的门槛变低,所以大家对于创业也并不陌生。创业起步虽然简单,但想要靠白手起家达到富豪的地步,或许还有很长一段距离。10月28日,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19胡润80后白手起家富豪榜》,在54位80后成功创业者当中,只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