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地里“淘金” 小蚯蚓趟出振兴路
在长丰县罗塘乡,大学生肖建栋,放弃“白领”工作,深入田间地头创业,搞起特色养殖特色,用小蚯蚓“串”起生态循环链,带动当地群众就地就业,实现收益百余万元,趟出乡村振兴致富路。
走进位于罗塘乡的安徽沃蔓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蚯蚓养殖基地,只见一排排大棚里面,用棉布盖着的泥土里“藏”着众多蚯蚓。“这个黄黄的就是蚯蚓生出来的蛋,可以孵出小蚯蚓。”看着成堆的稀松的土壤,公司负责人肖建栋说,蚯蚓是雌雄同体,它在里面自己会繁殖,像这些都是成熟的蚯蚓,现在可以出售了。
这位对蚯蚓养殖说的头头是道的就是肖建栋,江苏南通人,大学计算机专业,有着不错的“白领”工作。2020年,机缘巧合下,了解到蚯蚓在制药、饲料、垂钓等行业用途广泛,且养殖风险小、收益高,便萌发了从事蚯蚓特色养殖创业梦。
2022年初,在朋友的引荐下,肖建栋来到营商环境优的长丰县,在罗塘乡罗塘社区以每亩800元流转240多亩地从事蚯蚓养殖,其中150多亩地建有蚯蚓养殖大棚50个,预计年产蚯蚓100多吨,年收益100多万元。“可以作为鱼饲料,也可以作药用,提取里面的活性酶,市场供不应求。”肖建栋坦言。
肖建栋说,蚯蚓养殖是一次性投入种苗,以后靠种苗自身繁殖来扩大养殖规模。蚯蚓平均一个月可收成1次,年亩产能达到2000—2500斤,利润可达2万余元。在另一栋大棚内,两位务工村民正忙着起获蚯蚓,利用机器将蚯蚓和泥土分离,为后期销售提供便利。
蚯蚓除其本身经济价值外,还有良好的生态效益。蚯蚓养殖原料为畜禽粪便、秸秆等,通过小蚯蚓的生命活动,均可达到净化目的,“串”起了生态循环养殖链。“蚯蚓粪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营养土,可以用作园林绿化、种菜栽花。”肖建栋说,这里一年能产营养土1万多吨,每吨能卖20多元。
肖建栋来到罗塘乡发展蚯蚓养殖,不仅“引”出乡村振兴致富门路,还为当地群众提供就近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在这干挺好,一天能挣百把块钱,家门口干活能照顾家,还能照顾老人。”村民蒋美英说。
罗塘乡罗塘社区党委书记仇恒利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扶持好企业,做大做强特色养殖,以特色产业引领乡村振兴。(杜刚 郑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