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留俄海归就业要打“俄语牌”

2023-01-18创业故事47

随着近年中俄两国政治、经济关系的持续发展,赴俄留学的中国学生呈增长态势。据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透露,2013年,在俄中国留学生近2万人, 2014年预计将达到2.5万人。两国领导人商定,2020年双方将互派10万留学生。俄罗斯海归的就业前景如何,将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目前来看,留俄海归与留欧美海归相比,就业态势并不太好。”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贾梦秋副会长坦言。她认为,这一方面是因为俄罗斯企业在华较少,规模较小,人才需求小;另一方面在于近年回国的留俄海归所学专业多集中在社会科学领域,就业面偏窄,竞争力不强。

图为张谢雄(左一)与同学们在俄罗斯圣彼得堡郊外写生。

围绕俄语找工作

“只要是跟俄语有关系的工作,我都会投。”2014年暑假从俄罗斯回国的小吕正在北京找工作。她毕业于著名的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所学专业是新闻心理学。她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并不局限在传媒行业,而是以俄语为中心,广泛撒网。

熟练掌握俄语确实是留俄海归在找工作中的重要优势。2015年国家公务员招考中,外交部俄语职位需求14名,商务部俄语职位需求11名,需求量在小语种岗位中最多。由此可见,俄语人才存在比较大的缺口。随着中俄双方首脑的频繁互访,中俄在铁路、油气、通讯等方面签署了大量的合作协议,因此中铁、中石油、中石化、华为等企业纷纷开始大量招聘精通俄语的专业人才。

俄语不仅是俄罗斯人的民族语言。目前全球使用俄语的国家有20多个,使用人数将近3亿。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国企业将越来越需要俄语人才,以开拓中亚、东欧等俄语国家的市场。

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的老学长们也一直在尽自己所能帮助年轻的留俄海归就业。但是,有些年轻人往往因为没有真才实学而被用人单位“退”了回来。因此,贾梦秋再三强调留俄海归能不能顺利就业,关键看有没有真本领,“至少要能说一口流利的俄语。”

复合型人才缺口大

“俄语是一块敲门砖,是两国商贸交流的语言前提。除了传统的翻译类、贸易类俄语人才,在某一个专业领域拥有突出经验和表现的人,将在未来几年内十分抢手。特别是像IT、家电、金融、机械设备等行业,中俄合作的深度在加大,人才缺口比较大。” 某留学机构专家表示,懂俄语的复合型人才缺口最大。

由于国内俄语教育体系限制,学习俄语的学生大多是文科背景。如今中国学生赴俄罗斯留学的首选专业也集中在法学、社会学、经营管理学和俄语语言学专业等社会科学领域。而核电、航天、机械制造等俄罗斯传统优势专业则因为跨度大、难度高,鲜有中国学生问津。

不过,这一趋势正在转变。据俄罗斯媒体报道,国立萨马拉航空航天大学从2014年起,将实行飞机制造和直升机制造领域中的俄中青年合作计划,培训为研制俄中宽机身客机项目工作的专业人才。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校长斯图普尼茨卡娅也提到,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选择攻读该校的工程类专业。

艺术领域成创业亮点

相比于留学欧美国家的海归,留俄海归创业热情并不高。“就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而言,创业者只占全分会人数的20%左右。”贾梦秋说道。依托两国不断升温的经贸关系和中国每年300万人次的俄罗斯入境游客,俄罗斯海归创业主要集中在对俄贸易和旅游产业,且规模较小。

除了在重工业上的优势,俄罗斯还有着深厚的艺术底蕴。她拥有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列宾美院等一批世界顶尖的艺术院校。据统计,约10%的赴俄中国留学生选择了文化艺术类专业。随着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艺术领域成为留俄海归创业的新亮点。

张谢雄就是其中之一。他于2006年考入列宾美术学院,师从列宾美术学院院长、俄罗斯美术研究院院士奥列格·叶列梅耶夫教授学习油画。学成回国后,他创办了上海俄艺得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和杭州艺得艺术品有限公司,从事油画的推广和收藏。

无独有偶,2014年6月毕业于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的王玮麟一拿到博士学位,就回国创办了自己的“格林卡钢琴工作室”,从事音乐教育。他聘请俄罗斯老师担任专职老师,力图提供系统正规的俄罗斯钢琴基础教学。工作室开办两个月,已经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慕名而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481.html

“留俄海归就业要打“俄语牌”” 的相关文章

龙岩大学生回乡创业: 逐梦红土地 带动乡村振兴

龙岩大学生回乡创业: 逐梦红土地 带动乡村振兴

近日,记者沿着美丽的汀江河畔,从长汀县河田镇窑下村驱车十来分钟,就来到车田寨曾宪富经营的家庭农场——大山下家庭农场。一栋白色的三层建筑在田园风光的映衬下,显得别具一格。“木栈道铺好后,远道而来的游客和客商,可以更轻松零距离观看林下种植的中草药黄花远志长势情况。”45岁的曾宪富一边帮工人铺旧木板一边对...

李晓军:在创新活力之城创造奇迹

李晓军:在创新活力之城创造奇迹

走进艺福堂,你会发现,这是一家处处彰显茶文化细节的企业。办公室里,茶香氤氲;办公桌上的绿植,是用艺福堂生态茶叶罐栽培的;茶水间里没有咖啡,放着几十种茶叶;员工的花名都与茶叶、中药材相关,大家因茶相聚,在这里写下了人生的新篇章。除了共同的爱好,这群年轻人还有着共同的愿景:实实在在做好茶,打造百年艺福堂...

忻州:“玉米兄弟”张世元:把青春和梦想写在大地上

忻州:“玉米兄弟”张世元:把青春和梦想写在大地上

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和黄土地有着不解之缘。三次创业的经历也都是围绕着“土疙瘩”,青年,正是蓬勃向上的年纪,正是创新创业的年纪,他用满腔的热情,报效时代和祖国,把青春和梦想写在最广阔的祖国大地上,他就是忻州玉米兄弟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世元。初尝创业艰辛 千锤百炼学校毕业后,张...

博士养虾研究出“独家秘方” 高温下的创业故事

博士养虾研究出“独家秘方” 高温下的创业故事

顶着烈日,在池塘边走上好几个小时,测水质、投饲料、查食台、看虾情,这是钟国防的养虾生活写照。当记者把媒体浓墨重彩描述他艰辛创业经历的网页点击给他看时,他觉得很忐忑,“哎呀,养虾就是这样的,实在说不上什么特别。”今年是这位上海海洋大学博士生养虾的第三个年头,他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养殖生活已经习以为常。...

养龟菜鸟变达人“望闻问切”知龟情

养龟菜鸟变达人“望闻问切”知龟情

惠阳知名的大学生创业兄弟曾广浩、曾广深,在成功打造惠阳首个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后,又涉足了新领域——这回是惠阳冷门养殖行业,石金钱龟、草龟养殖。经过多年的发展,从养龟菜鸟到如今能够帮龟治病,曾氏兄弟的养龟场成为当地最大规模养龟场,养龟7000多只,是惠阳重要龟种、龟苗集散地。曾氏兄弟与陈勇明打理的养...

“整理收纳师”火了,这个新职业在枣庄“钱”景如何?

“整理收纳师”火了,这个新职业在枣庄“钱”景如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家里物品越积越多,整理收纳师作为新兴职业应运而生。近日,整理收纳师慢慢进入了枣庄市民的视线,并走进了不少市民的生活。记者走访发现,在枣庄目前为数不多的初具规模的整理师团队,其中不乏本土经营的品牌,行业收费标准为每位整理师100-200元/小时不等,相较于家政服务行业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