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80后互联网人转行卖螺蛳粉走红:“我只是想换个方式活着”

2023-01-18创业故事43

“80后”工科男江博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成为小有名气的网红。在快手平台上,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为“江店长”。目前,他的账号在平台上已经收获了6.4万粉丝,作品获赞122.9万,其中一条教大家如何摸螺、选螺的视频,更是获得了高达3万多次的点赞,这是他在一年多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01.

另选赛道

互联网人转行卖螺蛳粉

在接触到短视频之前,江店长也走过许多“弯路”:学了四年的汽车设计,还没毕业就已签下合同;不想过朝九晚五的生活,就自己创业——开咖啡馆,做互联网科技……江店长直言,自己一直是这样想到什么就去做的性格。“人生的路很长,我只是想换个方式活着。”他说。

袋装柳州螺蛳粉自2014年底诞生以来,在“互联网+快递”的推动下已成为俏销全球的“网红”食品,这些预包装螺蛳粉销往澳洲、欧洲、美国、巴基斯坦等地,征服了全球老饕挑剔的胃。也正是从那时起,这位广西小伙和螺蛳粉结下了不解之缘。

由于亲戚很早就在柳州开有食品加工厂和螺蛳粉店,从小耳濡目染,再加上自己本身就对家乡的螺蛳粉喜爱有加,江博决定:那就开一家自己的螺蛳粉店。

就这样,在大街小巷都不缺粉店的柳州,江店长的螺蛳店粉诞生了。2020年10月,江博在店里的第一条视频在快手发出,当即收获了近万点赞。为了不辜负全国各地粉丝们的喜爱,视频内容越来越丰富,互动性也很强。在饭点刷到他的视频,真的就是对吃货的一顿“暴击”。还有粉丝“顺着网线爬过来”,就为了尝一碗粉,这也让江店长十分触动。

02.

一家工厂 两家店

带动当地村民致富

别看江店长现在的螺蛳粉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在创业初期,自家品牌的袋装螺蛳粉并不畅销。早前在网络上销售,江店长不做营销,甚至连链接也很少放上去。而追求品质的他,也不愿减少原材料成本的投入。最终,面对着市面上五花八门的预包装螺蛳粉,他们还是被同行“卷”了下去。2020年,江店长决定“另选赛道”,入驻快手,把自己做螺蛳粉的日常分享给广大老铁们。

据快手电商透露,2021年平台上螺蛳粉销售额近8亿元。螺蛳粉作为网红商品,受到快手用户的喜爱,今年2月螺蛳粉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超100.0%。

在短视频里,江店长贯彻“本真”这一理念——视频不加任何滤镜,也不为博流量而夸大螺蛳粉的口味和效果;店里没人排队时,也会进行视频的拍摄,完全不怕被诟病 “没人气”,十分的接地气。显然,快手平台也很鼓励这样的创作方式,给予了不小的流量,连带着江店长的店里都比之前要火爆不少。

在快手上,江店长亲自上阵砍骨、熬汤、下河选螺……展现十八般武艺,这些都不是摆拍。值得一提的是,江店长还主动与太阳村镇当地的村委会成立农村合作社,与村户合作农产品种植,包括上千亩的竹笋、木耳和豆角,只有这样,供货工厂才能够保证螺蛳粉原料的产品质量,真正做到自产自销。

此外,食品加工厂聘用的大多都是太阳村镇当地农民,推动了当地的就业,帮助不少家庭增加了收入。

03.

授人以渔

把地道的螺蛳粉带给全国人民

通过快手引流,江店长两家线下门店的客流比之前翻了一倍。同时,江店长通过短视频平台已经培训了160多位学员,其中60%的学员来自快手平台。通过学习,学员们也在自己的家乡开起了螺蛳粉小店。

“以后在国内旅游,到处都有学员可以请我这个老师傅吃饭啦。”江店长打趣道。

很多时候,年轻的创业者会有顾虑,也缺乏开店的勇气。而江博提供的课程,无论是口味调配、制作方法还是开店经验,都能够帮助他们。说起这个,江店长满脸的自豪。

一方面,江博传授的柳州螺蛳粉技术和配方,解决了远道而来的学员们的顾虑;另一方面,江博作为一个地道的广西仔,也成为了一道“桥梁”,通过授课的方式将家乡的螺蛳粉文化传播出去。

“你看,我们的本地螺蛳粉,酸笋经过翻炒等处理后,其实是不臭的。”江店长说,很多学员在学习课程中,包括开店时都会有疑惑,怎么这个螺蛳粉和之前吃的袋装螺蛳粉不太一样。所以做短视频的初衷,并不是要当网红,而是希望大家都来柳州品一品、尝一尝,一碗正宗的螺蛳粉究竟是什么样的。

谈到未来,江店长仍然有自己的规划:“首先还是跟着政策走;其次是开连锁店,合理运用知识付费这一渠道,把远程授课做得更加标准化、专业化;最后,我早就把生活了近20年的柳州当成我的第二故乡,做这些视频不只是要让大家喜欢上我,我更想通过螺蛳粉这张名片,让大家都来认识美丽的柳州。”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5.html

“80后互联网人转行卖螺蛳粉走红:“我只是想换个方式活着”” 的相关文章

湖南省长沙县:海归当起“新农人” 金江湖畔养虾忙

湖南省长沙县:海归当起“新农人” 金江湖畔养虾忙

早上7时之前,魏锌(右)都会跟父亲一起把虾子打捞上来,迎接游客。清晨6时,天还透不过亮。长沙县果园镇金江湖畔,山、稻田、屋宇此时都还被笼在未醒来的雾中。旁边的六禾生态农庄里,31岁的魏锌和年过半百的父亲已经忙着收虾好一会了,身上的短袖早就湿透。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魏锌六禾生态农庄肉质细嫩的生态龙虾...

灵山县残疾人翁建光的成长与创业故事

灵山县残疾人翁建光的成长与创业故事

“曾听说,唯有自强不息,才有日后无限可能。我呢,唯有坚持,唯有自强,才有未来。”7月15日,记者随同灵山县残疾人联合会工作人员来到广西农垦国有华山农场,采访了肢体三级残疾、现年46岁的灵山县武利镇珠理村的残疾人翁建光。他租赁了华山农场原仓库面积500平方米的场地 , 开办了灵山县檀圩镇保利皮包加工厂...

从香港到广东,3个大学毕业生创业6年,打造农业科技专利技术

从香港到广东,3个大学毕业生创业6年,打造农业科技专利技术

临近换季,梁立锋的工作量又多了起来。从早上开始,他一整天都泡在大棚里,仔细检查棚内栽培系统的消毒情况,为育苗种植做新一轮准备。2016年,他和两个中学同学搭伙,自香港前往广东江门市创业,创业项目是鱼菜共生。6年时间,3个踏出校门后一头扎进农业领域的大学生,用“笨”办法摸索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模式,从如...

江西国有林场“二次创业”再出发

江西国有林场“二次创业”再出发

江西国有林场历史悠久,景德镇市枫树山林场早在1926年就已建立;江西国有林场发展不息,2016年起进一步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巩固国有林场改革试点成果,创新国有林场经营管理机制,完善国有林场改革发展政策支持体系。今天,江西国有林场通过“二次创业”,在新征程上再次建功立业。记者连日来走进部分国有林场,场外...

返乡种植高山蔬菜 打造城里人的绿色健康菜园子

返乡种植高山蔬菜 打造城里人的绿色健康菜园子

临近春节,在酉阳县涂市镇大林村2组,青年农场主佘德江的高山蔬菜基地里,十几位村民正在收割白菜,割菜、去脚叶、装箱、搬运……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村民将蔬菜整理包装后,运送到大林村冷链仓储车间进行冷藏,根据市场需求定量发货,产品销往广东、重庆中心城区等地。“昨天广州一农产品批发市场电话预定了3吨高山白菜,...

大叔放弃建材行业,攻克“火炬菜”种植难题,一年销售额5000万元

大叔放弃建材行业,攻克“火炬菜”种植难题,一年销售额5000万元

他原本从事建筑行业,最后转行创业去种菜,居然年赚5000万。他为了让芽球菊苣卖得好,建立全封闭的无光养殖间,每隔2小时就去观察生长状况。为了把芽球菊苣卖出去,他绞尽脑汁想到了试吃的方法,可是芽球菊苣见光4小时就会变绿。他又是怎么样做的呢?咱们就来聊聊刘秀军的致富之路。1969年刘秀军出生在河北,在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