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夫妻小店——返乡店老板的十年励志公益人生

2023-01-18创业故事29

在绍兴市柯桥区有一家这样的一对党员夫妻,他们曾打工上班十余载,又背井离乡打拼事业十余年,最终选择返乡创业开店守店,期间尝尽了经营上的酸甜苦辣,蹚过人世间的人情冷暖,却始终铭记党员身份,力所能及帮助周边群众,在持续发挥先锋作用的同时,也收获了成长和快乐。

图为:绍兴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客户经理指导店主陈凤美使用双屏机。

老乡回老家 故土成热土

2000年以前,王柏根、陈凤美这对夫妇都在当地一家仪表厂上班,但微薄的收入、机械重复的劳动让他们动了外出打拼事业的念头。千禧之年,经朋友介绍,他俩北上大连干起了钢材销售生意,一干就是十余年。但漂泊在外总不是长久之计,2012年,夫妻俩又萌生了返乡创业的想法。时值新零售方兴未艾,夫妻俩一合计,决定回家做生意,自己当老板——“越轩烟酒商行”就在2012年12月诞生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越轩烟酒商行”开业之初,王柏根、陈凤美经营经验不足、人脉尚未建立、商品的档次种类不够丰富,天天门可罗雀的状况让夫妻二人焦虑不已,并且新开的烟酒店卷烟档位较低,能订到的卷烟数量寥寥,根本不够卖,与原来设想的根本不符。

“开店10年间,非常感谢烟草公司的帮助和支持,在客户经理的指导下,我的生意才步入正轨,一年比一年好。”店主老板娘陈凤美感慨说。随着新零售兴起和数字化转型推进,越轩烟酒抓住时机,改造升级店铺形象,装配了双屏机、人脸支付等零售设备,给店铺经营管理带来了便利。

除了这些新的经营理念和经营工具,王柏根、陈凤美这对夫妇始终坚持守法经营。“只有诚信经营,大家才会信任你,才会来店里买东西。”王柏根说。10年时间一晃而过,王柏根、陈凤美从经营门外汉成功逆袭为销售达人。

爱心洒万家 驿站变景点

“作为街道评选出的优秀党员,我应该时刻牢记党员身份,帮助身边应该帮助的人民群众。”王柏根胸前的党徽闪闪发光。王柏根夫妻俩都是有近30年党龄的老党员,在开店谋生之余,他们想方设法帮助群众,尽其所能传递正能量。

越轩烟酒商行位于柯桥区湖东路和纺都路交叉口,辐射周边居民4万人左右,周边还有发达商圈。“这么好的地理位置,应该发挥堡垒作用,做到物尽其用!”基于此,柯东市场部客户经理任献东多次向上级组织提出申请,成功将越轩烟酒商行纳入“香溢红色驿站”建设目录。

2022年,中共绍兴市烟草专卖局党组按照共建共享的思路,积极将基层党组织延伸到零售终端、党旗插到街道,助力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深入社区居民。“香溢红色驿站”是其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落实为群众服务的重要支点,通过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让驿站成为宣传党政方针、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载体。

加入“香溢红色驿站”后,令夫妻俩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第一次为环卫工人沈大妈量血压。记得沈大妈量完血压后,她让店老板把测量结果写在纸上。刚开始王柏根不知道何意,后来从沈大妈口中才得知沈大妈在店内量完血压后马上又去社区医院重新量了一次血压,并与之前的结果作了比较,发现比对结果是一样的。在这之后,沈大妈经常向周边群众宣传:越轩烟酒红色驿站量血压免费、方便、准确,老板娘和老板非常和气。于是,测量血压就成了越轩烟酒“香溢红色驿站”的“特色服务”。“配备的血压仪带语音播报的,量完后听到语音播报血压正常,看着大家脸上灿烂的笑容,我觉得所做的一切是值得的。”王老板羞涩地说道。

“香溢红色驿站”的建设,如一股清泉滋润着周边群众的心田,潜移默化间影响着很多人。在父母影响下,王柏根的两个儿子也积极参加社区和学校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尤其是近年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冲锋在前,得到了街道的肯定。2020年柯桥区志愿者协会为他们一家颁发了证书。

“自从有了‘香溢红色驿站’,来店的人越来越多,我自己也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践行了二十 大上所讲的‘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说起“香溢红色驿站”,王老板十分自豪。

“我们会坚持做好‘香溢红色驿站’,以自己微薄之力,服务更多人!”王柏根、陈凤美异口同声说道。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541.html

“夫妻小店——返乡店老板的十年励志公益人生” 的相关文章

梦想就在前方,残疾人企业家刘闯的创业故事

梦想就在前方,残疾人企业家刘闯的创业故事

创业,本来就是一条艰辛之路,更何况是只能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创业,困难重重可想而知。现在,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加入到万众创业的浪潮之中,自强自立,实现自我价值,并带动更多人就业,带给社会满满的正能量。来自吉林省的90后小伙刘闯,就是这样一位残疾人创业者,他把世人眼中的种种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在幼年时,命运...

于洋:创业是条不归路 深度学习方能行远

于洋:创业是条不归路 深度学习方能行远

四川路25号,曾经诞生了与共和国同龄的青岛造船厂,多艘渔业、公务船从这里扬帆;2013年,老船厂启动搬迁,金茂湾拔地而起,国际湾居综合体呼之欲出;2018年,青岛柒贰法则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与大多数平台公司不同,创始人于洋没有选择交通更加便利的东部,而是将创业孵化平台落在了老城区灵魂与文化的交汇点...

河北巨鹿:“葡萄大王”创业记

河北巨鹿:“葡萄大王”创业记

在人们的印象里,干农业赚钱少,特别是种地,又脏又累辛辛苦苦还挣不了几个钱。然而河北省巨鹿县的“葡萄大王”刘财举用四年时间从一个“水果贩子”变身种植大户,靠种葡萄完成了创业梦,把农业做成了“暴利”项目,还成了带动全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明星。刘财举正在介绍他的克瑞森晚熟葡萄。从“一分不挣”到亩“产”万元李锋...

95后小伙创业做“另类”汉服遭网暴,成功逆袭收获海外粉丝

95后小伙创业做“另类”汉服遭网暴,成功逆袭收获海外粉丝

“我注定成不了一个商人,只能做一个设计师。”在和陈际州聊天的过程中,他反反复复念叨着这句话。1996年出生的陈际州在20岁的时候从国外辍学回国创业,带着和传统汉服完全不一样的设计理念闯入汉服圈,在淘宝上运营着他的原创汉服设计品牌。在经历了创业过程中该有的和不该有的挫折后,如今陈际州的汉服在淘宝上吸引...

“整理收纳师”火了,这个新职业在枣庄“钱”景如何?

“整理收纳师”火了,这个新职业在枣庄“钱”景如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家里物品越积越多,整理收纳师作为新兴职业应运而生。近日,整理收纳师慢慢进入了枣庄市民的视线,并走进了不少市民的生活。记者走访发现,在枣庄目前为数不多的初具规模的整理师团队,其中不乏本土经营的品牌,行业收费标准为每位整理师100-200元/小时不等,相较于家政服务行业来说,...

90后大学生高密度全流水养鱼,成活率超90%,3个月收益近20万元

90后大学生高密度全流水养鱼,成活率超90%,3个月收益近20万元

90后贫困家庭大学生放弃高薪,返乡创新发展流水桶养殖模式。“我是家乡走出去的人,学成归来后理应回报家乡,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重庆市黔江区的90后小伙杨振,大学毕业后受聘于一家水产养殖公司担任技术指导员,年薪近20万元。今年,杨振毅然放弃高薪职位,回到家乡金洞乡杨家社区,发展高密度全流水养殖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