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茂名高州:种4000亩苹果蕉 他把产业做红了

2023-01-18创业故事56

新农人档案

姓名:吴伟鹏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

经验:海外学成归来,吴伟鹏敢闯敢干,瞄准特色香蕉品种,规模化种植,拥抱互联网,打造网红蕉IP品牌,带动乡亲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90后吴伟鹏,茂名高州人,现任广东盖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盖里农业”)总经理。他2015年从澳洲学成归国,当时有好几个企业向他抛来橄榄枝,但他不为所动,毅然返乡学习种蕉技术,等待创业的机会。

在父亲的协助下,吴伟鹏从特色蕉种植入手。2019年,盖里农业成立,起步到现在短短3年时间里,苹果蕉种植面积已超4000亩,年产值近7000万元,带动近千村民就业,为地方产业兴村、农村经济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年付出

赢得“蕉王”美誉

驱车从高州市区出发往沙田镇方向,约40分钟车程,便来到盖里农业高州乐山基地。一大片香蕉林里,蓝白袋包裹下的一串串香蕉果已经压斜了蕉身,预示着新一年的收成马上就要到了。

这是盖里农业在广东的苹果蕉基地之一,面积500多亩。此外,盖里农业在江门台山市、恩平市的种植基地面积合计超4000亩。按照平均亩产7000斤、2.5元/斤均价来计算,该公司一年的产值接近7000万元。这在苹果蕉种植领域,称得上是“巨无霸”的存在。吴伟鹏也因此被行业称为“苹果蕉王”。7年前,吴伟鹏从澳大利亚回到家乡,先是花3年时间,协助父亲管理家里的广西香蕉园,为独立创业积累经验。

2018年底,苹果蕉突然红遍网络,市场需求猛增,价格也是水涨船高。而放眼全国,当时苹果蕉总面积不超过10万亩。出于对商机的敏感,和创业梦的驱使,那一年底开始,吴伟鹏踏上了在家乡种苹果蕉的创业之路。

经验的加持,父亲的鼎力支持,以及自己那正在燃烧的创业热情、敢闯的精神和创新的理念,这些因素叠加,助力吴伟鹏和他的团队快速尝到了种植苹果蕉的甜头。不到3年时间,盖里农业便成为苹果蕉行业的佼佼者。

少年出国

承载父辈厚望

“苹果蕉王”练就的背后,其实是厚积薄发。吴伟鹏在家排行老三,出生那年,家里已经不再落后贫穷。但在此前,他爷爷、父亲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全家只有3亩耕地,生活非常艰辛。上世纪80年代末,吴伟鹏父亲跟随别人走出大山,到高州、海南做香蕉收购生意,后来参与到香蕉种植,事业越做越大。

日常生活中,父母有意时常讲起以前那些艰难岁月,希望他记住父辈的不易,立志走出小地方,去更好的环境学习。

所以,在初中的时候,家里就有了送他到国外读书的念头。对此,吴伟鹏自己也不抗拒,也想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初中二年级,在他父亲一位澳大利亚华人好友的帮助下,吴伟鹏用了一年的时间准备考试,顺利拿到了高中的入学资格。从此开启了留学人生。

瞄准电商

打响网红蕉品牌

2015年,吴伟鹏学成归来。耳濡目染父亲的种蕉经历,他最终选择了苹果蕉作为创业的起点。历经近3年接触,吴伟鹏越发觉得苹果蕉大有可为。“它是一个好品种,有更稳定的卖价;能做电商,有更远的销售半径,很适合做乡村振兴的依托产业。”采访中,吴伟鹏对苹果蕉的优势如数家珍,言语中满是喜欢。

他介绍,虽同是蕉,但苹果蕉却比香蕉有更高的技术要求,懂种香蕉的,不一定能种好苹果蕉。而如果种不好,产量上不去,规格也上不去,这样卖价大打折扣,很难赚钱。“所以苹果蕉适合大户种植,大户能够聚集资源,种出40斤以上/株产量,而且做到外观干净,卖价高。”吴伟鹏说。

其次,苹果蕉价格相比香蕉会更稳定。他介绍,2020年由于天气原因,整个行业的苹果蕉都长得不太理想,单株产量不够,不够肥,但即使这样,它价格都没有跌破2元/斤。而同期香蕉,每斤已经跌到五六毛。

另一个看好的原因是苹果蕉能做电商,打破了香蕉做不了电商的魔咒。“这是我最喜欢苹果蕉的地方。”吴伟鹏说,作为一名90后,他对香蕉销售,更追求年轻派元素,电商会是苹果蕉未来销售的重要渠道。他介绍,不同于香蕉六七成熟就要采收,苹果蕉可以去到八九成,砍下来后,简单包装,经过物流运输,到达消费者手上,刚好可以吃了。

据了解,盖里农业今年苹果蕉产量预计达到1.4万吨,将于4月初上市。届时在做好地头批发、超市直供等销售之外,公司会非常注重电商通道打造——结合网红蕉元素,加大宣传推广,打响苹果蕉的全国知名度。“我们已经与广西中桂天瑞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等专业电商渠道建立了战略合作,全力做好今年的电商销售,打造苹果蕉盖里IP。”吴伟鹏说。除此之外,他还有另一个目标,就是将苹果蕉打造为地方乡村振兴的支柱性产业。他介绍,正常来说50亩苹果蕉基本上能带动两个承包户,和3到5个工人长期务工,4000亩可以带动近500人就业。而如果采取“基地+农户”的模式,来推动地方农民散户种植苹果蕉,则会产生更大的效应,对地方产业兴村、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很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550.html

“茂名高州:种4000亩苹果蕉 他把产业做红了” 的相关文章

残疾人创业故事:可以被击伤,但不能被打败

残疾人创业故事:可以被击伤,但不能被打败

创业,本是一条艰辛之路。残疾人创业,更是难上加难。当下,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加入创业的浪潮之中,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自我价值,诠释着自强、自立的精神,并带动更多人就业,带给社会满满正能量。来自成都市龙泉驿区龙泉街道聚和社区的罗杰,就是这样一位创业者,他把世人眼中设限的种种不可能,变成了可能。8岁那年,罗...

大叔放弃建材行业,攻克“火炬菜”种植难题,一年销售额5000万元

大叔放弃建材行业,攻克“火炬菜”种植难题,一年销售额5000万元

他原本从事建筑行业,最后转行创业去种菜,居然年赚5000万。他为了让芽球菊苣卖得好,建立全封闭的无光养殖间,每隔2小时就去观察生长状况。为了把芽球菊苣卖出去,他绞尽脑汁想到了试吃的方法,可是芽球菊苣见光4小时就会变绿。他又是怎么样做的呢?咱们就来聊聊刘秀军的致富之路。1969年刘秀军出生在河北,在当...

湘潭“85后”小伙艰辛创业 1800只大白鹅“求包养”

湘潭“85后”小伙艰辛创业 1800只大白鹅“求包养”

“这1800多只鹅,超过出栏时间已经有一个多月,要是还卖不出去,我实在没有办法维持了。”29岁的彭勇着急地说。10月28日,在湘潭市雨湖区先锋街道桐梓村的鹅场内,彭勇讲起了他半路出家当“鹅爸爸”的艰难创业路。“85后”小伙办鹅场艰辛创业为了养家,彭勇曾开过出租车、经营过饭馆,但仅能解决一家三口最基本...

河南小伙扎创业养对虾,3年时间成就咸宁“虾王”

河南小伙扎创业养对虾,3年时间成就咸宁“虾王”

盛夏的向阳湖畔满目葱翠,荷叶飘香。位于咸安区向阳湖镇斩关村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更是一派鱼虾肥美的丰收景象。7月18日,记者来到对虾养殖基地时,只见60余口鱼塘整齐镶嵌在田野里,一片生机盎然。基地负责人杨巍正在指导工人补放虾苗。杨巍说,头天晚上,这里刚刚卖出3000余斤对虾。从6月底到7月中旬,基地...

汤爱博:一名建筑设计师的焦虑与创业历程

汤爱博:一名建筑设计师的焦虑与创业历程

创业,是一个人与一群人的故事,也是一个人与一座城的故事。创业过程中,也许会经历孤独、脆弱、委屈、冷眼、嘲笑……但,只要仍然在奔跑,终将成为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通过一个个初创者的故事,看这座青春之岛如何培育和孵化这些新生力量,观这座城市能否给这些创业者提供一个留下来扎根的理由。我们走进青岛拓界建筑设计...

河北巨鹿:“葡萄大王”创业记

河北巨鹿:“葡萄大王”创业记

在人们的印象里,干农业赚钱少,特别是种地,又脏又累辛辛苦苦还挣不了几个钱。然而河北省巨鹿县的“葡萄大王”刘财举用四年时间从一个“水果贩子”变身种植大户,靠种葡萄完成了创业梦,把农业做成了“暴利”项目,还成了带动全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明星。刘财举正在介绍他的克瑞森晚熟葡萄。从“一分不挣”到亩“产”万元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