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90后少年开烧烤店的酸甜苦辣

2023-01-18创业故事36

大学生创业的不在少数,各行各业的都有,张奇是一名大三学生,对于充满激情的九少后而言,创业似乎充满了一点点的冲动。都说大学生创业没有经验,失败是必然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张奇的烧烤创业路。

3月21日17:40,重庆理工大学,放学铃声响起,22岁的大三学生张奇急匆匆地走出教室。张奇从车上取下桌椅,把提前洗干净的蔬菜摆放整齐,换上卖烧烤时穿的工作服……几分钟的时间,他摇身一变,从一个在校学生变为了重理工校内闻名的“烧烤哥”。

同学们口中的“张店长”可不是就会烤点东西那么简单———学了概率学搞抽奖、自己制作烧烤用具、雇同学给老顾客做回访……他的生意经可是一套套的。

A、烧烤的梦想

烧烤“世家”

耳濡目染让他深得家传

3月21日晚上8点过,重庆晨报记者来到张奇的摊位前,他正在烤架前翻烤着一条鲫鱼。翻鱼、上料、拿叉,动作干净利落。烧烤架后方一溜排开的,是四五套桌椅。

张奇是重庆永川人,现为重庆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大三学生。当年,张奇的母亲靠5**起家,从卖菜做起,到后来成为永川当地的烧烤门店,人气佳的时候,家里有5个门面。

耳濡目染之下,张奇从杂活、配料、操作到管理,他都学了不少。后来,家里的生意亏本了,门面缩水,父亲改行做了喂养,留下母亲一个人独撑门面。那些多出来的桌椅和烧烤架,就一直闲置在家里。

每次在家里望着那些被遗弃的器具,张奇总觉得有点心痛。于是,自己创业做烧烤的时候,张奇租了车子,从永川老家把这些闲置的东西搬了过来。

大学创业

父亲很反对但妈妈支持

张奇的创业梦,从高中就萌芽。

“那个时候,经常和同学讨论,听说大学里创业的挺多。”他心里痒痒的,计划着,自己进大学了,也得干点什么。

“如果我踏出这一步了,即使爬着,也要把它走完。”张奇决定开这个烧烤摊,其实也“纠结”了挺久。

开始,父亲对张奇开烧烤摊的想法,是很为反对的。在父亲看来,作为一个学生,搞好学习才是重要的,做其他事情,总会影响到学业。但母亲对张奇的想法挺支持,“孩子不可能永远在父母的保护伞下生活。”

终,在母亲与姨妈的支持下,父亲勉强同意了张奇创业的念头。

B、烧烤的经验

开张考察

他足足用了一学期时间

为了十足的把握,开张前,张奇足足考察了一个学期。消费人群、消费水平,乃至在哪里买菜,买炭,都在张奇的考察范围内。才到学校,对周围环境都不熟悉,张奇就坐上“面的”,四处转悠,终,把自己的开店地点定在校门外,买菜的地方在马王坪,距离学校也就十多分钟的车程。

因为有家里的陈旧设备“打底”,张奇这个烧烤店初的投资并不多,总共就2000多元。2010年9月份,开学后不久,张奇的“兄弟烧烤”开业了。张奇亲自掌勺,请班上的同学到店里海吃了一顿。现在,班上不少同学都是他店里的常客。

从未歇业

他两年间出摊风雨无阻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张奇的摊位位置不太好,加上初来乍到,生意并不好做。差的时候,一晚上只有十多元的腰包不瘦。

张奇咬咬牙,坚持了下来。两年多来,无论刮风下雨,他从没中断过出摊。“做生意就是这样啦,如果中间歇了,会影响客源的。”

后来,附近一家位置较好的摊位店长不做了,张奇把这个摊位顶了下来,生意才慢慢上了正轨。现在,这个烧烤摊一天的营业额,达到了八九百元。

说话间,之前还空着的几张桌子,已坐了三桌。正在挑菜的一个男生想烤条鱼,听说价钱,觉得贵了。张奇手里的活没停,抬头笑了笑,“同学,现在这个鱼进价都贵了,没得办法呀。”

这天的生意不算是好的,张奇忙到晚上12点才吃晚饭。收拾妥当回去躺下睡觉,已是凌晨三点,第二天一早8点多,他又爬起来赶去上课。

虽然累,但张奇说,自己尽量不翘课。因为课堂上学到的东西,他都灵活运用于烧烤这个副业上了。

C、烧烤的学问

利用概率

搞抽奖赠菜品吸引顾客

有一段时间,生意陷入低谷。课堂上老师正好讲到概率问题,正在为生意发愁的张奇灵机一动。他想到了利用概率,通过“摸球”的办法给顾客赠送菜品。

方法很简单,就是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装两种不同颜色的小球若干,然后根据顾客摸到的小球的颜色,再决定是否可以赠送顾客菜品。

“顾客获赠菜品的概率还是很大的。当然,我们也提前根据自己承受能力先算好概率。”张奇说,把课本知识用到实践中,自己感觉很有意思。

“这些柜子也是我自己焊接的。”刚学完焊接,张奇就自己焊成了一个装杂物的柜子。

闲来无事的时候,除了菜品更新,张奇也总想着搞点什么新鲜玩意。

以前,周围摆摊的都是低矮的桌椅。有一次,张奇坐在自己的凳子上,突然发现凳子矮了坐着很不舒服。过了一段时间,他就把几个矮凳子换了。结果周围的店长们纷纷效仿。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603.html

“90后少年开烧烤店的酸甜苦辣” 的相关文章

电影《当我们海阔天空》:大学生创业要“接地气”

电影《当我们海阔天空》:大学生创业要“接地气”

电影《当我们海阔天空》在全国院线上映。剧中,由古装小花旦何琢言饰演的“院花”梦媛(女一号)在陪伴同学创业团队,接触到大山深处岛濑村亟待脱贫的村民后,毅然放弃了自己以成绩第一入选全国赛的专注于互联网信息检索的“滴海”项目,转而投入到新的团队,为农村电商创业大数据平台的稳步升级、加速拓展业务提供了技术支...

湘潭“85后”小伙艰辛创业 1800只大白鹅“求包养”

湘潭“85后”小伙艰辛创业 1800只大白鹅“求包养”

“这1800多只鹅,超过出栏时间已经有一个多月,要是还卖不出去,我实在没有办法维持了。”29岁的彭勇着急地说。10月28日,在湘潭市雨湖区先锋街道桐梓村的鹅场内,彭勇讲起了他半路出家当“鹅爸爸”的艰难创业路。“85后”小伙办鹅场艰辛创业为了养家,彭勇曾开过出租车、经营过饭馆,但仅能解决一家三口最基本...

大学生冯中平:跳回农门养兔闯“钱”途

大学生冯中平:跳回农门养兔闯“钱”途

一排排兔笼整齐划一,一只只兔子肥硕健壮,一碗碗饲料让兔子吃得欢实……8月14日,乌苏市四棵树镇哈尔莫墩村,看着争先恐后抢食吃的兔子,冯中平乐呵呵地说:“别抢,别抢,都有份……”冯中平是“90后”,也是乌苏市营赢御兔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哈尔莫墩村方圆几百公里内,很多人都知道大学生“兔倌”冯中平...

农村创业之“草莓大王”的 创业故事

农村创业之“草莓大王”的 创业故事

每到草莓上市的时节,老郑每天一大早就会出现在草莓大棚里。“这个棚内温度需要调节”“湿度太大,快通风排湿气”……短短一上午,他已经帮着好几户果农指导草莓种植技术。老郑叫郑治平,1961年出生,早年是一名军人,从绿色军营转业到灞桥区物资综合供应站,赶上企业改制,他成为一名下岗职工。当过兵的老郑不抛弃不放...

90后大学生高密度全流水养鱼,成活率超90%,3个月收益近20万元

90后大学生高密度全流水养鱼,成活率超90%,3个月收益近20万元

90后贫困家庭大学生放弃高薪,返乡创新发展流水桶养殖模式。“我是家乡走出去的人,学成归来后理应回报家乡,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重庆市黔江区的90后小伙杨振,大学毕业后受聘于一家水产养殖公司担任技术指导员,年薪近20万元。今年,杨振毅然放弃高薪职位,回到家乡金洞乡杨家社区,发展高密度全流水养殖黄...

她用一双巧手让“青果”开出妇女创业花

她用一双巧手让“青果”开出妇女创业花

从对手工作品的一见倾心到模仿制作、创作开发,她把手工制作之美带给她人。从独自创办工作室到联合志同道合的姐妹们并肩开发作品完善制作流程开展手工艺课程培训,她用一双巧手将“青果”培育成一片巧妇手工园地 。她就是李英,北京青果布艺工作室(以下简称青果工作室)创始人,现任全国手工协会会员,北京巧娘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