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谢成召:梦想照亮人生 创业改变命运

2023-01-19创业故事48

走进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民主镇,人人都知晓谢成召,一位只有初中文化,但却通过创建、管理服装厂,带领家乡周边大大小小的服装企业共同发展,引领父老乡亲走上脱贫致富的小康路的创业者。

“在农村,光有家不行,我们还得有工作。”

1969年出生的谢成召只有初中文化,但他却有一个不小的梦想——办一个大企业,解决家乡的贫困问题。他常说:“解决山区贫困问题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不能只靠政府,还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2019年,谢成召成立了服装生产加工出口一体的贵州六盘水广谊服饰有限公司,创新性地将服装厂建设在易扶搬迁点,解决了周边安置点110人的就业问题,带动区域劳动力就业。为了把厂子变成“家”,建起来的职工宿舍不够,他就再租赁附近的自建房屋改成职工宿舍,然后又在厂内建食堂、洗浴室……既方便职工生活,又提升职工归属感,增强企业向心力。经过不懈奋斗,他终于实现了自己梦想的第一步,让有家的地方也有工作,为有技能的人才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到脱贫致富的路。

“谋发展,光靠想不行,我们得要多学习。”

成立企业之初,技术是摆在面前的首要难题,因为招募的大多数工人都是易扶搬迁安置点附近的普通住户,各个部门负责人也不了解这个行业及产品的质量要求,那些日子,谢成召走的每一步都异常艰辛,接来的订单总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被返工,时间一长,甚至没有了回头客。谢成召这才明白,技术才是决定一个企业发展的上限。

他便以身作则,向熟练技工师傅学习,精益求精,严格把控产品质量,不断地组织员工参加企业技能培训,想方设法地为企业招人才。由于工作人员的不稳定性,谢成召一直缺少主要的技能管理人员,以至于无法满足大客户的产品质量需求。年初,他亲自前往江苏聘请了一位具有30多年集服装管理、生产、加工、出口贸易经验于一身的厂长来厂区进行技术指导和管理。现如今,企业走上了半自动化的发展道路,职工按照计件的模式,人均工资3500元以上已经不是什么难题。

“办企业,光奔钱不行,我们得是‘领头羊’。”

在这片土地上,因为疫情、交通运输、地理条件等因素,许多服装厂的发展状况都不容乐观,为解决盘州市境内服装企业没有订单的问题,2021至2022年间,谢成召多次前往上海、浙江、江苏、广州等地考察学习,并邀请了多家公司到盘州市的服装厂考察。先后在2021年签订出口欧美、日本的服饰订单100万件,在2022年签订出口美国的服饰订单60万件。在接到客户下达的订单后,谢成召与盘州市周边十余家服装厂合作,将订单量分给境内的服装厂,派技术骨干力量到各个厂区进行指导,再回收整烫、打包、装箱,经第三方验收后出口,建立了中转分包厂库,凝聚了盘州市境内服装企业共同发展的力量,为巩固盘州市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了力量。

作为贵州省六盘水广谊服饰有限公司工匠场核心成员,谢成召在实现他梦想的道路上不曾止步,接下来,他将继续扩大厂房规模,建设仓储、包装等一体化的厂区,继续签署更多的订单,整合订单量,带领更多服装企业合力发展。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623.html

“谢成召:梦想照亮人生 创业改变命运” 的相关文章

从玻璃厂老板到电动车达人,东莞这位“跨界”创业者闯出新天地

从玻璃厂老板到电动车达人,东莞这位“跨界”创业者闯出新天地

“这周的生意怎样?”“有没有碰上什么技术问题?”8月20日上午10时,哈啰电动车的东莞地区总代理商姚传勇已经跑了3家门店,这是他的日常。根据工作需求,东莞有100家门店,他和同事每周都要一一走到,维护客情、摆放陈列。金九银十,这是电动车销售的旺季。受新国标过渡期即将结束以及上牌政策影响,今年以来,东...

湘潭“85后”小伙艰辛创业 1800只大白鹅“求包养”

湘潭“85后”小伙艰辛创业 1800只大白鹅“求包养”

“这1800多只鹅,超过出栏时间已经有一个多月,要是还卖不出去,我实在没有办法维持了。”29岁的彭勇着急地说。10月28日,在湘潭市雨湖区先锋街道桐梓村的鹅场内,彭勇讲起了他半路出家当“鹅爸爸”的艰难创业路。“85后”小伙办鹅场艰辛创业为了养家,彭勇曾开过出租车、经营过饭馆,但仅能解决一家三口最基本...

河北巨鹿:“葡萄大王”创业记

河北巨鹿:“葡萄大王”创业记

在人们的印象里,干农业赚钱少,特别是种地,又脏又累辛辛苦苦还挣不了几个钱。然而河北省巨鹿县的“葡萄大王”刘财举用四年时间从一个“水果贩子”变身种植大户,靠种葡萄完成了创业梦,把农业做成了“暴利”项目,还成了带动全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明星。刘财举正在介绍他的克瑞森晚熟葡萄。从“一分不挣”到亩“产”万元李锋...

县城卖榴莲月销百万元 95后“三兄弟”搭上即时零售快车

县城卖榴莲月销百万元 95后“三兄弟”搭上即时零售快车

创业一年后,邓明星“三兄弟”的榴莲店月销额近100万元,这个成绩超乎了他们此前的预期。邓明星创业的地方,不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而是中部的一个县——长沙县。以往在一线城市才有的消费形态,已经在包括长沙县在内的县城蓬勃发展,不仅助力县城居民实现了更高的生活品质,也让长沙县在新业态的发展中跑在了前列。去...

90后大学生高密度全流水养鱼,成活率超90%,3个月收益近20万元

90后大学生高密度全流水养鱼,成活率超90%,3个月收益近20万元

90后贫困家庭大学生放弃高薪,返乡创新发展流水桶养殖模式。“我是家乡走出去的人,学成归来后理应回报家乡,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重庆市黔江区的90后小伙杨振,大学毕业后受聘于一家水产养殖公司担任技术指导员,年薪近20万元。今年,杨振毅然放弃高薪职位,回到家乡金洞乡杨家社区,发展高密度全流水养殖黄...

家门口就能摘草莓!返乡创业大学生种出 “莓”好梦想

家门口就能摘草莓!返乡创业大学生种出 “莓”好梦想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新政镇三条沟村返乡创业大学生李银龙积极投身家乡建设,大力发展草莓产业,用满腔热忱、无悔行动实现自己的“莓”好梦想,走上致富路。眼下正值冬草莓即将成熟的季节,在新政镇三条沟村无土草莓示范园,绿油油的草莓植株整齐地排列在架子上,一颗颗红艳饱满的果实安静地等待着人们来采摘。“一直听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