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朱仲全:国企高管投身社区电商 互联网商业唯快不破

2023-01-19创业故事65

2018年正月初五,刚辞去黑龙江一家大型国企高管职位的朱仲全,召集他多年来结交的25位各行业精英的好友正式开了一次会。会议的主题是围绕一个社区电商项目如何落地以及初创团队建立等方面。

会议还未结束便已有了结果,25人全部参与,具体落地事宜由朱仲全拍板。“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大家一起干一番事业,最好能提前实现财务自由,所以就这么干脆利落的决定了。”朱仲全告诉记者。

决定要做后,朱仲全开启了1年多的选址考察工作。从南到北,才1年他就飞出了一张航空金卡,而在调研了几乎所有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之后,他和团队最终选择落户青岛。

来到青岛仅1年有余,朱仲全团队的社区电商项目就于2020年10月初获得了种子轮超500万人民币融资。数据显示,从今年1月份到10月中旬,国内社区电商领域共发生了9起投融资事件,融资总额超33.6亿元,青岛项目仅有朱仲全的“青岛优农”平台,其余项目分布在北京、杭州、上海和苏州。

朱仲全和团队的目标是用三年时间孵化一个上市公司,何来这样的底气?也许从这位80后创始团队负责人的履历中可以窥见一斑。

毕业3年自主创业 首个平台有4万多名会员

朱仲全的故乡是黑龙江省鸡西市的虎林镇,与俄罗斯隔水相望。2008年,朱仲全毕业于北京的一所专科学校。毕业后,他在北京一家汽车公司从销售顾问做到销售经理,2011年辞职来到哈尔滨大学城开始创业。

“首先成立了一个商贸公司,主要做校园一卡通项目。那时候做这个项目的人很少,而且我们消费导向做的不错,开发了自己的一套积分循环系统,通过异业联盟发展了200多家精品商家,到2014年已经有4万多名会员了。”回忆那段创业经历,朱仲全一方面觉得理念很好、挣钱很快,另一方面要投入大量的心力和精力,做的也很累。

经过多次权衡之后,他决定将公司打包卖掉,同时也拒绝了收购方老板的高薪挽留。这是朱仲全的第一个互联网创业项目,而他所处的时间点和行业都决定了他将一直站在消费互联网的第一梯队。

回到老家虎林镇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朱仲全决定到一家大公司发展和学习企业管理运营方面的经验。这次,他选择的是黑龙江省一家大型国企。

接触国内互联网巨头 仅大米1年销售额超过2亿

2014年10月,朱仲全进入国企销售部,负责企业产品在互联网电商平台的销售业务。在他的推动下,公司与阿里达成战略合作,仅2017年,公司主推的一种品牌大米销售额便达到2亿元。因为业绩突出,后来朱仲全代表集团常驻杭州,与阿里各平台直接进行业务对接。

尽管那时他是这家国企最年轻的高管,前途不可限量,但朱仲全还是决定离开。“那段经历对我来说非常珍贵,只是后来发现国企的管理体制并不太适合我,我还是有自己的追求和使命。”他说。

从自主创业到国企高管,朱仲全近10年的打拼,不仅收获了人生和事业的感悟,更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行业精英。如何发挥这些人才资源的优势?朱仲全在深思熟虑之后,将目光瞄准了社区电商。

“思路决定出路。其实创业首先就是创新,要有一个真正的创新点,这个创新点,并不是随便想出来的一个小窍门或者比较有意思的想法,而是在一线经过多次实践后,能够真正解决用户痛点的创意。”朱仲全这样描述自己的社区电商初衷。

以农产品为突破口 互联网商业唯快不破

2019年6月,在经过近1年半的筹备、考察工作,朱仲全带着初创团队来到了青岛,并成立了青岛优农村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青岛是我考察的所有城市中的最后一站,为什么选择这里呢?”朱仲全告诉记者,青岛有着良好的政策和环境,虽然一线城市机会较多,但同样竞争也更激烈,如果能在青岛站稳脚跟,再以极快的速度向全国扩张,这样就会降低商业模式被复制的概率,他相信互联网商业模式中唯快不破。

应该说,企业初创期是最辛苦的。带着25人的团队,一时半会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办公,为了节省经费,朱仲全和大家在崂山区一家供应链企业借用了一间不到50平米的办公室,不仅环境嘈杂,且夏无空调冬无供暖,而这些平时来自各行业的精英们愣是在这种环境下待了近1年。

按照朱仲全和团队成员们的设想,公司通过免费为社区超市提供独立研发的收银系统,链接消费者与零售商、供应商,通过整合各品类商品供应链,积累各源头生鲜供应链资源,为社区超市提供更加健康安全的供应链体系,同时以社区团购等形式直接输出特色生鲜农产品。

打造全国最大的社区私域流量池,成为朱仲全团队的目标之一。然而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也并不是那么顺利。

成立公司不久,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原本“从农村社区渗透到城市社区”的市场战略计划被打乱,今年3月份,朱仲全提前启动城市社区地推计划。而此时,团队里回到青岛的成员仅有2名。隔离14天之后,朱仲全带着3人的小团队开始推进。

“一旦启动起来,进展也还是挺快的。大概10天我们就签下了50家超市;2个月之后,已经有500多家社区超市和我们达成合作意向。后来经过筛选,我们选择了300家精品超市,这便是第一批深度合作伙伴。”朱仲全说。

为什么“青岛优农”项目能获得超市的欢迎和追捧?这得益于朱仲全和团队为超市老板解决了两大痛点。一是将正常超市收银2.2‰-3.8‰的费率直接降到1.5‰,节省了金钱成本;二是超市老板可以直接在线上下单,所有生鲜蔬菜等从原产地直接送货上门,省去了超市的人工、交通成本。

与此同时,收银系统的研发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据朱仲全介绍,目前青岛优农的研发团队共有3个,厦门团队主要负责收银研发,广州团队负责供应链技术,青岛团队则负责平台搭建。

当谈到最初为什么计划首先选择农村社区推进时,朱仲全表示,今年已经是我国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三年,在这样一个拐点,如何解决农产品滞销等问题成为关键。因为有之前与阿里合作的经验,朱仲全对如何让农产品真正在市场上流通起来有着自己的见解。

“今年的目标是与1000家超市达成合作,明年可能会进军山东半岛和北方地区。”朱仲全和他的团队非常清晰的预见到,未来生态链必须以实体店为基础。“优农合作的这些超市不具备跟巨头抗衡的实力,而我们现在做的就是提前转型和布局,这样当整个商业进行洗牌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带着他们生存下来。”

10月初,好消息传来。“青岛优农”拿到了超过500万元的种子轮融资。其中,还包括人才与技术的引入。按照朱仲全的估算,明年农产品流通就可以达到2亿元以上的规模额度。

“互联网零售业速度一定要快,但还是要稳扎稳打,等我们成长到一定规模,希望能引起政府的关注,给我们一些政策。我相信我们有这个实力,希望能用3年时间孵化出一个上市公司。”朱仲全说。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628.html

“朱仲全:国企高管投身社区电商 互联网商业唯快不破” 的相关文章

“90后”小伙返乡创业:从牛棚“哞哞”声走出来的致富先锋

“90后”小伙返乡创业:从牛棚“哞哞”声走出来的致富先锋

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淡淡的云层洒落在山间的小院里,伴随着远处牛棚里传来的“哞哞”声,平凉市静宁县灵芝乡张堡村养殖户张号号和他的同事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走近位于张堡村的静宁县共裕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时,迎面微凉的空气中夹杂着丝丝发酵的草料味儿。站在山头放眼望去,不大的养殖场却被打理的井井有条,干净整洁。一...

黄淮学子张桂叶和她的信阳毛尖

黄淮学子张桂叶和她的信阳毛尖

张桂叶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祖籍信阳,2017年毕业于黄淮学院经管系,大学读的是公共事业管理,大学毕业后便和男朋友一起留在了驻马店,开始了她的叶子信阳毛尖创业之旅。一句话决定一件事说起自己的创业渊源,张桂叶回忆道:"就是因为我同学的一句玩笑话,‘你走了我去哪喝这么好的毛尖’”,“我就告诉他,我不走,...

江西国有林场“二次创业”再出发

江西国有林场“二次创业”再出发

江西国有林场历史悠久,景德镇市枫树山林场早在1926年就已建立;江西国有林场发展不息,2016年起进一步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巩固国有林场改革试点成果,创新国有林场经营管理机制,完善国有林场改革发展政策支持体系。今天,江西国有林场通过“二次创业”,在新征程上再次建功立业。记者连日来走进部分国有林场,场外...

大学生创业,扎根在这充满希望的田野

大学生创业,扎根在这充满希望的田野

“您看,这草莓花开得多好!”800平方米的草莓大棚里绿意盎然,刘长伟俯身察看草莓长势,笑着告诉记者,这一棚能产4000多斤,11月份就能上市了。刘长伟正在察看草莓长势。孟海鹰 摄金秋十月,吉林省农安县陈家店村到处是丰收的景象。1989年出生的刘长伟是村里土生土长的孩子。吉林农业大学毕业后,他在城里干...

90后小伙毕业后返乡养鸭创业 一只鸭子卖到128元

90后小伙毕业后返乡养鸭创业 一只鸭子卖到128元

一个从庄稼地里考上大学的平罗“90后”小伙,毕业后返乡养鸭创业。让乡亲们惊叹的是,这个“鸭司令”带领4000多只麻鸭闯市场,竟将一只鸭子卖到128元……8月2日,天刚亮,平罗县姚伏镇上桥村村民朱自和从床上爬起,骑着电动三轮车去玉米地里忙乎。新掰的玉米被拉往村里的养鸭基地。因为提前联系过,等待卸货的人...

红薯点燃致富梦,80后村干部郭培的“薯香人生”

红薯点燃致富梦,80后村干部郭培的“薯香人生”

地理位置的偏远,挡不住新郑市辛店镇湛张村人发展的热情,而郭培就是带领他们致富的种薯能手。四月末,骄阳下,郭培正弓着身子在地里插苗浇水,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他说,小红薯,大产业,这里承载了他的梦想,他要带领乡亲们开辟一片“薯香人生”。因地制宜,80后“致富能手”返乡带领乡邻创业80后的郭培是如今是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