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一群90后和00后合伙办养老院 网友:办成了“幼儿园”

2023-01-19创业故事36

你体验过“养老生活”吗?你见过一群年轻人办的养老院吗?

近日,在四川雅安,有一家由一群90后、00后共同参与经营的首漾(So Young)养老院,凭借“养老无龄化、状态自定义”的经营理念火出了圈。

在这帮年轻人的参与下,除常规护理外,院里的老人们一起拍时尚大片、办艺术展览、唱k、跳舞、露营、变装……网友纷纷感叹:“简直把养老院办成了幼儿园”。

00后与婆婆的互动

做“养老+文创”

来自为家人找寻养老院的灵感

首漾养老院的成立,要追溯到2017年夏天。当时,创始人之一佳林为了给爷爷找一所满意的养老院,拉上多年好友周航考察了成都及周边多家养老院。

但在实地考察时并不如意。暮气沉沉的环境和压抑的氛围,让她们打消了把爷爷送进这类养老院的念头,也开始认真审视养老这件事。

“第一感觉就是老了好可怕。当我们老了该怎么办?是不是可以创造一个自己老了以后也可以有安全感、归属感的地方?”

抱着大胆的想法,佳林和周航开启了创业之路,并成立了首漾养老品牌。两人借助周航在海外攻读社区建设、博物馆建设的专业优势积极寻求创新,让首漾实现了“养老+文创”的跨界融合。

“当大众文化、终身教育成为博物馆的重要议题,而我们的养老行业又是重大民生话题。专业的跨界带给我们新的思考,能不能把两者结合,所以我们在一些展览和延伸活动中,开始尝试养老+文创的发展新道路。”周航说。

快乐养老

让老年人有更多的选择和想象力

佳林告诉记者,目前院里除30到50岁年龄层的护工及行政后勤人员外,护士及文创团队均由90后和00后组成,形成了年龄的互补结构。

除常规护理外,这帮年轻人还带着老人们拍时尚大片、办艺术展览、唱k、跳舞、露营、变装……,新鲜、惬意的氛围让这群90后、00后深得院里的爷爷婆婆们“宠爱”。目前,养老院累计照顾长住老人128位,都是自愿来的。

“你们最好耍,又没有套路,又不嫌弃我们这些老年人,天天跟我们一堆耍”,一位入住首漾养老的老奶奶说。

在这里,90后、00后与老人之间模糊了年龄。在她们看来,青年、中年或者老年只是人生不同的阶段。“现在很多养老院讲的是老年人需要被照顾,把他们看成病态的、有缺陷的、弱势的。但我们不会刻意地强调他们是老人,觉得他们的行为应该被束缚、被保护,而是尽可能给予他们更多的选择空间和想象力。”

“我们实践‘无龄感’理念,一个很重要的切入点就是代际融合。一方面,为老年人提供多一点的选择和想象力;另一方面,年轻人和老人们创造共同的回忆、形成互相惦记的过程,通过鼓励、陪伴,让老年人和年轻人都能更坚定地认同自我。”

期待更多年轻力量加入养老行业

经过三年的探索与经营,首漾养老对创新的养老理念进行了初步的实践。有网友说,“想要来工作到退休”;也有人感叹,“简直把养老院办成了幼儿园”。

对此,佳林告诉记者,“看到很多人因为认可我们的理念,我们受到很大鼓舞,至少让我们相信自己做的事情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我们也期待更多人一起探索养老行业更多的可能性和解决方案。”

对比同龄人按部就班的就业和循规蹈矩的生活方式,佳林认为,“最初决定进入这个行业,也是我们关注到中国老龄化的进程,同时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的世界是很割裂、很分化的。不能说等到有四分之一,甚至是三分之一的人口都是老年人的时候,还觉得养老是一个单独的行业,所以我觉得我们在做的职业是有社会责任的。”

同时,她们也希望未来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去影响从事养老工作的年轻人,让他们有自豪感。“用一句很土的话来讲,就是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工作上得了台面。”

“在大家慢慢变老之后,如果那个时候我们还在,欢迎大家来和我们一起玩。”周航说。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634.html

“一群90后和00后合伙办养老院 网友:办成了“幼儿园”” 的相关文章

80后小伙的山沟沟创业路

80后小伙的山沟沟创业路

“阿军,要上哪儿去?”“我去给干沟的乡亲送一桶水。”李文军一边回应着街坊的问话,一边将一大桶矿泉水捆绑到摩托车上,准备出发。80后的年轻小伙李文军,是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杨柳乡杨柳街一家超市的老板。这几年,在当地大超市几乎被外省老板垄断的情况下,李文军和他的超市是如何在当地立足,并获得父老乡亲的一致信...

40岁开始创业做小本生意,一天收入高达1000元

40岁开始创业做小本生意,一天收入高达1000元

40岁的石旺军,很早就在沙市打工,但生活一直不是很好,2003年来武汉,开始小本创业卖烤苕。石旺军将自己的摊位选在了从公交车站到公园大门必经的路上,这是卖苕的“黄金地带”。每天早上5点多,石旺军就要起床。他要将30多个蜂窝煤捣碎加水,搅拌成糊状。这就是烤出美味红苕的关键。然后引燃几个蜂窝煤放在炉子底...

这夫妻俩把小盆景种成了大风景

这夫妻俩把小盆景种成了大风景

拉枝、盘扎、修剪、整型……盆景基地里,园艺师们全情投入盆景修剪。随着园艺师手中剪刀的上下飞舞,原本普通的绿植很快呈现出宝塔、瀑布、雄鹰等造型。打包、装箱、发货,一棵棵盆景“飞”出村落——这是峰峰矿区义井镇西山村高鹏的励园盆景基地的一处景象。高鹏和胡瑞宁在园区内整理盆景。返乡创业 变身“村”里人在励园...

山村女大学生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山村女大学生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罗小庆,1995年2月出生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的一个小山村,从小家境清寒。靠着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学校的关心帮扶,她得以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毕业时,抱着帮助更多人通过养鸡增收致富的梦想,她选择了回到农村创业,致力于把科学土鸡养殖技术带到乡村,助力乡村振兴。几年来,她扎根农村、服务群众,取得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

黄元米果:是乡愁也是致富“金果”

黄元米果:是乡愁也是致富“金果”

“吃黄元米果第一口不要蘸盐,也不要蘸糖,要吃原汁原味的。”江西省瑞金市红井步行街的一家黄元米果店前,老板刘海东正向顾客推荐米果的吃法。这一口“原汁原味”的黄元米果是刘海东的“乡愁”,也是如今村民们致富的“金钥匙”。从过去一斤五块到一斤八块,再到现在通过电商平台将黄元米果卖到一斤十块,做了五六年黄元米...

忻州:“玉米兄弟”张世元:把青春和梦想写在大地上

忻州:“玉米兄弟”张世元:把青春和梦想写在大地上

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和黄土地有着不解之缘。三次创业的经历也都是围绕着“土疙瘩”,青年,正是蓬勃向上的年纪,正是创新创业的年纪,他用满腔的热情,报效时代和祖国,把青春和梦想写在最广阔的祖国大地上,他就是忻州玉米兄弟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世元。初尝创业艰辛 千锤百炼学校毕业后,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