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回乡创业,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大有可为

2023-02-19创业故事19

8年前大学毕业时,我本有机会谋到一份城里的工作,后来还是决定返回家乡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石洞镇,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

当时,亲朋好友鲜有人看好我的创业前景,父亲更是坚决反对,他希望我能在城市安家立业,不要回来折腾。多年过去,我在老家创办的公司已成长为年销售额近千万元的新锐企业,并带动周边村民共奔富裕路。

万事开头难。我的大学专业是会计学,跟农业八竿子打不着,可我从小便爱往乡下跑,跟随父辈种庄稼、收小麦,对农业既熟悉,又有感情,深知农产品要想受欢迎,必须从源头把好质量关。起初,我信心满满地流转了800亩土地,全部种植家乡的特色小麦。然而由于土地分散、管理粗放,3年下来赔了10多万元。痛定思痛,我带领团队成员找差距、寻帮助,最终敲定订单种植的合作模式,由种植大户承包经营,每年按时保量完成种植任务。合作带来的结果是双赢,农户吃下“定心丸”,销路稳定有保障;我们原先担心的原料品质得到提升,可以专心负责生产加工和市场开拓。

创业路并不好走。刚开始,公司只能磨面粉、压面条,生产多靠人工,成本居高不下,产品缺乏竞争力。我外出考察学习了一圈,回来后决定重新投资700多万元引进设备,彻底升级改造生产线。现在,整个生产过程70%以上实现自动化,小麦从入库到包装成产品,效率提高了3倍以上。

为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公司在密闭车间安装了新风系统,避免自然通风带来的蚊虫和扬尘污染。冬天,村里的气温最低能降到零下十几摄氏度,我们又增设了地暖,使车间温度保持在15摄氏度左右,从而保证面条筋道的口感。

创业若想成功,除了产品质量过关,还要受到市场认可。在省内,我们推动产品进商超、入粮油市场。在省外,我们转变思路,逛展会、开面馆,马不停蹄地谈合作、找项目,慢慢打开销售局面。目前,我们每年能卖出近20万箱长寿面。

公司不断发展壮大,让我们回馈村民的底气更足。近些年,我们与周边农户累计签订了5200亩的订单种植合同,建成了6000平方米的集面粉、面条、麦片、胡麻油为一体的生产园区,吸纳40余名村民参与进来,实现家门口务工,人均年收入突破4万元。在政府帮助下,我们还去农科院学习、到高校培训,利用项目帮扶资金,持续丰富产品种类。如今,公司研发的40多款新产品陆续上市,广受市场青睐。

8年一路走来,我感触颇深的是:农村发展空间广阔、大有可为,我会坚定留下来,努力成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现在除了我,公司还有两名大学生,对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强。未来,我们计划推出一些方便食品,抓好“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产业,拓宽乡亲们的增收渠道。

(作者为兰州麦粒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本报记者赵帅杰采访整理)

来源:人民日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682.html

“回乡创业,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大有可为” 的相关文章

电影《当我们海阔天空》:大学生创业要“接地气”

电影《当我们海阔天空》:大学生创业要“接地气”

电影《当我们海阔天空》在全国院线上映。剧中,由古装小花旦何琢言饰演的“院花”梦媛(女一号)在陪伴同学创业团队,接触到大山深处岛濑村亟待脱贫的村民后,毅然放弃了自己以成绩第一入选全国赛的专注于互联网信息检索的“滴海”项目,转而投入到新的团队,为农村电商创业大数据平台的稳步升级、加速拓展业务提供了技术支...

返乡种植高山蔬菜 打造城里人的绿色健康菜园子

返乡种植高山蔬菜 打造城里人的绿色健康菜园子

临近春节,在酉阳县涂市镇大林村2组,青年农场主佘德江的高山蔬菜基地里,十几位村民正在收割白菜,割菜、去脚叶、装箱、搬运……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村民将蔬菜整理包装后,运送到大林村冷链仓储车间进行冷藏,根据市场需求定量发货,产品销往广东、重庆中心城区等地。“昨天广州一农产品批发市场电话预定了3吨高山白菜,...

忻州:“玉米兄弟”张世元:把青春和梦想写在大地上

忻州:“玉米兄弟”张世元:把青春和梦想写在大地上

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和黄土地有着不解之缘。三次创业的经历也都是围绕着“土疙瘩”,青年,正是蓬勃向上的年纪,正是创新创业的年纪,他用满腔的热情,报效时代和祖国,把青春和梦想写在最广阔的祖国大地上,他就是忻州玉米兄弟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世元。初尝创业艰辛 千锤百炼学校毕业后,张...

海南“蜂王”传奇人生:68岁陈昌卓仍快乐创业

海南“蜂王”传奇人生:68岁陈昌卓仍快乐创业

他养蜂超半个世纪,创多个“海南第一”;他坚守诚信,用品质享誉国际;他年近七旬,仍坚持创业壮心不已;他矢志不渝,人生充满传奇。他就是陈昌卓,51年来一直没有中断和蜜蜂的联系,在这个“海南蜂王”的身上,流淌着海南人“诚实、执着、勤奋、拼搏”的品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如火如荼,我们将这位海南“最高龄...

80后收纳师分享创业经历:在蓝海行业找到未来

80后收纳师分享创业经历:在蓝海行业找到未来

“收纳师是物品整理师,是空间规划师,是心灵净化师”。80后收纳师吴波在“数字化时代 寻找灵活就业新36行”全网征集活动启幕会上说。作为近几年逐渐走俏的小众新兴职业,收纳师逐渐被人们所熟知,也给家政服务业带来新风尚。“收纳的本质是规划。”16日,吴波告诉记者,收纳不仅是上门做物品的归类摆放,其最重要的...

规模化种植芭蕉第一人,桂林小伙带领村民致富

规模化种植芭蕉第一人,桂林小伙带领村民致富

在桂林的乡村房前屋后偶尔能看到芭蕉树,但是规模种植芭蕉却没有。阳朔普益乡留公村的村民黎新发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在村里种起了西贡蕉,还带领村民连片种植一起发家致富。从做香蕉生意到引进芭蕉种植黎新发1988年出生,34岁,记者在芭蕉地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打药水。只见他个子不高,身材有些瘦小,鼻梁上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