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在家乡·筑梦想|创业路上逐“浪”行(沭阳威裕服饰有限公司)

2023-03-11创业故事11

(速新闻记者 王艳珅)3月2日,走进沭阳威裕服饰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运转的声音此起彼伏。忙碌的车间里,堆满了各种服装面料,工人们正忙着打版、裁剪、缝纫……每道工序都有条不紊,看着一件件产品呈现在眼前,沭阳威裕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唐浪满脸喜悦。

唐浪出生于1991年,去年,他获评“宿迁市返乡创业先进个人”。记者了解到,2011年,唐浪跟着表哥去了南方打拼。那时的唐浪刚毕业,没有工作经验的他只能从底层做起。2015年,他在苏州从事装修工作,先后接触过测量、标书制作、工程监督。唐浪说:“第一次接触到服装是由于家庭原因,那时,我不得不辞去工作回到家乡,刚回乡的我不甘于继续给别人打工,自己尝试开起了服装店。”

唐浪的服装店开起来后,他先后去杭州、上海、广东学习面料、挑版、上新等方面的知识。在这期间也不断做出调整,一直不甚理想,经过深思熟虑,在分析了自己的优势、劣势、机会、风险、发展模式后,唐浪决定做自己的加工厂。就这样,唐浪利用自己积累的专业知识和人脉,本着在泥土里扎下根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发展的信念,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公司慢慢地从只有几个人的小作坊变成了拥有几十名员工的工厂。2019年,政府大力扶持返乡创业,出台福利企业税额减免、厂房减租等政策,在这个机遇下,2021年,唐浪创立了沭阳威裕服饰有限公司,随后公司订单签订量接连告捷。

通过公司员工的共同努力,目前沭阳威裕服饰有限公司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有60名在职员工,每日出货3000件左右。“能照看孩子,又能伺候老人,在家门口每月就能拿到3000多元工资,既方便又稳定,真是比外出打工强多了!”该公司工人王秀秀边缝制边开心地说。

唐浪说,返乡创业绝非轻而易举就能成功。走好这条路,离不开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更需要返乡创业青年敢闯敢拼、不懈奋斗,攻坚克难、勇毅前行。

唐浪说:“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使得我们的产品质量和创业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在这里我要感谢政府各级领导对企业的多方面支持和帮助。政府对返乡创业的支持为许多人提供了人生出彩的舞台,也鼓励和鞭策着周围的伙伴创造出更精彩的未来。我相信,在政府各级领导帮助下,作为返乡创业的一员,我一定能够为家乡振兴添砖加瓦。”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837.html

“在家乡·筑梦想|创业路上逐“浪”行(沭阳威裕服饰有限公司)” 的相关文章

发微博做手账 95后女生创业“玩着玩着”月入8万

发微博做手账 95后女生创业“玩着玩着”月入8万

在杭电学生活动中心招生就业服务中心有一个长1.5米宽80公分的桌子,上面错落有致放满了笔记本、剪子、胶带、彩带、摄像头等东西,看起来像一个梳妆台,可知这是一个叫做“木田手账”品牌的工作台?这个工作台每月产生8万的销售额。现在这个工作台的主人,是杭电人文与法学院的大三学生刘思含。这个戴着圆框眼镜、有着...

灵山县残疾人翁建光的成长与创业故事

灵山县残疾人翁建光的成长与创业故事

“曾听说,唯有自强不息,才有日后无限可能。我呢,唯有坚持,唯有自强,才有未来。”7月15日,记者随同灵山县残疾人联合会工作人员来到广西农垦国有华山农场,采访了肢体三级残疾、现年46岁的灵山县武利镇珠理村的残疾人翁建光。他租赁了华山农场原仓库面积500平方米的场地 , 开办了灵山县檀圩镇保利皮包加工厂...

返乡种植高山蔬菜 打造城里人的绿色健康菜园子

返乡种植高山蔬菜 打造城里人的绿色健康菜园子

临近春节,在酉阳县涂市镇大林村2组,青年农场主佘德江的高山蔬菜基地里,十几位村民正在收割白菜,割菜、去脚叶、装箱、搬运……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村民将蔬菜整理包装后,运送到大林村冷链仓储车间进行冷藏,根据市场需求定量发货,产品销往广东、重庆中心城区等地。“昨天广州一农产品批发市场电话预定了3吨高山白菜,...

忻州:“玉米兄弟”张世元:把青春和梦想写在大地上

忻州:“玉米兄弟”张世元:把青春和梦想写在大地上

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和黄土地有着不解之缘。三次创业的经历也都是围绕着“土疙瘩”,青年,正是蓬勃向上的年纪,正是创新创业的年纪,他用满腔的热情,报效时代和祖国,把青春和梦想写在最广阔的祖国大地上,他就是忻州玉米兄弟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世元。初尝创业艰辛 千锤百炼学校毕业后,张...

汤爱博:一名建筑设计师的焦虑与创业历程

汤爱博:一名建筑设计师的焦虑与创业历程

创业,是一个人与一群人的故事,也是一个人与一座城的故事。创业过程中,也许会经历孤独、脆弱、委屈、冷眼、嘲笑……但,只要仍然在奔跑,终将成为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通过一个个初创者的故事,看这座青春之岛如何培育和孵化这些新生力量,观这座城市能否给这些创业者提供一个留下来扎根的理由。我们走进青岛拓界建筑设计...

“智能养鱼”闯出致富新路

“智能养鱼”闯出致富新路

户外最高气温已近40℃,可在丹徒区高资街道巫岗村的一排排大型养殖车间里却是温度舒适,没有丝毫燥热感。8月10日,记者来到镇江市欣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800多平方米的大型车间里,安置着几个巨型养殖池,水温则根据鱼的品种和年龄段适时调整。这样的养殖车间共有10多个,每年可产出10多万斤高档成品鱼,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