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返乡当农场场长,全国人大代表谢汝朋用鸡蛋孵化创业梦

2023-03-12创业故事8

3月3日下午两点,谢汝朋飞抵北京,干燥的气候让他感到不适应,“感觉脸绷得很紧,鼻孔里呼吸的空气都是干的”。这是他第一次来到首都,以新当选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身份参加全国两会。

谢汝朋是广东省阳春市中雁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农场场长,是村里人眼里的高材生。自2016年年底辞掉外贸工作后,他返乡当起了养鸡能手,所创立的绿壳蛋鸡养殖农场已有5个,年销售额逾3000万元,为广东省规模第一。农场吸纳周边贫困人群,还带动50余乡镇农民创业就业。

“农村有丰厚的产业发展沃土,可以承载我们的理想。”全国两会期间,这位85后乡村振兴带头人兴奋地向南都记者诉说着乡间土地上的“大有可为”,他希望国家能加大对乡村人才的引进力度,号召更多“领导型”“实干型”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全国人大代表谢汝朋。

新农人

谢汝朋,1986年出生,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从南昌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硕士毕业后,曾在外企工作。因想把自己研究生所学技术用在养殖当中,他返乡建起蛋鸡养殖场,成立“小生花蛋”品牌。2021年获阳春市第三届创业创新大赛冠军。

新希望

乡村振兴需要榜样的力量,希望得到政府的进一步扶持,让一腔热血投身乡村振兴的年轻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决心

用“小生花蛋”孵化创业梦

“你为什么要放弃稳定的工作,回到乡下干这些脏活累活?”2016年,当而立之年的谢汝朋决定回到家乡阳春市八甲镇创业时,他的父母曾有过这样的疑惑。“我的爸爸妈妈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所以他们非常明白务农的辛苦,不想让我重走他们的老路。不过,他们也知道我从小就十分有主见,便没有阻止我。”

谢汝朋决定返乡,有很多原因。他硕士毕业于南昌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毕业后曾在外企工作,后来又做起了外贸生意,这些都与他所学专业无关,“当时我感觉自己做外贸没有核心竞争力。我花了这么长时间去学习、研究技术,当然更希望能把自己所学应用起来。而农村就能提供这样的平台”。

农业发展平台广袤,要从哪个领域入手?谢汝朋的答案是蛋鸡养殖业。这个问题没有难倒创业之初的谢汝朋,他的想法非常清晰,一如返乡时的坚定。

“首先我有核心技术,虽然我不是正儿八经的畜牧专业学生,但我掌握的技术在养殖业中是具有竞争力的。其次,我认为蛋品市场非常庞大,我国是全球鸡蛋消费第一大国。这是我经过较长时间思考后做的决定,而不是‘拍脑门想当然’。”谢汝朋说。

想法有了,接下来得实践。谢汝朋先是在八甲镇长塘村委附近建起绿壳蛋鸡养殖场,当起养鸡能手,还给自己即将产出的鸡蛋起了个品牌名——“小生花蛋”。谢汝朋告诉南都记者,“小生”和同音的“花旦”都是京剧角色,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他所养殖的都是国鸡品种,他希望自己的产品具有中国特色,打造成品质的标杆、优质的榜样。

谢汝朋返乡建起蛋鸡养殖场,成立“小生花蛋”品牌。

紧接着,谢汝朋就像“打通关”一样跨过重重创业难关:养殖成本高、销路不畅、合伙人撤资等等。2017年下雨频繁,乡间道路泥泞难行。谢汝朋用来运送鸡饲料的三轮车经常陷进泥坑里,“我和爸爸需要用双手抬起三轮车,车子加上饲料,大概有八九百斤重。那段时间太苦了,庆幸的是我坚持了下来”。

谢汝朋寄托在“小生花蛋”的愿望正逐步实现。目前,“小生花蛋”品牌鸡蛋在广东超过600家商超、门店以及20余家专业电商进行销售。他也成了5家养殖场的核心合伙人,总养殖规模13万多羽,年销售额逾3000万元。

情怀

“乡亲们能不能有更好的出路?”

广袤的田野里有谢汝朋的童年回忆,更有他难以割舍的情谊。谢汝朋表示,自己小时候家境困难,兄弟姐妹又多,可能两个星期都吃不上一顿肉,能满足最基本的温饱已属不易。“那时,我的叔伯、邻居都特别关心我家,时不时带一些鸡肉、猪肉,还有豆腐过来,放在我们的碗柜里。”

由于这段成长经历,谢汝朋一直将对家乡亲人与邻里的信任感、责任感厚植于心。刚创业时,谢汝朋想的是“家乡有我的亲人,有什么困难,他们都会帮我”;农场实现收益后,他思考的又是“大家能不能有更好的出路?我要怎么帮助他们提高生活水平?”

谢汝朋告诉南都记者,目前养殖场处于半自动化运作,可以做到自动喂料、自动清粪,但捡蛋这个步骤还得依赖人工完成。实际上,他在后期扩建养殖篷时有条件引进更先进的设备,实现自动捡蛋,但他没有这样做。

谢汝朋的蛋鸡养殖场。

“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是考虑到初次投入的成本相对较低;另一方面是如果保留人工的操作方式,便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到农场干活,项目带动能力更强。”谢汝朋说,“我们不能仅仅考虑经济效益,还应考虑社会效益。作为当地较大的养殖户,如果不能在解决村民就业问题上多想办法,那乡村要如何振兴?”

事实上,谢汝朋也真正发挥了带头人作用,成为阳春市第四批“春苗”工程村级储备人才,目前已带动乡镇农民创业就业50余人。

“等我们企业扩大养殖规模、延长产业链,有更丰富的深加工产品产出时,再逐步把工作人员转移到新增的生产环节,带动更多村民参与。”谢汝朋还向记者透露了自己今年的计划,即投身种植业。

“为响应国家撂荒耕地复耕的号召,我打算去种南瓜。我初步的想法是,把养殖场里的鸡粪做成南瓜的有机肥,鸡饲料里又可引入南瓜饲粮,这样鸡蛋的品质会更好。我还可以用鸡蛋销售的渠道去卖南瓜。”谢汝朋娓娓道来。

声音

挖掘更多“领导型”“实干型”乡村人才

今年2月,谢汝朋得知自己当选全国人大代表。“那一刻我感觉自己过往7年的努力被最大程度认可了,我很振奋!”他希望能够为乡村发声,号召更多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全国人大代表谢汝朋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

“‘新农人’不一定是以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形象,他可能是一个具有新时代标识的、成功的典范,还可能是‘别人家的孩子’。”谢汝朋说。

他将这一思考融入两会的建议中,认为乡村振兴需要榜样的力量,带头人很关键,他们返乡创业后能推动地方产业发展,还能带动村民致富。但由于乡村发展环境、人才培育机制等条件不完善,导致许多人才响应国家的发展号召,一腔热血投身乡村振兴,真正开展工作就阻力重重。

“希望政府能为现有的返乡青年建立人才资源库,并按照评定标准把他们分类,从中筛选出‘领导型’和‘实干型’人才,过渡为重点产业带头人。对外,通过‘项目、亲情、政策’吸引人才回乡创业,打通人才与家乡的双向服务通道。”谢汝朋说,社会要有足够的耐心进行乡村振兴的“长跑赛”,这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南都全国两会报道组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李竹 莫郅骅 发自北京

受访者供图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857.html

“返乡当农场场长,全国人大代表谢汝朋用鸡蛋孵化创业梦” 的相关文章

返乡种植高山蔬菜 打造城里人的绿色健康菜园子

返乡种植高山蔬菜 打造城里人的绿色健康菜园子

临近春节,在酉阳县涂市镇大林村2组,青年农场主佘德江的高山蔬菜基地里,十几位村民正在收割白菜,割菜、去脚叶、装箱、搬运……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村民将蔬菜整理包装后,运送到大林村冷链仓储车间进行冷藏,根据市场需求定量发货,产品销往广东、重庆中心城区等地。“昨天广州一农产品批发市场电话预定了3吨高山白菜,...

90后毕凯斌:生存易,追逐理想的创业很难

90后毕凯斌:生存易,追逐理想的创业很难

创业,是一个人与一群人的故事,也是一个人与一座城的故事。创业过程中,也许会经历孤独、脆弱、委屈、冷眼、嘲笑……但,只要仍然在奔跑,终将成为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结缘VR行业 创业梦起于创客大街出生于1993年的毕凯斌,虽然故乡威海也是海滨城市,但在青岛度过了四年大学生活后,他更想留在青岛闯出一片天地。...

农村创业之“草莓大王”的 创业故事

农村创业之“草莓大王”的 创业故事

每到草莓上市的时节,老郑每天一大早就会出现在草莓大棚里。“这个棚内温度需要调节”“湿度太大,快通风排湿气”……短短一上午,他已经帮着好几户果农指导草莓种植技术。老郑叫郑治平,1961年出生,早年是一名军人,从绿色军营转业到灞桥区物资综合供应站,赶上企业改制,他成为一名下岗职工。当过兵的老郑不抛弃不放...

李东:创业养蚯蚓 带富乡里人

李东:创业养蚯蚓 带富乡里人

在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金田农业园区,内蒙古奥远君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蚯蚓养殖基地占地70亩。15栋白色大棚整齐列队,遮阳网下60垄蚯蚓养殖床一条条排开。旁边是肥料发酵棚和有机肥加工储备棚,大棚旁边种着各种蔬菜,因为施用蚯蚓粪有机肥,长得油绿油绿。7月末,炎炎烈日下,养殖场里没有臭气,只有热烘烘的发酵味...

一个盲人的创业传奇:白手起家3年成”蘑菇大王”

一个盲人的创业传奇:白手起家3年成”蘑菇大王”

现在的何幼定在身边朋友们的帮助下,不但成了当地有名的“蘑菇大王”,还开办了农家乐餐厅,他利用本地山坡散养的万余只土鸡更成了外地食品企业眼中价值不菲的食材供应源头正常人创业已经很难,而双目失明的人要支撑起从生产一直到市场终端的产业链条更是难上加难。在浙江绍兴的上虞市,若非亲眼所见,记者是无法理解这个创...

邵根伙:养猪博士2万元创业名列胡润富豪榜

邵根伙:养猪博士2万元创业名列胡润富豪榜

昨天下午,杭州下着小雨,淅淅沥沥的。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的门口,一辆出租车停了下来。一个身穿白色短袖衬衫,戴着金边眼镜的中年男人下了车,匆匆忙忙地往大堂里跑。“不好意思迟到了,司机不认识路。”他满脸歉意地坐了下来,小小的会场里坐满了人,都在等他。他是邵根伙,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