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了不起的创业兵|张华伟:从战场到市场 依旧是“尖兵”

2023-03-16创业故事12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开栏语: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从“战场”到“商海”,一大批退役军人和优质军创企业涌现出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省委“一改两为”部署要求,助力军创企业发展,展示军创企业形象,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安徽省分行联合举办“邮储银行杯·我的退役故事”第二季“了不起的创业兵”系列宣传活动。活动聚焦100名军创企业家,讲述他们真实励志的创业故事,展现新时代退役军人敢于拼搏、顽强奋斗、开拓创新、永不言弃的精神品质,激励广大退役军人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再立新功。

张华伟给人的印象是平静、温和的。人民网安徽频道初见他时,他身着笔挺西装,说话音调不高,但是言简意赅,字字透着力量和思考的深度。

张华伟的经历,颇有励志色彩。他曾在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携笔从戎成为一名武警战士,而后大学毕业转战“商海”,成为一名退役军人创业“先锋兵”。

“我能取得现在的成绩,与当初参军入伍的经历是离不开的。”采访过程中,张华伟反复强调“回首在军队的点点滴滴,感慨颇多,受益匪浅。”

张华伟接受记者采访。人民网 王锐摄

携笔从戎 逐梦“商海”

2005年,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张华伟,义无反顾决定携笔从戎,应征参军到武警某部,成为一名武警战士。

服役期间,他刻苦训练军事技能,积极参加警民共建活动,在多次军事考核和演习中获得嘉奖,并先后荣获优秀士兵两次,教导队优秀学员一次,荣获个人三等功一次,还先后在连队战士、文书等岗位磨炼。

退伍不褪色,转业不转志。在退伍后,他依然保持军人本色,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

“我当时刚工作,是在一家企业做技术员,还做过销售。”张华伟回忆,打工上班那几年,也是他厚积薄发最关键的时候。“虽然一直在一线工作,但无论是从技术方面,还是市场层面,我都积累了很多经验。”

慢慢地,张华伟成为企业里的骨干,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但他乐此不疲。

转折点来到2012年,彼时张华伟早已是技术和销售的复合型人才,一个大胆的想法涌上心头:“或许我也可以实施创业!”

不忘初心 践行担当

说干就干。得益于过去几年的经验积累,张华伟很快成立利辛县华越衡器有限公司,以汽车衡为主营业务。为了拓宽市场,他作为掌门人一刻不敢放松,“那个时候我自己一个人坐着火车在全国各地跑,就想多争取一些客户资源。”

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和团队的力量,现已把公司发展成为华东衡器最大企业之一,皖北地区唯一一家大型地磅厂家,业务范围更是覆盖海内外。

成功并非偶然,拼搏将其必然。秉持着“干一行,专一行,爱一行”的座右铭,张华伟带着他的团队,一次次调试校准,认真总结经验,只为提供更精准的电子衡器产品,确保达到客户要求,让客户满意。

工作中,他不断总结创新,开创了衡器信息化的先河,相继攻克了无网络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实时查看的几大关键技术。由于不断钻研,心系客户,力求卓越品质,公司每年业绩逐步上升。

如今,张华伟的企业成为当地的明星企业,他也不忘回报社会。 2021年,为更好地带动周边产业发展,他投资1.25亿元建设年产2000台地磅项目落地城北工业集聚区。并安排退役军人和剩余劳动力200余人,确保了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及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和增收。

临近采访结束,张华伟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退役军人执行力强、吃苦耐劳,很多退役军人同事在工作中表现得都很优秀,欢迎更多退役军人来我们公司共同发展。”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925.html

“了不起的创业兵|张华伟:从战场到市场 依旧是“尖兵”” 的相关文章

涂宇果:创业需要勇当先行者

涂宇果:创业需要勇当先行者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涂宇果,那可能是“折腾”。对于爱折腾的涂宇果来说,创业要趁早。大学时,涂宇果就和华西医院创立“小心肝”慢性病管理品牌,因此获得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创新创业一等奖。但获奖后,该项目却因各方对品牌发展理念未能达成一致而解散。项目虽未成功,但却让涂宇果认识到,选择一个好项目比怎么做更重...

东北“铁娘子”逐梦“京南明珠”:二次创业再升级

东北“铁娘子”逐梦“京南明珠”:二次创业再升级

7日,“十一”小长假最后一天,一大早,位于“京南明珠”河北省固安县的永定城·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内已是熙熙攘攘。“恰逢小长假,又是换季卖货高峰期,有新顾客刚下的订单,也有老顾客要发走的货,这一早我一会儿都没闲着。”商贸城内,欧格经典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丽娟在店里一边理货一边说。图为永定城·京津冀固安国际...

大学生返乡创业,六盘水版“乡村振兴合伙人”

大学生返乡创业,六盘水版“乡村振兴合伙人”

“子承父业”,青年合伙人回到农村,开启茶园发展新模式,探索大规模现代化农业,带动茶企复苏,帮助村民致富增收。2017年底,从青岛一家证券公司辞职后,范洪精回到老家贵州六盘水保基乡冷风村,开始尝试创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这个36岁的年轻人是当地的苗族小伙,从小在村里都是学业上的佼佼者。2009年从武汉...

爱尚鲜花邹小峰:创业者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自己

爱尚鲜花邹小峰:创业者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自己

邹小峰说,爱尚鲜花现在只做两件事,一个是把供应链做好,另一个则是把品牌做好。“创业者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自己。”“为了追女朋友。”说起最开始接触鲜花,爱尚鲜花(836638)董事长邹小峰倒是直言不讳。“发现鲜花这个生意好做,利润又高。当然,这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市场营销出身的他,敏锐看到鲜花行业的商...

湘潭“85后”小伙艰辛创业 1800只大白鹅“求包养”

湘潭“85后”小伙艰辛创业 1800只大白鹅“求包养”

“这1800多只鹅,超过出栏时间已经有一个多月,要是还卖不出去,我实在没有办法维持了。”29岁的彭勇着急地说。10月28日,在湘潭市雨湖区先锋街道桐梓村的鹅场内,彭勇讲起了他半路出家当“鹅爸爸”的艰难创业路。“85后”小伙办鹅场艰辛创业为了养家,彭勇曾开过出租车、经营过饭馆,但仅能解决一家三口最基本...

忻州:“玉米兄弟”张世元:把青春和梦想写在大地上

忻州:“玉米兄弟”张世元:把青春和梦想写在大地上

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和黄土地有着不解之缘。三次创业的经历也都是围绕着“土疙瘩”,青年,正是蓬勃向上的年纪,正是创新创业的年纪,他用满腔的热情,报效时代和祖国,把青春和梦想写在最广阔的祖国大地上,他就是忻州玉米兄弟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世元。初尝创业艰辛 千锤百炼学校毕业后,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