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徐进:大学生回乡创业“蜂”生水起

2023-01-18创业故事37

眼下正是割蜜的最佳时期,走进开化县思远家庭农场,只见主人徐进正在割蜂蜜。他小心翼翼地打开蜂桶,割了一块原蜜给我们品尝。轻咬一口,满口香甜。这位动作娴熟的年轻蜂农,如果不是亲眼相见,很难想象他是一名大学生。

“好环境+好政策”实现创业梦想

徐进,33岁,他家老房子就建在一个小山凹里,三面环山。从他爷爷手上,就开始了养蜂。到了他爸爸这里,数量增加到30群,蜂蜜都是自己食用,或赠送亲朋好友,很少有出售,并没有把养蜂当作事业来做。

徐进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在宁波、杭州和衢州等地做过工人、跑过销售、干过电商。近年来,开化县重视人才,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而且中蜂产业有扶持政策,加上良好的生态环境,徐进在2017年决定返乡创业,接力家庭养蜂传统,把养蜂事业做强做大。2019年他创办了开化思远家庭农场,同年5月,被县土蜂蜜联盟吸纳为成员,现已成为开化县返乡青年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典型。

摸爬滚打成为“行家里手”

创业之初,虽然有长辈传统的养蜂经验,但靠传统的经验难以做强做大,于是他一边从现代网络和书籍等资料上学习,一方面多次参加县农业农村局和养蜂协会组织开展的专业技术培训,并向其他养蜂大户学习取经,就这样,很快掌握了养殖技术,从父亲手上接过来的30群,不到三年时间迅速发展到200群,产值20余万元。

当然,这其中充满艰辛。父亲因为身体不好,常年吃药,做不了重活,于是就帮着徐进一起养蜂。徐进在接手养蜂的第一个春夏之际,100多群蜜蜂,出现繁殖分桶现象,一出来就是三五群,父子俩根本来不及回收。有的飞到树顶上,有的飞到其他山上,需要背着空蜂桶,翻山越岭的去追。有人说,飞了就飞了,何必这么折腾呢?但是养蜂人对小蜜蜂的情感很深,蜂飞走了就像失去亲生孩子一样的心痛。

每当午饭时分,都是天气最热,分蜂最猛的时候,来不及吃午饭,只能饼干馒头充饥;外面气温高达35度多,穿着厚厚的防蜂服操作,一天下来,衣服都不知道湿几次,也数不清会被蜜蜂蛰几次,但成功收回飞出去蜜蜂的心情,只有养蜂人自己知道。

徐进告诉我们,他家蜂场里养的都是土蜂,体魄强壮采蜜能力强。为了给蜜蜂留下过冬食物,保证蜂蜜的纯度,他们一年只割一次蜜,每桶每次只割三分之一,剩下的给蜜蜂过冬。

徐进介绍,我国现有的蜂种资源主要以意大利蜜蜂与中华蜂蜜为主,它们所采的蜜分别称为意蜂蜜与中蜂蜜(土蜂蜜)。中蜂圆桶土养,它主要是定地饲养。这种蜜的酿造周期非常长,所以它的成熟蜜成熟度就比较高……说起养蜂,徐进娓娓道来,俨然是个行家里手。因此,2020年11月,徐进被当选为首届开化县中蜂产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理事。

精心打造成为“省级美丽牧场”

“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一开始,徐进就下定决心,建设一个高标准的“花园式”美丽蜂场。于是在山上养蜂,山下另建新房。把山凹里的旧房折除建蜂场,并投资2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种下大片蜜源林和花卉,便于客商和游客现场观赏体验。

蜂场依山而建,蜂桶顺坡而放,近两百群中蜂整齐而有序地排列在山谷中蜜源林下,整个蜂场规划别具一格,走进蜂场让人十分愉悦。

蜂场门口的甜蜜小屋十分优雅,布局十分简洁温馨。围墙上挂着蜂蜜正确的食用方法,详细地介绍了喝蜂蜜的正确吃法、最佳时间、简单做法、适宜人群和禁忌人群;让顾客对蜂蜜的营养价值和功效作用有了更深的了解。

蜂场内右侧有个休息区,一张石桌,四张石凳供客人短暂休息,旁边的水井,常年保持相对水位,久旱不干,累了坐在这里小息,吹着山风,吸着大山里天然的清新空气,这种惬意的生活城里人是难得享受的。

有志者事竟成,无论是规模,还是经济效益,还是牧场美丽环境各有项指标均达标。2020年,开化思远家庭农场蜂场顺利通过有关部分考核验收,被评为“省级美丽牧场”。

“近日,蜂场出售120群中蜂,为建德草莓种植大户提供蜜蜂授粉,收入3万元。”徐进说,下一步,他将探索“场养+飞地”“线上+线下”“蜂蜜+授粉”等种养和销售模式,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计划年养蜂规模达到300群,年收入达到30万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94.html

“徐进:大学生回乡创业“蜂”生水起” 的相关文章

返乡种植高山蔬菜 打造城里人的绿色健康菜园子

返乡种植高山蔬菜 打造城里人的绿色健康菜园子

临近春节,在酉阳县涂市镇大林村2组,青年农场主佘德江的高山蔬菜基地里,十几位村民正在收割白菜,割菜、去脚叶、装箱、搬运……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村民将蔬菜整理包装后,运送到大林村冷链仓储车间进行冷藏,根据市场需求定量发货,产品销往广东、重庆中心城区等地。“昨天广州一农产品批发市场电话预定了3吨高山白菜,...

爱尚鲜花邹小峰:创业者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自己

爱尚鲜花邹小峰:创业者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自己

邹小峰说,爱尚鲜花现在只做两件事,一个是把供应链做好,另一个则是把品牌做好。“创业者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自己。”“为了追女朋友。”说起最开始接触鲜花,爱尚鲜花(836638)董事长邹小峰倒是直言不讳。“发现鲜花这个生意好做,利润又高。当然,这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市场营销出身的他,敏锐看到鲜花行业的商...

河北巨鹿:“葡萄大王”创业记

河北巨鹿:“葡萄大王”创业记

在人们的印象里,干农业赚钱少,特别是种地,又脏又累辛辛苦苦还挣不了几个钱。然而河北省巨鹿县的“葡萄大王”刘财举用四年时间从一个“水果贩子”变身种植大户,靠种葡萄完成了创业梦,把农业做成了“暴利”项目,还成了带动全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明星。刘财举正在介绍他的克瑞森晚熟葡萄。从“一分不挣”到亩“产”万元李锋...

大学毕业回乡“种地”十载 考研是为“更好地种地”

大学毕业回乡“种地”十载 考研是为“更好地种地”

名牌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回乡“种地”,发展有机桃种植和景观苗木培育,即墨区金口镇“新农人”王晨旭当一干就是10年。2021年,王晨旭身份完成转变,从一名“种地的”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奔波于学校和农场之间,他希望,学成之后回到农场,做现代化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带领更多“新农人”扎根农村。大学毕...

女性创业的三次浪潮:从“外来妹”到返乡创业者

女性创业的三次浪潮:从“外来妹”到返乡创业者

水花,时代的浪花《山海情》里有个让人感动的女性角色——水花。她的一滴泪,就烫伤了很多人的心。水花的爸爸因为一口窖、一头驴、两只羊将她嫁给了邻村的陌生男子。水花有青梅竹马的心上人。她为此逃婚,但不忍父亲被欺负又回来了。婚姻和美了几年,丈夫又意外残疾,水花拖着年幼的女儿和残疾的丈夫,佝偻着身子走了七天七...

河南监管局:反映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河南监管局:反映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近年来,农民工创业人群不断增加,对促进农民增收、改变农村面貌、助力脱贫攻坚、发展县域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河南监管局调研发现,一些返乡创业农民工遇到择业创业缺少引导、融资困难、政策红利享受不够充分的问题,亟待解决。一、存在问题(一)择业创业选择缺少引导。一些返乡创业农民工表示,虽有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