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成就别人亦能成就自己!戴利宝和他的众创空间的故事

2023-03-17创业故事14



脱去戎装,逐梦创新创业的大舞台。(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迎泽区新和路上,有一处名为“晋烁”的创业基地。这里作为省级品牌孵化众创空间,为创业者提供创业项目、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在内的一站式服务。

“80后”的戴利宝是这家众创空间的掌舵人。每天早上9时,他准时来到办公区开启一天的工作。办公桌旁一件整洁的军装上,两枚军功章挂在胸前,格外显眼。从2017年众创空间投入运营至今,戴利宝和他的团队先后拿回三个省级创新创业大奖。用25个独立品牌资质的创业项目,遍及全国300多个城市的千余家实体店,累计帮扶创业者上万名,为十年的创业青春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拥抱变化”是戴利宝身上最鲜明的创业精神。从武警部队退役后,戴利宝在酒店打过工,干过司机,因为不满足按部就班的生活,萌生了创业的念头。2012年底,他掏出全部“身家”4万元,又向亲戚朋友借了钱,在老家开起了一家串串店。因为没有任何经验,初期几个月,店里每天流水不足200元,经营一度陷入困境。不服气的戴利宝跑到东北、成都考察,试吃了上百家的麻辣烫,回来调口味、改配方。他有个朴实的经营理念:用最好的料,做最好的串儿。渐渐的,小店儿的口碑越做越响,开了分店,清了“饥荒”,还营利几十万元。

收入稳定了,戴利宝又有了新的打算。因为小店儿的口味独特,慕名而来找他合作的人越来越多。戴利宝决定走出家门寻找合作伙伴。与人合作不是卖个配方那么简单,得实打实帮合作伙伴赚到钱。又是靠着一个朴实的想法,戴利宝开启了一年多的“车载生活”。后备箱里长期放着大衣、热水、泡面和红牛,很多时候吃睡都在车上。“这‘四件套’陪着我在全国各地跑出了95家合作店,”戴利宝笑着说。每家店从选址装修到开业运营,他都把自己的经验倾囊传授。随着合作门店生意越来越火,转型的念头在他的脑中越来越强烈。

善于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作选择,敢取舍,是创业者必备的素质。恰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席卷全国,国家、省、市出台和提供了一系列鼓励双创的政策和平台。“我们何不搭建这样一个平台,做自己的品牌超市,带动更多人创业,也把咱们山西人自己的品牌推广到全国去!”戴利宝的想法点燃了团队成员的热情,他也将创业重心从个人创业转移帮助他人创业上。

说干就干!2017年,投资500万元,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的众创空间拔地而起。盖工厂、带团队、做品牌、搞孵化……戴利宝的创业平台声名鹊起。无论是退役军人还是大学生,全职妈妈或是下岗再就业人员,创业者根据个人需求在平台上孵化项目。“我从来不认为这个平台是我一个人的。”戴利宝说,“大家在这里共同把这出创业大戏唱足唱好,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

当兵淬炼出来的坚毅果敢、越挫越勇的意志品格,给戴利宝的创业之路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疫情期间,很多实体创业者步履维艰,戴利宝也经历过艰难与焦灼。戴利宝顶住运营亏损的压力,再次主动拥抱起环境的变化。从项目到产品,从团队到模式,进行全新升级,对创业基地重新装修,把基地打造成一个可视化的实景平台,创业者可以远程参观,线上签约……运用互联网思维,戴利宝和团队在求新求变中熬过了艰难的时期。“我们最远的创业者在新疆塔城,靠近国门。今年我们还要带着山西自己的品牌走出国门去!”招商中心总经理薛斌充满信心地说。

“这些年,他帮助了很多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带领他们为社会创造价值。” 迎泽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李承义对记者说。作为山西新青年应急救援退役军人大队大队长,疫情肆虐时,戴利宝带着队员进入封控区开展全面消杀工作,完成了面积近50万平方米的消杀任务。“顾不上多想,老百姓都看着呢。”说这话的时候,戴利宝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办公桌旁那套军装。戎装虽解,但有些身份和责任却早已印在了心里。

创业路上充满未知与挑战,很多时候,创业者就像孤勇者,奋力前行。而戴利宝觉得,自己是时代的幸运儿。他告诉记者,每当遇到被压得喘不过气的困难时,总有人施以援手。十年创业路,须臾不敢放松,就是想告诉曾经帮助过他的人,自己是值得期待的。

“在部队里,老兵带新兵,创业路上,我愿意做这个传帮带。”戴利宝说。

成就他人亦是在成就自己,这是戴利宝眼中创业的魅力。

太原晚报‬ 记者 王春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941.html

“成就别人亦能成就自己!戴利宝和他的众创空间的故事” 的相关文章

大学生创业卖自制糖葫芦一周:体验到了赚钱不易

大学生创业卖自制糖葫芦一周:体验到了赚钱不易

极目新闻记者 张皓 杜光然云南昆明几名大学生课后进行了一周的创业活动,尝试卖糖葫芦赚钱。10月17日下午,当事同学介绍称,有过失败也想过放弃,到后面糖葫芦卖得不错,100多串40多分钟就卖完了。据都市时报报道,10月11日,昆明一所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每个组有100元启动资金,限定一周的时间赚钱,其...

这夫妻俩把小盆景种成了大风景

这夫妻俩把小盆景种成了大风景

拉枝、盘扎、修剪、整型……盆景基地里,园艺师们全情投入盆景修剪。随着园艺师手中剪刀的上下飞舞,原本普通的绿植很快呈现出宝塔、瀑布、雄鹰等造型。打包、装箱、发货,一棵棵盆景“飞”出村落——这是峰峰矿区义井镇西山村高鹏的励园盆景基地的一处景象。高鹏和胡瑞宁在园区内整理盆景。返乡创业 变身“村”里人在励园...

农村创业之“草莓大王”的 创业故事

农村创业之“草莓大王”的 创业故事

每到草莓上市的时节,老郑每天一大早就会出现在草莓大棚里。“这个棚内温度需要调节”“湿度太大,快通风排湿气”……短短一上午,他已经帮着好几户果农指导草莓种植技术。老郑叫郑治平,1961年出生,早年是一名军人,从绿色军营转业到灞桥区物资综合供应站,赶上企业改制,他成为一名下岗职工。当过兵的老郑不抛弃不放...

博士养虾研究出“独家秘方” 高温下的创业故事

博士养虾研究出“独家秘方” 高温下的创业故事

顶着烈日,在池塘边走上好几个小时,测水质、投饲料、查食台、看虾情,这是钟国防的养虾生活写照。当记者把媒体浓墨重彩描述他艰辛创业经历的网页点击给他看时,他觉得很忐忑,“哎呀,养虾就是这样的,实在说不上什么特别。”今年是这位上海海洋大学博士生养虾的第三个年头,他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养殖生活已经习以为常。...

徐志:打造一家自己老了也想住的养老院

徐志:打造一家自己老了也想住的养老院

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徐志与养老事业结缘,并立下了“打造一家自己老了也想住的养老院”的目标。如今,他已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宁老年公寓、海合老年公寓两所养老机构的院长,他始终坚信:只有住过养老院,才知道那里缺少什么;只有弥补这些缺失,才能成为养老行业的专家。为了一个朴素的心愿2010年,因80多岁的...

“智能养鱼”闯出致富新路

“智能养鱼”闯出致富新路

户外最高气温已近40℃,可在丹徒区高资街道巫岗村的一排排大型养殖车间里却是温度舒适,没有丝毫燥热感。8月10日,记者来到镇江市欣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800多平方米的大型车间里,安置着几个巨型养殖池,水温则根据鱼的品种和年龄段适时调整。这样的养殖车间共有10多个,每年可产出10多万斤高档成品鱼,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