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陈鑫:养殖基围虾 成就创业梦

2023-01-18创业故事54

很多人认为,基围虾一般在海水中养殖。如今,在五通桥区冠英镇,四川农业大学毕业生陈鑫,带着深耕农业的情怀,历经3年实践与摸索,在70余亩的虾塘里成功养殖基围虾。营养丰富、肉质松软的“海货”鲜活地走进乐山市场,深受消费者追捧,效益也十分可观。

旺季捕虾忙 味美销路畅

“四川能产基围虾?”“吹牛哦?四川又没有海,怎么养基围虾?”在乐山基围虾生态养殖抖音号上,网友们激烈地讨论着。近日,记者来到冠英镇鸭口山村一探究竟。在汇鑫基围虾养殖基地内,虾塘一直延绵到远处,塘中增氧机喷出美丽的喷泉,一个个小气泡不定时从池塘底冒出水面。养殖业主陈鑫正站在塘边慢慢往岸上回收网笼,里面活蹦乱跳、肥美鲜嫩的虾子渐渐浮出水面。虾长平均10多厘米,收获的景象煞是喜人。陈鑫说,这一网虾大概有二三十公斤,而一亩水塘可产虾500公斤,净收益达2万余元。

在基地内,前来买虾的市民络绎不绝,等着带走刚打捞上来的新鲜虾子。“现捞现卖,个大、肉嫩、味鲜,口感比海水养殖的好。”市民徐先生说,他多次来买虾,觉得味道不错。

寻找致富路 养殖基围虾

忙完手里的活路,陈鑫向记者讲述了他的创业经历。2005年从四川农业大学毕业后,他搞过销售,在家乡养过鱼,也开过农家乐,都以失败告终。但陈鑫怀揣着创业的激情,依然想在农村、在家乡有一番作为。这期间,在上海生活过的妻子特别爱吃基围虾,陈鑫时常到超市去寻找,不菲的价格常常让他望而却步。陈鑫查询发现,海虾包括南美白对虾、刀额对虾等,统称基围虾,南美白对虾原产自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后被引进国内,而虾苗的培育和养殖均在海水中,随着推广,海水培育的虾苗经过人工驯化,最终完全适应淡水养殖。

而我们内陆餐桌上的基围虾,绝大多数是从沿海地区运来的冷冻虾,即使运回来是活虾,养护成本也高,存活时间不长,价格高昂,味道也不够鲜美。

“采购虾苗,然后自己淡水养殖!”2017年5月,陈鑫专门跑到广东、福建、海南等地学习养殖技术。回来后,他先是在冠英镇挖断山村租了10余亩鱼塘,投放了80万尾虾苗,然而没过几天,虾苗全部死了。家人都劝他放弃,一向不服输的陈鑫决心坚持下去,他请来专家指点。原来,基围虾需要良好的水质,地下水重金属超标、水温不对,都会导致虾苗死亡。将水进行处理后,陈鑫又投入了第二批、第三批虾苗。虾苗成活率逐渐提高,年底产虾5000公斤,不仅家人吃到了味道鲜美的基围虾,还有了不少收益。

免费教技术 抱团谋发展

见到成效后,陈鑫的3位好友也加入其中,共投入150万元,在冠英镇鸭口山村扩建了50余亩养殖基地。如今,每亩水塘每年可养殖两季基围虾,3月至8月一季,捞起成品虾后,再放虾苗饲养一季,11月收获成品虾,到了冬季就消毒晾晒池塘。

“基地养出来的基围虾成活率高,肉质不输于海水养殖的基围虾,很快成为乐山海鲜市场的宠儿,成都的商贩也专门来基地批发,基围虾供不应求。”合伙人曾玉宾说,现在正是清塘时期,大家都来抢购。

创业哪有一帆风顺,今年乐山“8·18”特大洪灾,洪水倒灌水塘,即将出售的成品基围虾全部被洪水冲走,一年的收入泡汤了。四个人都没有气馁,陈鑫说,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他们已掌握了相应的养殖技术,基围虾成活率达到90%以上,看着这些晶莹剔透的基围虾,他的内心是充实的,所以不管经历什么都不会放弃。

陈鑫在抖音上分享自己的创业故事后,周边村民纷纷向其请教养殖技术,他都免费传授。陈鑫说,他正在研究室内育苗技术,并着手成立养虾合作社,抱团谋发展,让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97.html

“陈鑫:养殖基围虾 成就创业梦” 的相关文章

“85后”海归学霸回国创业 让激光大灯实现国产化应用

“85后”海归学霸回国创业 让激光大灯实现国产化应用

环保、IT、投资、客座教授、教育顾问...... 集众多头衔于一身的王钢是80后。声音爽朗、年轻帅气,谈及海外留学后选择回国创业的历程,王钢侃侃而谈,他表示,国内鼓励年轻人创业的氛围让他心动,各级政府的支持以及社会的关注,让他觉得回国发展更加有活力和动力。在采访中,王钢告诉记者,2001年高中毕业后...

返乡种植高山蔬菜 打造城里人的绿色健康菜园子

返乡种植高山蔬菜 打造城里人的绿色健康菜园子

临近春节,在酉阳县涂市镇大林村2组,青年农场主佘德江的高山蔬菜基地里,十几位村民正在收割白菜,割菜、去脚叶、装箱、搬运……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村民将蔬菜整理包装后,运送到大林村冷链仓储车间进行冷藏,根据市场需求定量发货,产品销往广东、重庆中心城区等地。“昨天广州一农产品批发市场电话预定了3吨高山白菜,...

从玻璃厂老板到电动车达人,东莞这位“跨界”创业者闯出新天地

从玻璃厂老板到电动车达人,东莞这位“跨界”创业者闯出新天地

“这周的生意怎样?”“有没有碰上什么技术问题?”8月20日上午10时,哈啰电动车的东莞地区总代理商姚传勇已经跑了3家门店,这是他的日常。根据工作需求,东莞有100家门店,他和同事每周都要一一走到,维护客情、摆放陈列。金九银十,这是电动车销售的旺季。受新国标过渡期即将结束以及上牌政策影响,今年以来,东...

大学生返乡创业,六盘水版“乡村振兴合伙人”

大学生返乡创业,六盘水版“乡村振兴合伙人”

“子承父业”,青年合伙人回到农村,开启茶园发展新模式,探索大规模现代化农业,带动茶企复苏,帮助村民致富增收。2017年底,从青岛一家证券公司辞职后,范洪精回到老家贵州六盘水保基乡冷风村,开始尝试创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这个36岁的年轻人是当地的苗族小伙,从小在村里都是学业上的佼佼者。2009年从武汉...

湘潭“85后”小伙艰辛创业 1800只大白鹅“求包养”

湘潭“85后”小伙艰辛创业 1800只大白鹅“求包养”

“这1800多只鹅,超过出栏时间已经有一个多月,要是还卖不出去,我实在没有办法维持了。”29岁的彭勇着急地说。10月28日,在湘潭市雨湖区先锋街道桐梓村的鹅场内,彭勇讲起了他半路出家当“鹅爸爸”的艰难创业路。“85后”小伙办鹅场艰辛创业为了养家,彭勇曾开过出租车、经营过饭馆,但仅能解决一家三口最基本...

大学生冯中平:跳回农门养兔闯“钱”途

大学生冯中平:跳回农门养兔闯“钱”途

一排排兔笼整齐划一,一只只兔子肥硕健壮,一碗碗饲料让兔子吃得欢实……8月14日,乌苏市四棵树镇哈尔莫墩村,看着争先恐后抢食吃的兔子,冯中平乐呵呵地说:“别抢,别抢,都有份……”冯中平是“90后”,也是乌苏市营赢御兔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哈尔莫墩村方圆几百公里内,很多人都知道大学生“兔倌”冯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