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泥土地里“淘金” 小蚯蚓趟出振兴路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0

在长丰县罗塘乡,大学生肖建栋,放弃“白领”工作,深入田间地头创业,搞起特色养殖特色,用小蚯蚓“串”起生态循环链,带动当地群众就地就业,实现收益百余万元,趟出乡村振兴致富路。

走进位于罗塘乡的安徽沃蔓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蚯蚓养殖基地,只见一排排大棚里面,用棉布盖着的泥土里“藏”着众多蚯蚓。“这个黄黄的就是蚯蚓生出来的蛋,可以孵出小蚯蚓。”看着成堆的稀松的土壤,公司负责人肖建栋说,蚯蚓是雌雄同体,它在里面自己会繁殖,像这些都是成熟的蚯蚓,现在可以出售了。

这位对蚯蚓养殖说的头头是道的就是肖建栋,江苏南通人,大学计算机专业,有着不错的“白领”工作。2020年,机缘巧合下,了解到蚯蚓在制药、饲料、垂钓等行业用途广泛,且养殖风险小、收益高,便萌发了从事蚯蚓特色养殖创业梦。

2022年初,在朋友的引荐下,肖建栋来到营商环境优的长丰县,在罗塘乡罗塘社区以每亩800元流转240多亩地从事蚯蚓养殖,其中150多亩地建有蚯蚓养殖大棚50个,预计年产蚯蚓100多吨,年收益100多万元。“可以作为鱼饲料,也可以作药用,提取里面的活性酶,市场供不应求。”肖建栋坦言。

肖建栋说,蚯蚓养殖是一次性投入种苗,以后靠种苗自身繁殖来扩大养殖规模。蚯蚓平均一个月可收成1次,年亩产能达到2000—2500斤,利润可达2万余元。在另一栋大棚内,两位务工村民正忙着起获蚯蚓,利用机器将蚯蚓和泥土分离,为后期销售提供便利。

蚯蚓除其本身经济价值外,还有良好的生态效益。蚯蚓养殖原料为畜禽粪便、秸秆等,通过小蚯蚓的生命活动,均可达到净化目的,“串”起了生态循环养殖链。“蚯蚓粪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营养土,可以用作园林绿化、种菜栽花。”肖建栋说,这里一年能产营养土1万多吨,每吨能卖20多元。

肖建栋来到罗塘乡发展蚯蚓养殖,不仅“引”出乡村振兴致富门路,还为当地群众提供就近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在这干挺好,一天能挣百把块钱,家门口干活能照顾家,还能照顾老人。”村民蒋美英说。

罗塘乡罗塘社区党委书记仇恒利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扶持好企业,做大做强特色养殖,以特色产业引领乡村振兴。(杜刚 郑宇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469.html

“泥土地里“淘金” 小蚯蚓趟出振兴路” 的相关文章

刘前进:返乡创业 把“绰号”做成“品牌”

刘前进:返乡创业 把“绰号”做成“品牌”

10年间,从1个大棚3亩地到200亩地的合作社,从1个特菜单品到全年供应几十个品类,四妮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简称“四妮特菜”)创始人刘前进一路披荆斩棘,将自己的“绰号”做成了“品牌”。四妮特菜创始人刘前进2012年,大学生村官刘前进被分配到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闫刘庄村任村长助理。为推动当地农业转型...

我的电商创业经历:17年开始开网店,现在年销200万

我的电商创业经历:17年开始开网店,现在年销200万

01我是17年年初开始创业做电商的,在此之前,我一直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仔,拿着固定工资,做着日复一日的工作。当时我有好几个同事都在兼职开淘宝店,看他们拿货量很大,听他们在那算利润,听着比我上班赚钱多了,因此萌生了做电商的想法。17年过年后,我就开始准备开网店的事项,因为不知道应该卖什么产品才赚钱,...

2000斤西瓜4小时售空,大学生助农创业拿“国奖”

2000斤西瓜4小时售空,大学生助农创业拿“国奖”

“欢迎各位小伙伴来到我们的‘经小萌’直播间!今天我们的西瓜全部来自汉川西瓜合作社,由我们亲自选品,又大又甜,我切开给大家看一下……”在主播的展示、介绍中,直播间的弹幕迅速滚动起来。4小时内,2000斤西瓜被销售一空。直播当天现场“经小萌”是由湖北经济学院电商创业实验室老师毛志斌和大学生素质班老师宋健...

逆转人生——90后残疾青年绝境创业记

逆转人生——90后残疾青年绝境创业记

残疾人创业故事:“我感到非常震惊。”近日,成都市蒲江县电子商务协会负责人叶艳说道。让她震惊的,是她所在园区两位二十余岁的残疾青年,25岁的杨添财和29岁的吴云,3个月居然卖出4000万元农货。杨添财(左二)和吴云(左三)看望在家办公的残疾人员工陈光祥(左一)与周苗(左四)。7年自闭:十四岁少年的人生...

张成:从门外汉到致富带头人 做时代高素质的新农人

张成:从门外汉到致富带头人 做时代高素质的新农人

深秋的黄昏,在泗县长沟镇邵庄村,脱下军装已经9年的村民张成在大棚里正忙活。见有人过来,赶忙放下手头活,趁天黑前带我们转了几个棚子。“今年茄子的长势尤其好,看这个头儿,春节前可以上市;茄子已经开始授粉,元旦前采摘没问题……”听着张成的介绍,活脱脱一位蔬菜专家,但9年前,对于大棚蔬菜种植,他却是一脸茫然...

退伍兵陈光桥:带领群众致富的“鹅司令”

退伍兵陈光桥:带领群众致富的“鹅司令”

今年38岁的郓城县随官屯镇陈庄村退伍兵陈光桥,充分发挥一名军人的领头雁作用,手拉手帮助贫困户脱贫,心连心带领乡亲们养鹅走上致富路,被群众亲切地称为“鹅司令”。退伍养鹅勇创业2000年,陈光桥从武警贵州某中队退役。转业回到家乡后,他围着养育他的小村转了许多天,深深思考如何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通过创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