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小镇创业家兴山返乡青年创业故事:连锁品牌嫁接乡土情怀

2个月前 (07-03)创业故事137

创业故事,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张菱晰、刘浪)在兴山县,这片充满诗意和希望的土地上,一群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正以创新思维,为家乡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2023年,一座蓝黄相间、极具现代感的维也纳酒店在兴山县城郊赫然崛起,作为当地首家国际连锁品牌酒店,它的诞生,不仅为这座山中小城增添了一抹亮色,更打开了昭君故里旅游业的全新窗口。而这背后,是“85后”返乡青年龚浩用“品牌化+本土化”跨界实践书写的创业传奇。

一、山城需要一扇对接世界的窗

龚浩的返乡创业之路,源于一次特殊的“尴尬”经历。2021年夏天,彼时在北京从事灯具生意的他,回兴山探亲顺道带朋友过来观光。兴山县坐拥神农架门户、朝天吼漂流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然而,由于县城高端标准化住宿客房数量有限,在兴山游玩一圈后,朋友们无奈选择到神农架去住宿。龚浩了解到,在夏季这种旅游旺季,很多游客到兴山来往往只是“白天游玩、夜晚返回”。当时正在建设的兴山高铁站附近1公里以内,连一栋像样的住宿酒店都难寻。龚浩回忆起这段往事,语气中仍带着当时的惊讶。那时,郑万高铁兴山站通车在即,凭借多年在外打拼的经验,龚浩敏锐捕捉到:小城旅游若想从“过境地”华丽转身为“目的地”,补齐品质化服务短板迫在眉睫。

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龚浩将目光锁定在国内中端酒店头部品牌维也纳。其成熟的标准化体系与高性价比定位,既能精准满足商务客和旅行团的需求,又巧妙规避了高端酒店的投资风险。2022年,龚浩成功说服两名同乡合伙人,毅然斥资1600多万元加盟维也纳酒店,并将地址选在高铁站对面800米处的黄金地段,就此踏上充满挑战与希望的创业征程。

二、标准化与本土化的双向奔赴

“加盟绝非简单的‘贴牌’,而是要深深扎根乡土,实现完美融合。”龚浩对连锁品牌的优势与局限有着深刻认知。在酒店运营中,他严格恪守维也纳“五星体验、二星消费”的标准:客房内统一配置维也纳高标准零压床垫与静音系统;餐厅精心提供德式自助早餐;健身房、洗衣房全天候24小时开放。但在细节之处,他巧妙融入“兴山印记”:大堂背景墙以昭君出塞浮雕为主题,尽显文化底蕴;客房内摆放柑橘、茶叶等本地特产作为伴手礼,传递浓浓乡情;电梯间的电子屏滚动播放神农架秋色、高岚风光片,让客人沉浸式感受兴山之美。“我就是要让客人记住,这是独一无二的兴山维也纳,不是其他城市的复制粘贴。”龚浩坚定地说道。

管理难题成为摆在龚浩面前的另一座“大山”。酒店二十多名员工中,90%都是本地招聘,许多村民此前从未接触过标准化服务。面对这一情况,龚浩一方面引入维也纳总部专业的培训体系,另一方面别出心裁地编写“方言版服务手册”,用通俗易懂的家乡话详细讲解客房清洁SOP、客户投诉处理流程。此外,他还设立“服务之星”奖金,鼓励员工用山歌迎宾、为客人推荐特色农家乐,将村民质朴的乡土热情转化为酒店独特的差异化竞争力。

三、在故乡的土地上生长

2022年6月20日,郑渝高铁全线贯通,兴山站日均客流量突破5000人次。维也纳酒店凭借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与优越的区位优势,迅速成为旅行社合作的首选。每到周末,酒店入住率稳定保持在70%以上。

小镇创业家,站在酒店顶楼,俯瞰日新月异的高铁新城,龚浩常常回想起加盟签约时维也纳总部的那句话:“我们要做城市发展的同行者。”对他而言,这间酒店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商业投资范畴,更像是一场对故乡深情的告白。“过去,年轻人总觉得家乡承载不了梦想,可现在,我们完全可以借助大城市的资源,在家乡的土地上播种新的希望。”龚浩感慨道。青年返乡,并非无奈地退守,而是带着开阔的视野与丰富的资源,让故乡与时代同频共振,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推荐阅读:

寻找小镇创业家:“不务正业” 学医改行卖火炉直播圈粉200万

小镇青年的创业故事: “教育+科技”成功突围

从三甲医院临床营养师到大健康创业者,应势而变的创业故事

抖音引20万人次游客, “襄阳许三多”爆改家乡打造网红村的创业故事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250.html

“小镇创业家兴山返乡青年创业故事:连锁品牌嫁接乡土情怀” 的相关文章

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撑起一片天

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撑起一片天

又逢新一轮毕业季,大学生就业创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山东全省农商银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创新推出“乡村好青年贷”“创业担保贷”等一系列信贷产品,推行金融辅导、驻企办公等工作举措,针对以高校毕业生为代表的新市民印发专属金融服务方案,积极助力高校毕业生丰富金融知识、扩宽融资渠道、融入地方发展。截至5月末...

中南大学27岁硕士回乡创业当“放牛郎”

中南大学27岁硕士回乡创业当“放牛郎”

4月上旬,苗族聚居的花垣县山中细雨霏霏,桃红李白。采访中,我们遇到许多个性鲜明的苗家青年,其中,有3个人的故事令人难忘……硕士当上“放牛郎”花垣县雅酉镇麻家村的龙胜新年方27岁,拥有中南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硕士学位,如今却被人们戏称为“放牛郎”。2011年毕业后,龙胜新决定自主创业。通过时近半年的社会调...

山东一村8090后全部回村就业:在外干一个月不如回村一天

山东一村8090后全部回村就业:在外干一个月不如回村一天

聊城市茌平区耿店村种植大棚蔬菜有20多年历史,过去只有60多个“小土棚”,干活的多是50后、60后。2019年,“90后小夫妻”任召坤、崔广丹夫妇俩回村一个种辣椒,一个卖辣椒,成为地地道道的辣椒专业户,年入50万余元。崔广丹更是成为市场里小有名气的“辣椒经纪人”,每天批发辣椒至少3万斤,“这个只要你...

裕安区:“新农人”返乡创业 助力乡村振兴

裕安区:“新农人”返乡创业 助力乡村振兴

为加快乡村振兴步伐,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淠河岸边区位优势,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居生态环境,裕安区韩摆渡镇陆集村通过在土地整合上下功夫,连片开发,打造出环境优美、产业兴旺、生态和谐的美丽村庄,吸引了许多在外创业的致富能手回乡发展,培育出了越来越多的新型农民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内生动力。在外经...

70后夫妻返乡“宿”造新生活

70后夫妻返乡“宿”造新生活

“我们有一所房子,一半泥土,一半诗意。”如今,70后杨家远与妻子武娟的这一愿望,已实现。位于张家界市武陵源区锣鼓塔街道张家界社区富溪峪组的醉心谷庄园,距离景区仅10分钟车程。民宿建在山顶上,享有一整片森林的景致。17间客房,不拘于某种特定的风格,既有融于自然的美,又有居住的舒适。住在这里,清晨不是被...

8名大学生用微信卖水果 3个月营业额达45万

8名大学生用微信卖水果 3个月营业额达45万

8位大学生,因为共同的创业梦想走到了一起,经过深思熟虑,他们勇敢地“杀”入当下最时髦也最火爆的市场——移动互联网O2O。目前,他们开发的“移动互联网+门店”微信平台——“大象果园”,已经让不少本地市民享受到便捷的生活服务,而且项目运营三个月以来,总销售额达45万元,带动四十余名大学生创业和就业。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