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宁夏创业故事:盐碱地上种樱桃,两棚净赚10万元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1

近年来,人们的消费理念逐渐从“吃得上”变为“吃得鲜”,越来越注重水果的品质和口感,对鲜果的需求,自然也增加了。

在西北地区,当地人以往只能买到外地运来的樱桃,而近些年,随着对鲜果需求的增长和种植技术的提升,不少蔬果打破了原先的种植地理界限,“南果北种”或“北果南移”不再是新鲜事。

在宁夏,火龙果、无花果、台湾青枣等热带水果均已试种,而樱桃,也有人种上了。

敢于冒险,盐碱地上种樱桃

夏娟今年刚满30岁,已经是贺兰县大樱桃协会秘书长。

2014年底,出身农家,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石油与天然气专业的夏娟,从陕西西安辞去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宁夏创业。

樱桃喜温喜湿,冬季寒冷且常年干旱少雨的西北地区并不适宜樱桃树生长。年轻的夏娟为什么想起种樱桃呢?

原本,宁夏的农民在大棚里种的,以茄子、辣椒、西红柿等蔬果为主,对樱桃等新鲜品种只停留在概念上。而看惯了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夏娟认为传统农业附加值太低,与他们的辛劳付出不成正比,所以打算引进新品种试种。

老乡们都说“樱桃好吃树难栽”,尤其在宁夏养活很难,劝她别冒险。年轻的夏娟不信这个邪。

2016年,夏娟创办了合作社,先是在贺兰县洪广镇欣荣村的盐碱地上种了枸杞、早春茬西瓜,积累温棚种植经验,后来还引种了罕见品种阳光玫瑰葡萄。

为了种出大樱桃,她在全国到处考察,把樱桃的种植规律掌握了个透,这让她发现,在宁夏种植温室樱桃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温室樱桃原先集中在辽宁省大连市的瓦房店,而在宁夏种温室樱桃,由于昼夜温差大,种出来的樱桃糖分高,上市时间还能提前。她从辽宁大连农科院引进2000株樱桃,种在了家乡的大棚里。

创新模式,给樱桃印“出生证明”

年轻人干农业,和父辈有三点不同,他们一是善于学习,二是依靠科技,三是利用网络。

刚入行那年,夏娟的合作社便新购入一套农残检测设备,坚持为自己产出的果蔬进行检测溯源,同时也为周边农户的产品检测并印上“出生证明”。她说,这是品牌意识。

种植葡萄和樱桃后,夏娟积极与大连农科院合作,聘请专家对种植技术跟踪指导,还通过宁夏大学农学院运用水肥一体机、二氧化碳发生器等高效技术并大规模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樱桃比较娇气,夜温不能超过8度,白天温度不能超过22度,中午最热的两个小时如果掌控不好,稍微有一点高温,这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夏娟严格按规程操作,最忙的时候,十天半个月都没好好洗过脸。

在盐碱地上引种了大樱桃、阳光玫瑰葡萄的夏娟,在当地一炮打响。她本人也被贺兰县科技局吸纳加入科技特派员队伍。贺兰县成立樱桃协会后,专门将夏娟聘为秘书长。

她和其他理事从种苗到棚栽再到销售,各环节严格分工,首批引入种苗100万株,如果有人想涉足这一产业,协会将组织技术团队上门指导。“我们走过的弯路,要避免他们再走。”她说。

樱桃给贺兰县带来了变化。从南方迁徙至北地的水果,不仅丰富了当地人的“果篮子”,也带动了当地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很多人不敢相信宁夏也能种樱桃,专门来看樱桃树长什么样。去年,在贺兰县种两棚樱桃,产出有800公斤左右,净收入就能达到十几万元。

未来,夏娟计划为更多农户包种植、包技术、包销路,打通一条通往北上广的致富路。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355.html

“宁夏创业故事:盐碱地上种樱桃,两棚净赚10万元” 的相关文章

梦想就在前方,残疾人企业家刘闯的创业故事

梦想就在前方,残疾人企业家刘闯的创业故事

残疾人创业故事:创业,本来就是一条艰辛之路,更何况是只能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创业,困难重重可想而知。现在,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加入到万众创业的浪潮之中,自强自立,实现自我价值,并带动更多人就业,带给社会满满的正能量。来自吉林省的90后小伙刘闯,就是这样一位残疾人创业者,他把世人眼中的种种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一位90后女生的“逆袭”创业路

一位90后女生的“逆袭”创业路

在湖南省科技厅的18楼,李旭寅和团队正在为一家招标的企业准备资料。她创建的湖南鸿泽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如今拥有员工30多人,而6年前,包括她自己在内只有2个人。从一腔热血创业到如今距离梦想越来越近,李旭寅告诉所有创业者,在创业路上的所有辛酸苦辣,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深刻体会。2012年,李旭寅考入湖南交通...

四川“红薯妹”黄晓艳:种红薯脱贫致富,一年四季都有红薯卖

四川“红薯妹”黄晓艳:种红薯脱贫致富,一年四季都有红薯卖

怎么种红薯赚钱,在农村搞种植红薯致富致富,80后“红薯妹”黄晓艳很有发言权,她在四川安岳老家创业种植红薯,不仅自己赚钱致富,还带动村民通过种植红薯脱贫致富,来看看她的创业致富故事。1、返乡创业,自产自销红薯赚大钱四川安岳有个“红薯妹”,依靠红薯致富,还带动附近村民种植红薯致富。她带动安岳县12个乡镇...

东平青年返乡创业 广阔田野大有作为

东平青年返乡创业 广阔田野大有作为

“当初决定要回来种大棚的时候,家里是反对的。家人认为我在外做生意,虽然一年到头见不上几面,但是毕竟收入比较可观,猛然间放弃干了这么多年的生意,家里觉得我脑子‘坏掉了’。”武加祥笑着调侃道,“当时家里给我打电话,给我说搞种植多么不容易,说咱也不懂技术、也没有销路,脑袋一热种大棚,万一赔钱了,里里外外这...

法月萍博士放弃几百万年薪,回老家养蚯蚓创业,年产值过亿历程

法月萍博士放弃几百万年薪,回老家养蚯蚓创业,年产值过亿历程

法月萍,女,48岁,南京大学博士、蚯蚓养殖与深加工研究专家。现任法博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山东三度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德州法博士蚯蚓标准化研究中心主任。蚯蚓养殖与深加工研究专家。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从蚯蚓身上看到商机的人并不多。法月萍就是其中一个,发现商机的她放弃了博士毕业后,放弃年薪二百...

梨城“90后”海归女硕士惠菲回乡创业

梨城“90后”海归女硕士惠菲回乡创业

生于梨城,求学西安,留洋英国,供职北京,因思乡心切,今年年初,库尔勒市“90后”海归女硕士惠菲兜兜转转又回到梨城,放弃大都市月薪数万元的工作,婉拒国内几所高校的职位,选择回家乡教英语创业来“致青春”。质疑、不解、支持……当周围人用各色眼光打量这位年轻的姑娘时,惠菲毫不理会,埋头将自己的创业之路走得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