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徐州铜山退伍军人乡野写下“农”墨重“材”创业故事

10小时前创业故事13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魏静 □ 忽艳创业故事,在徐州乡村振兴的热土上,同为90后的蛋鸡养殖大户苗佳新与石膏砂浆产业开拓者邓申鹏,以退伍军人的坚韧与创新,在农业产业化与绿色建材领域闯出一片天地,成为徐州铜山区“新农人”群体的鲜活代表。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张集镇,两座现代化农业基地正悄然改变着乡村面貌——苗佳新的“无抗蛋”养殖园区里,40万枚鲜蛋每日发往全国;邓申鹏的石膏砂浆工厂内,电厂固废经科技之手变身绿色建材。这两位同年入伍、同年返乡的退伍军人,用军人的坚毅在乡土间书写着“新农人”的创新篇章。

一、军营硬汉成养殖“蛋王”

2015年,带着15万元退伍费和5万元存款的苗佳新回到徐州张集镇,考虑到自己学历不高,也没什么技能,但身为农民能吃苦,父亲会养殖,于是他瞄准了蛋鸡养殖这个赛道。创业初期,贷款门槛让他四处碰壁,最终找了三户联保,才贷到15万元,可还有很大的缺口,无奈之下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他在朋友圈发出求助信息。“让我没想到的是仅3个小时,战友们就凑到了近50万元”。 苗佳新回想当初,感慨不已,随后在村里帮助下,他在40亩流转土地上建起首批鸡舍。

苗佳新坦言,自己创业初期运气比较好,从1万多只鸡起步,刚开始养殖时遇到禽流感,待鸡可以下蛋时,行情好转,价格上涨,不仅没受损失,收益还不错,这让他信心大增,连续两年扩大规模,同时联合30余家养殖户成立了合作社,实行统一采购饲料,统一进行防疫,统一收购、包装、销售。目前,他的养殖场已有12万多只鸡。

军人出身的他自带严苛的品控意识:与徐州工程学院合作研发“喷油锁膜”保鲜技术,用中药预防替代抗生素,同时每月将鸡蛋送检食品检测中心。2021年投产的自动化加工中心,实现“48小时从鸡舍到超市”的新鲜度控制。当年央视关于抗生素鸡蛋的报道让他敏锐察觉到健康食品的市场机遇,“我要做能溯源的放心蛋。”如今,他的鸡蛋编码溯源系统让每枚蛋都有“身份档案”。“升军无抗蛋”更是中标当地中、高考学校食材采购,成为指定供应品。

“6天内凑齐15万斤平价鸡蛋配送市区,自贴4-5万元运费保障民生。”2022年徐州疫情静默期,苗佳新的担当更显军人本色,他主动承担保供任务,“军人退伍不褪色,保供就是打仗!”此举获多家媒体报道,更让“升军鸡蛋”成为市民心中的诚信品牌。

首届江苏省退役军人创业创新现代农业二等奖;徐州市三乡工程“逐梦乡村 创响彭城”返乡能人一等奖;徐州市创业之星等系列荣誉的获得是对他所做成绩的肯定。“自2021年起,我们开展粪污资源化利用,配备车辆直接还田,解决环保问题的同时降低农户用肥成本。”苗佳新说自己二期养殖场正在规划中,接下来准备打造50-100万只规模的智能化鸡舍。

二、退伍军人筑环保“材路”

在铜山区张集镇另一片创业战场上,退伍军人邓申鹏正用电厂固废书写着“变废为宝”的传奇。退伍后的他看到当时建筑行业市场很好,于是开始做工程机械,承接徐工等等知名企业的相关业务。在深入了解建材市场过程中,他发现国内已尝试将电厂固废——脱硫石膏用于制作石膏砂浆,这一发现为他打开了全新的创业思路。

2019年,随着环保政策的持续推进,邓申鹏精准嗅到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果断将目光投向预拌砂浆行业。“石膏砂浆具有吸音隔热、保温、降低墙体自重等功能,其施工面积是水泥砂浆的三倍,且容重低,施工速度快,绿色环保,完全可以替代传统水泥砂浆,广泛应用于内墙找平、填补缝隙等施工环节。”邓申鹏告诉记者,此前,由于价格偏高,石膏砂浆主要应用于高端室内装修领域。2019-2022年期间,受环保政策影响,河沙开采受限,水泥砂浆价格大幅上涨,石膏砂浆的性价比优势得以充分显现。

带着对行业前景的判断,邓申鹏迅速付诸行动,却在创业初期遭遇现实挑战。2019 年底他采购设备建厂,次年12月投产,本以为能顺势打开市场,却很快发现行业存在全国性品牌稀缺、产品运输半径受限等固有难题。面对困境,他没有退缩,而是以军人特有的敏锐迅速调整策略——2021年起积极寻求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转型代工模式,由此开启了企业发展的新拐点。他的首个合作伙伴是防水行业领军企业东方雨虹,双方携手近5年,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年产值从最初的100多万元增长至如今的1000多万元。此后,又与具有央企背景的北新建材旗下龙牌达成合作。如今,邓申鹏的企业以当地电厂固废为主要原料,年生产石膏砂浆近3万吨。“我们减少销售端投入,专注为大企业代工,既能降低经营风险,又能学习先进的规范管理经验。”凭借不懈努力,他的企业去年成功实现工业入规,今年正全力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向着更高目标稳步迈进。

三、为返乡创业搭起“黄金舞台”

两位退伍军人的创业故事,正是铜山区返乡创业的缩影。“我们打造‘退伍军人+乡村振兴’创业品牌,不仅提供资金扶持,更注重产业链整合。”铜山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该区重点培育返乡新农人,形成蛋鸡养殖、绿色建材、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带动当地村民就业。

据了解,铜山是徐州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先行区,位列江苏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县级综合排名第一等次。“我们构建了‘两带四区’现代农业发展布局,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规模经营比重达到了63%。”徐州市副市长、铜山区委书记、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龚维芳表示,在铜山,各项稳岗纾困、创业扶持政策得到落实,每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的培育对象就达2500人以上。

从蛋鸡养殖到固废利用,从传统农业到绿色制造,正如两名退伍老兵所说:“脱下军装,我们依然是服务人民的战士,只不过战场从军营转到了田野。”在徐州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这群年轻人正用自己的方式,让乡村焕发新的生机,也让梦想在家乡的土地上开花结果。

推荐阅读:

退役军人于李鹏创业开网红螺蛳粉店,用毅力打拼属于自己的小吃商业版图

退伍军人司章顺的创业故事:从饲料推销员到养鸡专业户

迷彩换农装 “椒”响产业富民曲——退役军人蔡子龙返乡创业的故事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269.html

“徐州铜山退伍军人乡野写下“农”墨重“材”创业故事” 的相关文章

枣树下的美丽约定:茶陵三个奶奶承包百亩荒地创业

枣树下的美丽约定:茶陵三个奶奶承包百亩荒地创业

五年前,年近6旬的周小姣、罗秋兰和谭八香决定做一件“大事”——承包村里的65亩荒地种枣树。但她们不得不面对许多质疑。周小姣的丈夫对她说,这件事又耗时又费力,还不一定赚得到钱,何苦呢?邻里也同样不看好。“他们认为我们这个年纪应该去享受天伦之乐。”57岁的周小姣说,“我只是想证明,即使在我们这个年龄,人...

龙岗95后女孩,助“胖虎”火遍全网

龙岗95后女孩,助“胖虎”火遍全网

创业故事,虎年新春,一只胖嘟嘟的“憨憨”胖虎,成为全网最火的动物明星之一,活跃在表情包、红包封面和各大品牌的联名产品上。这只火爆全网的老虎形象,是由我国人气漫画家不二马大叔创作的IP——“我不是胖虎”。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胖虎是由龙岗2013文化创客园的深圳奇策迭出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打造“出道”,而这...

“海归” “土著”演绎90后创业故事

“海归” “土著”演绎90后创业故事

海归创业故事:2016年,潮汕籍深圳青年林曦和一帮海归朋友,正在为他们打造的互联网民宿平台“悠居”寻找适合的精品民宿案例。同一时间,在汕头南澳岛,南澳本土青年林蓓琪正忙着打理由她自己创立的民宿“林家海景客栈”。机缘巧合下,林曦认识了林蓓琪。一番聊天后,两名90后惊喜地发现,双方在民宿话题上有许多一致...

瞅准“阳台菜园”,浏阳女孩回乡创业将蔬菜做成盆栽卖

瞅准“阳台菜园”,浏阳女孩回乡创业将蔬菜做成盆栽卖

瞅准“阳台菜园”,她将蔬菜做成盆栽卖浏阳女孩回乡创业,做起蔬菜盆栽生意 辣椒、茄子等从“盘中餐”变成“盆中景”邱慧婷培育的辣椒盆栽。说到辣椒、茄子、番茄和土豆这些蔬菜,你第一时间联想到的是不是菜园或者菜市场?除了成为餐桌上的美食,其实它们也可以是供人观赏的阳台盆栽。浏阳女孩邱慧婷瞅准了如今城市里阳台...

苌庄镇:返乡创业排头兵,致富不忘众乡亲

苌庄镇:返乡创业排头兵,致富不忘众乡亲

金秋时节,笔者走进苌庄镇桑庄村惠民木业有限公司,只见平整宽大的厂院里整齐地堆放着一垛垛白色木条。加工厂里,员工们把晒干的木条装进铁筐,用叉车推进车间,经过刷胶机刷胶,然后整齐地摆放在操作台上,通过热压机加热、加压、成型,一块块长2.48米、宽1.25米的半成品生态板芯、细木工板便被运往库房。该公司以...

裕安区:“新农人”返乡创业 助力乡村振兴

裕安区:“新农人”返乡创业 助力乡村振兴

为加快乡村振兴步伐,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淠河岸边区位优势,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居生态环境,裕安区韩摆渡镇陆集村通过在土地整合上下功夫,连片开发,打造出环境优美、产业兴旺、生态和谐的美丽村庄,吸引了许多在外创业的致富能手回乡发展,培育出了越来越多的新型农民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内生动力。在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