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归乡潮涌 创在松滋:流水线“打工人”,逆袭创业带头人故事

9小时前创业故事3

创业故事网,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唐宇杰)走进湖北蓝馨服装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机器,裁剪、缝制、熨烫,各个环节紧密配合。公司创始人张兴国正穿梭其间,仔细检查每一件衣服的质量。

张兴国(右)

从广州工厂流水线“打工人”,到返乡创业带头人——张兴国以一台缝纫机开启逆袭之路,如今他创办的服装厂不仅年产值破千万,更带动90余名乡亲就业,用实业书写着“归巢筑梦”的奋斗故事。

2020年前,张兴国一直在广州打零工,进过工厂、上过工地,摸爬滚打了好些年。后来,他经熟人引路踏入服装行业,从工厂流水线工人起步,仅用一年时间就系统掌握了生产、管理、销售全流程技术,创办了自己的服装加工厂。

不料疫情来袭,受市场环境影响,工厂一度濒临倒闭,想到几十名员工的生计,张兴国内心五味杂陈。2022年,他毅然决定将产业迁回老家松滋,在南海镇创办中小型服装加工厂。

“我选择回家乡创业,是事业的转折,也是反哺家乡。”半年后,因设施老旧、电路负荷不足,生产发展受限,于是他迁址新江口街道新时代广场,升级设备、扩大规模,成功创办蓝馨服装有限公司。

公司主营套装、裙子、裤子、呢料等各类女装,已吸纳周边90余名员工就业,日均出货量约3000件,月均生产成衣近10万件。

“松滋有良好的营商环境,政府的政策支持让我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张兴国希望,结合经验与本地优势,在提升竞争力的同时,为家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将来把蓝馨服饰做大做强。

沿海产业转移浪潮涌来,像张兴国这样的“归巢创客”,正成为松滋发展的新变量——他们将在外打拼积累的技术图谱,编织进家乡的产业版图,让更多乡亲在“家门口的车间”里,触摸到更踏实的幸福。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270.html

“归乡潮涌 创在松滋:流水线“打工人”,逆袭创业带头人故事” 的相关文章

红薯点燃致富梦,80后村干部郭培的“薯香人生”

红薯点燃致富梦,80后村干部郭培的“薯香人生”

地理位置的偏远,挡不住新郑市辛店镇湛张村人发展的热情,而郭培就是带领他们致富的种薯能手。四月末,骄阳下,郭培正弓着身子在地里插苗浇水,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他说,小红薯,大产业,这里承载了他的梦想,他要带领乡亲们开辟一片“薯香人生”。因地制宜,80后“致富能手”返乡带领乡邻创业80后的郭培是如今是湛...

返乡创业扎根农村,宁波“新农人”带领乡亲们走出一片新天地

返乡创业扎根农村,宁波“新农人”带领乡亲们走出一片新天地

胡晶金在农场查看小番茄。编前语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不管在什么时代,青年都是最具活力的群体,他们敢想敢拼,勇于挑战自我,在危难面前从不低头。喜迎二十大,青春心向党,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宁波晚报、甬上APP今起推出“青春赛道奋力奔跑”系列报道,聚焦我市青年农创客、青年岗...

贵州岑巩:返乡青年养鸡创业奔“钱”程

贵州岑巩:返乡青年养鸡创业奔“钱”程

在贵州省岑巩县,一些有志青年怀揣青春梦想,在家乡带头发展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80后青年张顺江就是其中的一位。这几年他靠发展蛋鸡产业在创业路上越走越宽广,带领当地群众一起奔向好“钱”程。在岑巩县凯本镇芭蕉冲保览组,这里四面环山,空气清新,俨如世外桃源。在这个寨子里,最显眼的就是张顺江的蛋鸡养殖...

给宠物鸟做“尿不湿” 95后江苏女孩探索出新“爆款”

给宠物鸟做“尿不湿” 95后江苏女孩探索出新“爆款”

近日,“女孩制作鸟用尿不湿”一度成为网络热点,不少人纷纷感叹“鸟竟然都用上尿不湿了”。在这外界看起来足够新鲜、神奇的事物背后,是一名95后女生将爱好变为创业的故事。来自江苏宿迁的郑晗经营着一家宠物鸟服饰类网店,如今,依靠“鸟用尿不湿”这一神器,网店销量也越来越高。如何理解鸟用尿不湿?“类比连体裤”郑...

大学生回农村老家创业,包10亩地种“软枣子”,每年结果让他开心

大学生回农村老家创业,包10亩地种“软枣子”,每年结果让他开心

上世纪80年代,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是一件体面的事情。小时候,父母经常教我们努力学习,将来找一份好工作。所以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走出农村,远离面对黄土、背对天空的生活。但随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我们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工作。但发现原来的分配单位,分房都没有了。无论是在国企、外企还是民营企业工作,...

梨城“90后”海归女硕士惠菲回乡创业

梨城“90后”海归女硕士惠菲回乡创业

生于梨城,求学西安,留洋英国,供职北京,因思乡心切,今年年初,库尔勒市“90后”海归女硕士惠菲兜兜转转又回到梨城,放弃大都市月薪数万元的工作,婉拒国内几所高校的职位,选择回家乡教英语创业来“致青春”。质疑、不解、支持……当周围人用各色眼光打量这位年轻的姑娘时,惠菲毫不理会,埋头将自己的创业之路走得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