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青岛即墨李杨:90后创业者,逆风口上的追梦人

2年前 (2023-01-19)创业故事26

款式多样的衣服,干净明亮的直播间,90后创业者李杨带领几个主播向手机前的消费者详细介绍着手中的产品,热情而又诚恳,这是李杨在青岛即墨创业拼搏四五年取得成绩。他把公司从三个人发展到了160多人。即使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仍充满闯劲,一直在创业路上不断追逐人生的“大目标”。

“最早跑业务的时候,是真的苦。那时没有车,背着个包,装着水和午饭,坐着公交挨个园区跑,一个月能穿破两双鞋。”日前,在即墨区世贸大厦服装品牌创业孵化基地,李杨一边调整设备做好直播准备,一边回忆道,“凭借这股韧劲,我逐渐得到客户的认可,慢慢积累了400多个客户。”

创业路上形势一片大好,却因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他的销售受到了很大影响,甚至一度停摆。刚组建起的销售团队意见上又出现了一些分歧。“是坐等形势转好,还是就此放弃,还是拓展新的营销渠道……”团队意见不一。而此时的李杨在直播中嗅到了商机,发现新兴的直播带货对提升各种产品的销售量效果较为显。对他而言,疫情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只要转换思路,兴许可以打开新的局面。

思路有了,但李杨对如何开展线上直播营销却完全没有头绪。当地即墨区人社局了解到李杨的培训需求后,立刻联系相关职业培训机构对李杨的营销团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直播营销培训。

技能人才、技术装备的到位,让李杨的直播产业基地从零开始迅速发展起来。随着对直播技巧的熟练掌握,李杨仅仅用了不到八个月的时间,使营业额也从开始的每月不足万元,到后来的每天七八万元,足足是之前的几百倍。

逆风口的转型,让李杨信心倍增,随即,他又有了新的想法。

“以前我们都是在一个大的直播基地里面做直播卖货。现在,我打算把人员分散在数个小直播间里开展工作,这样既可以降低了人员聚集风险,多个直播间同时开工也能提高效率、提升销售量。”

应该说,“化整为零”也是应对疫情、提高销售量的另一种有效方式。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分散办公需要更多的办公场地,谈何容易?幸运的是,为扶持李杨这样的创业者,即墨区打造了一批创业孵化基地,优惠的创业扶持政策,使得李杨有了免费场地可以实现他“多点开花”的设想。

创业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受疫情影响,当直播带货热度下降以后,退货率一度达到30%左右。好在之前即墨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学到的营销知识派上了用场,李杨带领直播团队积极调整宣传方式,与顾客及时做好沟通,尽最大可能争取顾客的理解、降低退货率。销售模式也调整为预售服务,李杨带领销售团队与顾客沟通好发货时间,在疫情缓解后及时发货,尽可能留住顾客群,稳住了销售基本盘。

要提高业绩,同行相互扶持、通力协作也是必要的。李杨在做好自己公司运营的同时,还参加了政府组织的行业协会。疫情期间,协会定期组织线上活动,就直播卖货行业现状、同行间相互合作展开视频交流探讨,共同探索行业出路。通过线上活动,李杨也认识了不少同行,拓展了人脉资源。

“我们与不少同行建立了合作关系,定期给其他直播间供货,由其他公司推广销售、进行利润分成,给我们带来的日收入能达到5万余元,多的时候甚至达到十几万元。”谈起同行资源共享,互帮互助带来的好处,李杨深以为然。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像李杨这样敢于创造、勇于开拓的年轻人,遍布在即墨大地。他们积极拓展思路,化危机为机遇,在即墨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奋力拼搏,在疫情的逆风口上迎难而上、力争上游,不断书写着“千年商都”人奋发向上的新篇章。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612.html

“青岛即墨李杨:90后创业者,逆风口上的追梦人” 的相关文章

深耕9年将2000余亩荒地变成良田 早餐店店主回乡种红薯带动乡亲致富

深耕9年将2000余亩荒地变成良田 早餐店店主回乡种红薯带动乡亲致富

“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当时。”10月22日上午,付红星带领村民开着新型红薯收获机挖地里的最后一批红薯,他们要赶在霜降前后把这批红薯放进地窖里储藏起来,然后通过互联网批发销售,不久这批红薯就会出现在各地的菜场。“这是我今年引进的新品种,种植成功!”22日上午,付红星发来一组挖薯机挖红薯的视频。松...

徐志:打造一家自己老了也想住的养老院

徐志:打造一家自己老了也想住的养老院

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徐志与养老事业结缘,并立下了“打造一家自己老了也想住的养老院”的目标。如今,他已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宁老年公寓、海合老年公寓两所养老机构的院长,他始终坚信:只有住过养老院,才知道那里缺少什么;只有弥补这些缺失,才能成为养老行业的专家。为了一个朴素的心愿2010年,因80多岁的...

“海归” “土著”演绎90后创业故事

“海归” “土著”演绎90后创业故事

海归创业故事:2016年,潮汕籍深圳青年林曦和一帮海归朋友,正在为他们打造的互联网民宿平台“悠居”寻找适合的精品民宿案例。同一时间,在汕头南澳岛,南澳本土青年林蓓琪正忙着打理由她自己创立的民宿“林家海景客栈”。机缘巧合下,林曦认识了林蓓琪。一番聊天后,两名90后惊喜地发现,双方在民宿话题上有许多一致...

一等伤残军人,决定回乡创业

一等伤残军人,决定回乡创业

退伍军人创业故事:灰白的头发,瘦小的身材;牙齿多半已经脱落,因为手术舌头切除两厘米而发音含混;上身的花格子衬衣被洗得发白,脚上的圆头布鞋沾满泥土,像是从泥泞田地归来的老农。眼前75岁的四川退役军人张仲安,让记者深感意外:就是他,为救4名儿童奋不顾身勇拦惊马;就是他,4次被下达病危通知书、累计深度昏迷...

梨城“90后”海归女硕士惠菲回乡创业

梨城“90后”海归女硕士惠菲回乡创业

生于梨城,求学西安,留洋英国,供职北京,因思乡心切,今年年初,库尔勒市“90后”海归女硕士惠菲兜兜转转又回到梨城,放弃大都市月薪数万元的工作,婉拒国内几所高校的职位,选择回家乡教英语创业来“致青春”。质疑、不解、支持……当周围人用各色眼光打量这位年轻的姑娘时,惠菲毫不理会,埋头将自己的创业之路走得笃...

高正胜:儿菜种出发家致富路

高正胜:儿菜种出发家致富路

眼下,正值儿菜的丰收季,位于梅桥镇500亩儿菜也陆续迎来了采摘期。11月21日,记者来到蚌埠绿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儿菜种植基地,地里长满了成熟待收的儿菜,几十名村民在地里熟练地割菜、除叶、搬运,享受着丰收的喜悦,现场一派丰收的景象。“上个月,我们就开始了采收工作,现在每天发货量都在4万斤朝上,全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