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创业路上,做最好的自己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9

创业是一个极其艰辛的过程。创业者如何在创业路上做最好的自己,本文介绍两位成功创业者的感悟。

一、坚持职业操守

20年前,彭蕴娟和弟弟在豫园福民街小商品市场经营了一家卖精油香的店铺。很偶然的一次他们闻到沉香的香味, 做了多年香生意的彭蕴娟惊叹道:“怎么会有这么好闻的味道!”于是,2012年,彭蕴娟开始转型做中国传统香。

学做中国传统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国内一直没有统一的制香配比标准,即使是相同的材料、相同的配比, 制作出来香的味道也可能是天壤之别。彭蕴娟决定在全国各地寻找老师,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同时找了许多关于香文化的书来自学。例如《香乘》《洪刍香谱》《陈氏香谱》是她反复阅读、琢磨过的参考书,此外,她还读了一些与中医相关的古书,如《伤寒论》《易经》等,从中找到传统香的相关知识。这十年来,彭蕴娟家中攒的十多箱书,都是为了学习中国传统香而购买的。

从书籍中,彭蕴娟获得了制香的灵感,也派生出不少苦恼。古人对香料的叫法与现在相差很多,比如他们在藏书阁中放置一些香料驱赶蛀虫,这种香在书中记载为芸香,但是这究竟是用什么材料合成的呢? 彭蕴娟研究了好一阵子才复刻出来。不懈的努力,使彭蕴娟对香的知识渐入佳境。然而彭蕴娟并不止步,继续学习,从书本中寻找研发新的香味的途径。

听课读书、学会做香和经营生意是两码事。刚入行时,彭蕴娟吃了不少没经验的亏。 制香重要的是要找到好的材料,但一堆材料放在制香师面前,考验着制香师的辨别能力。比如,对优质沉香的分辨——如果是沉水的沉香,质好价高;不沉水的则质差价低,有时这两种不同的沉香价格会相差10倍。有些不良商家看到新手没有实物辨别的经验,在不沉水的沉香里加点东西仿造成沉水的卖出去。这种事情时有发生。还有些商家把小块的沉香木用胶水粘起来,再刷一层颜料,看起来成色不错,又是一整块,以高价卖出;甚至有的不法商家还会直接卖假的材料。彭蕴娟第一次买大黄时就买到了假货。直到后来闻到真的大黄她才反应过来。如今,彭蕴娟常用的三十多种材料基本一闻就可以区分出真假。

十年前,在网上购物还未兴起的时候,彭蕴娟周边大多是批发文具、床上用品、卖衣服的店铺,每天顾客比肩接踵。这相应为彭蕴娟带来了不少客流,路过香铺闻到喜欢的香味就会进来购买。但当网购兴起后,生意大不如前,周边店铺换了一批又一批,客流量越来越少,彭蕴娟也很难再招揽到新的客人。

幸好彭蕴娟的货品质量高,深受一批老客户的信赖。记者采访过程中,在英国做中国传统香生意的徐女士正在向彭蕴娟订货。徐女士说:“我在这家店铺订货超过十年了,她家的货物特别纯,是我目前遇到最好的,我经常把这些货物带到英国,让那里的顾客见识见识中国的香文化。”2020年初疫情暴发,使彭蕴娟陷入困境。看到身处困境的彭蕴娟, 黄浦区人社局创业科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邀请她参加黄浦区人社局举办的2021年“海纳百创·创潮秀”,在直播中彭蕴娟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惠安沉香。

生意不太顺的另一个原因是彭蕴娟“太认真”。她从做精油香时就坚持用纯自然的材料,甚至用最好的自然材料。 这样一来,工厂“嫌弃”她事情太多,顾客会觉得她太较真。在彭蕴娟制作的鹅梨帐中香内,用到的蜂蜜不是来自一般的超市,而是委托家乡采蜜的老人,到山里采到的蜜。所以同样是鹅梨帐中香,外面市场卖9元9角一小瓶,彭蕴娟按克卖,每克售价15元到35元。对材料品质的高要求也让彭蕴娟越发感到无力,这样做生意只能勉强让店铺“活着”,但她不想放弃自己一直坚持的操守——用好料,不卖假货。

如何在坚持自己的操守的同时养活店 铺呢?彭蕴娟寻找着答案。她目前想到的是转型普及中国传统香文化,带大家体验打香篆、普及香文化,并下功夫研究古代的香方,以科普方式宣传我国传统的香文化,扭转某些虚假广告给人们带来错误的认知。彭蕴娟的努力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二、追随心中理想

周小徐,5岁时在电视上看到赛车后便喜欢上了它。从此他的人生便围绕着赛车展开。2017年,周小徐创建了一家专业的赛车咨询管理公司——峥荷赛车。最近十年来,他经历了曲折和艰辛。

周小徐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英国f1车队当空气动力学工程师,这份工作在他心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能够在f1工作不仅圆了他的梦,而且为他以后的创业积累了财富。专业赛车的氛围培养了周小徐的职业素养,包括工作习惯、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这一切都是从那时定型的。周小徐说:“f1车队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迫使业内人员不断更新自己,快速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高学习能力。这种能力在创业中也一直帮助着我。”

峥荷赛车是一家提供赛车服务的公司,面对的是小众的客户;但是周小徐一直保持着对新鲜事物的敏感:“我们不应该和整个社会脱节,因为赛车只是一个载体。为了让公司在市场上更好地展现,我们需要对市场有足够的了解。” 周小徐每天都阅读行业资讯,了解社交软件上的热点话题和 国内外的相关知识。他把自己当作一块海绵,不论是接触各个行业、各种背景的人,他都设法从他们身上获取新鲜的东西。

在创业的过程中,周小徐完成了从理工男向创业者身份的转变。这种转变让周小徐做出理智的决策,帮助他度过了疫情难关。 打造一个世界顶级的冠军车队是周小徐一直以来的梦想,所以创业初期,他迫不及待地策划打造一个自己的车队。经历了疫情的折腾, 周小徐变得更加稳健。他意识到在紧紧握住公司的核心业务和强化团队产出效率的基础上再谈新业务的开拓,才是更长效的做法。

周小徐常说:“创业就是将自己打碎, 再组建起来。”他以前喜欢追求速度,快字当头,想做什么事情会立马去做。但创业后,他慢慢理解不同阶段需要有不同的节奏,尤其在疫情期间,周小徐意识到开源节流以及灵活变通能力的重要性。周小徐非常看好今后中国的赛车市场,因为中国有人口红利和新能源方面的优势,正在缩小与欧洲市场的差距。目前,虽然疫情后遗症还未散去,周小徐依然对此充满信心,他从未想过放弃创业,也从未改变过自己的初心和目标。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166.html

“创业路上,做最好的自己” 的相关文章

河南小伙扎创业养对虾,3年时间成就咸宁“虾王”

河南小伙扎创业养对虾,3年时间成就咸宁“虾王”

盛夏的向阳湖畔满目葱翠,荷叶飘香。位于咸安区向阳湖镇斩关村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更是一派鱼虾肥美的丰收景象。7月18日,记者来到对虾养殖基地时,只见60余口鱼塘整齐镶嵌在田野里,一片生机盎然。基地负责人杨巍正在指导工人补放虾苗。杨巍说,头天晚上,这里刚刚卖出3000余斤对虾。从6月底到7月中旬,基地...

创业葡萄种植,开辟振兴之路

创业葡萄种植,开辟振兴之路

近日,四川农业大学“青年寻访者”队伍前往厦门市翔安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探访当地的农业创业者,了解他的创业历程,探寻农业创业的路径。“我也是第一次搞这个。”作为种植树葡萄的领头人黄国文先生说,“当初提起做这个的时候,农民大多数在观望。因为我是村书记嘛,所以就想说当个领头人。”黄先生笑说,当时大家都还在...

王秀云:不忘乡情返乡创业 带动乡亲共同致富

王秀云:不忘乡情返乡创业 带动乡亲共同致富

向劳动者致敬她曾怀揣梦想、寻梦他乡,后来发现,最好还是故乡;她曾南下深圳打工、摆地摊,凭着一股子拼劲儿和勤劳致富的信念,开始返乡创业。一路走来,她经历过打工的辛酸,体验过创业的艰辛,尝试过失败的痛苦,最终铸就辉煌。她创办了众乐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云之绣手工作坊,她就是大峪乡老地村致富带头人、众乐农民专业...

返乡创业正当时 勇作振兴生力军

返乡创业正当时 勇作振兴生力军

创业故事,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注青年成长成才,特别是关心青年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他指出:“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吸引包括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在内的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石柱:青年小伙返乡创业 扎根田野致富有“稻”

石柱:青年小伙返乡创业 扎根田野致富有“稻”

盛夏时节,在重庆市石柱县三星乡雷庄村高歇组连片集中的有机水稻种植基地,绿油油的稻秧长势喜人。日前,笔者在现场看到,九零后青年创业者郎磊卷起裤管,背着喷雾器,在对稻秧喷施专用叶面肥。郎磊在喷施叶面肥。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郎磊在喷施叶面肥。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在水稻苗期,喷施叶面肥,可促进水稻苗株...

济阳创业小伙骆科学:放弃高薪工作,用科技种植带动乡亲致富

济阳创业小伙骆科学:放弃高薪工作,用科技种植带动乡亲致富

“这是我们公司研发的新品,别看他只是一盆小小的种植杯,里面还有很多‘大学问’呢!”来自济阳区创业小伙骆科学表示。骆科学研究生毕业后,从事了自己擅长的芯片研发工作,后来,在一次回家探亲中,他发现乡邻们还在因为种植技术等因素导致减产甚至绝产而犯难而感到无奈,尽管在外面打拼多年,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对这片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