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三义镇返乡创业典型案例——李侠种养殖合作社

5小时前创业故事6

1.jpg

创业故事,在蒙城县三义镇双庙村,李侠种养殖合作社负责人王真带领村民深耕土地,以 100 多亩田地为 “画布”,描绘出一幅农业发展的多彩画卷。合作社以粮食种植为核心,同时发展金银花等特色中药材种植,走出一条多元化农业发展道路。

粮食种植是合作社的 “重头戏”。王真凭借多年扎根土地积累的经验,因地制宜,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合理规划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从播种到收割,每个环节都亲力亲为,通过反复摸索与实践,优化种植流程,保障粮食产量与质量。如今,成片的粮田在双庙村土地上焕发勃勃生机。

在稳固粮食种植的基础上,王真以敏锐的市场嗅觉,将金银花等中药材纳入种植版图。虽然金银花种植规模相对较小,但作为合作社特色种植项目,同样倾注了王真的心血。没有专业技术指导,他就一头扎进田间,观察金银花生长习性,尝试不同的管理方法,逐步掌握了一套适合本地的种植技术。如今,金银花在合作社的土地上茁壮成长,收获的金银花品质优良,为合作社带来了额外的经济收益。

李侠种养殖合作社的发展,不仅为合作社带来了稳定的收入,也助力着双庙村的乡村振兴。周边村民赋闲加入合作社务工,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合作社多元化的种植模式,也为当地农户提供了宝贵经验,激发了大家发展特色农业的热情。

返乡创业故事,谈及未来,王真表示将继续夯实粮食种植根基,同时适度扩大金银花等特色作物的种植规模,积极探索农产品深加工与销售新渠道,进一步提升合作社的综合效益,为乡村发展贡献更大力量。(三义镇创业办)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258.html

“三义镇返乡创业典型案例——李侠种养殖合作社” 的相关文章

创业路上,做最好的自己

创业路上,做最好的自己

创业是一个极其艰辛的过程。创业者如何在创业路上做最好的自己,本文介绍两位成功创业者的感悟。一、坚持职业操守20年前,彭蕴娟和弟弟在豫园福民街小商品市场经营了一家卖精油香的店铺。很偶然的一次他们闻到沉香的香味, 做了多年香生意的彭蕴娟惊叹道:“怎么会有这么好闻的味道!”于是,2012年,彭蕴娟开始转型...

“北漂奶奶”返乡创业 高原上养蚯蚓“引”富路

“北漂奶奶”返乡创业 高原上养蚯蚓“引”富路

2日清晨,在黄河上游的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52岁的韩发图麦刚为5岁的孙子穿好衣服就接到了合作社打来的电话。“这几天我们来不了,天冷了,蚯蚓也都进深土了,主要就是保湿,只要大棚盖好,应该不会有大问题。”韩发图麦对电话那头的人说。这位精神而又能干的妇女是当地的致富带头人“北漂奶奶”,顾名思义,...

宿迁80后女孩自主创业有一套 开网店卖古装 专掏“古人”腰包

宿迁80后女孩自主创业有一套 开网店卖古装 专掏“古人”腰包

创业故事,创业开网店如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而自己设计、加工出来的古代服装在网上销售,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偏门”。在湖滨新区井头乡塘湖西街,有一处较大的门店,名为“风雅颂古装阁”,这里的“掌门人”是当地一位出生于1987年的姑娘,名叫盛元元。她的店里生产销售唐宋元明清各个时代的服装,远销到北京、湖南...

返乡大学生做电商 让“家乡味道”飘得更远

返乡大学生做电商 让“家乡味道”飘得更远

“太好吃了,做出来就是老家的味道。”9月11日,何九江刚结束一天的工作,便收到一条新订单好评。看着产品销量一点点增加,好评越来越多,何九江的脸上露出欣慰笑容。农家自制手工魔芋、柴火烟熏豆干、老坛腌制萝卜泡菜……这些都是何九江网店中的产品。5年前,他从浙江回到家乡巴中市巴州区大和乡界牌村创业,和伙伴一...

逆转人生——90后残疾青年绝境创业记

逆转人生——90后残疾青年绝境创业记

残疾人创业故事:“我感到非常震惊。”近日,成都市蒲江县电子商务协会负责人叶艳说道。让她震惊的,是她所在园区两位二十余岁的残疾青年,25岁的杨添财和29岁的吴云,3个月居然卖出4000万元农货。杨添财(左二)和吴云(左三)看望在家办公的残疾人员工陈光祥(左一)与周苗(左四)。7年自闭:十四岁少年的人生...

湖北:武汉“80后”养兔年赚百万 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湖北:武汉“80后”养兔年赚百万 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虽年仅25岁,却在1年时间内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百万财富,成为远近闻名的“兔子王”,他便是武汉市江夏区法泗镇邾琳村创业青年胡超,创业成功后,他一跃成为村里致富带头人。房产白领回乡当农民法泗镇是武汉劳务输出大镇,在同伴们都奔向大都市“淘金”的时候,“80后”胡超却反其道行之,扎根农村,大搞殖养业,凭着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