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第二春:50 岁创业成功案例,银发经济大有可为

2个月前 (07-04)创业故事119

创业故事,第二春:50 岁创业成功案例

"王姐,您说我这把年纪还能折腾吗?"上周末在社区茶话会上,刚退休的刘老师攥着养老存折问我。看着她眼里跳动的微光,我突然想起上个月在杭州考察时见过的三位创业者——他们都用亲身经历证明,50岁恰是人生下半场最精彩的起跑线。

银发创业四大天然优势在走访全国27个老年创业项目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个群体具备年轻人难以企及的优势。根据中国老龄协会最新数据,目前我国50岁以上创业者年均增长率达18.6%,他们成功的秘诀就藏在三个"人生存折"里:

第一本存折是经验苏州的赵建国师傅就是典型。退休前在纺织厂当质检主任的他,去年把闲置车库改造成"银发裁缝铺",专门为特殊体型客户定制服装。现在每天接单量稳定在15件左右,月收入超2万元。"三十年的布料手感骗不了人",他抚摸着工作台上的真丝面料对我说。

第二本存折是人脉深圳退休教师周美玲的案例更让人惊叹。她创办的"爷爷奶奶故事屋"通过微信社群运营,把当年教过的学生家长发展成首批客户。现在每周三场的亲子读书会,场场爆满不说,还带动了周边绘本馆、手作店的生意。

第三本存折是资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50-60岁群体人均存款达28.6万元。济南的餐饮老兵张建军正是用这笔"养老备用金",在社区开出首家老年营养餐厅。他创新的"三高人群定制餐"每天预定超200份,最近正准备开第三家分店。

破局关键:找准银发经济风口在杭州西溪湿地旁,我遇见了最震撼的创业案例。53岁的退休护士长陈芳,把护理经验转化为商机,创办的"银龄照护培训中心"每月输出专业护工150人。她的课程表里既有专业的翻身护理教学,也有针对居家场景的"十平米适老化改造"实操课。

更令人惊喜的是,陈芳团队开发的"智能药盒"刚获得天使投资。这个能语音提醒服药、自动关联子女手机的小设备,首批5000台预售三天就告罄。"我们比年轻人更懂老人需要什么",她展示着样品柜里二十多种适老化产品,眼角的笑纹里都是自信。

给后来者的三条锦囊在整理上百个案例后,我总结出三条实战建议:

一是轻资产启动北京退休会计李阿姨的社区代账服务,启动资金不到5000元。她用好财务专业背景,专门为小区里的小微商户服务,现在固定客户已有32家。

二是用好数字工具广州的退休导游王叔在抖音开播"轮椅游中国"系列,直播间常驻观众超5万。他告诉我,通过短视频接到的私人定制旅游订单,已排到明年三月。

三是组建银发联盟我在武汉见过最智慧的抱团案例。7位不同行业的退休人士组建"夕阳红创业合作社",从法律咨询到渠道推广各司其职,最近他们联名开发的老年健步鞋,在本地商场创下日销300双的纪录。

站在社区活动室的讲台上,我把这些鲜活的故事细细讲给刘老师听。看着她渐渐挺直的腰板,我知道又一颗创业火种被点燃了。亲爱的读者朋友,您抽屉里的人生存折,准备好翻开新篇章了吗?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257.html

“第二春:50 岁创业成功案例,银发经济大有可为” 的相关文章

我的电商创业经历:17年开始开网店,现在年销200万

我的电商创业经历:17年开始开网店,现在年销200万

01我是17年年初开始创业做电商的,在此之前,我一直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仔,拿着固定工资,做着日复一日的工作。当时我有好几个同事都在兼职开淘宝店,看他们拿货量很大,听他们在那算利润,听着比我上班赚钱多了,因此萌生了做电商的想法。17年过年后,我就开始准备开网店的事项,因为不知道应该卖什么产品才赚钱,...

高正胜:儿菜种出发家致富路

高正胜:儿菜种出发家致富路

眼下,正值儿菜的丰收季,位于梅桥镇500亩儿菜也陆续迎来了采摘期。11月21日,记者来到蚌埠绿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儿菜种植基地,地里长满了成熟待收的儿菜,几十名村民在地里熟练地割菜、除叶、搬运,享受着丰收的喜悦,现场一派丰收的景象。“上个月,我们就开始了采收工作,现在每天发货量都在4万斤朝上,全部送...

赣南“阿柑正传”:4名95后的非典型创业

赣南“阿柑正传”:4名95后的非典型创业

95后创业故事:创业第7年,蓝宁和合伙人定下目标:卖出1000万斤赣南脐橙。时间回到2016年。20岁的蓝宁拉上同学凌雨南、凌永春,在网上卖出2万斤脐橙,赚了一万多块钱。这笔钱,成为他们创业之路的“启动资金”。此后,他们经历了“半工半创”的候鸟生涯,也遭遇过挣来200万全部亏损的挫折。2021年,这...

刘强东:从农村娃出身到京东总裁,他的创业坎坷经历

刘强东:从农村娃出身到京东总裁,他的创业坎坷经历

刘强东当初考上中国人民大学(以下简称“人大”)社会学系,原本想走仕途,没想到所学专业不但就业困难,连找女朋友都会被人瞧不起。他开始“不务正业”:抄信封、倒卖书籍、编软件卖钱、开饭馆。只要能挣钱,他都干。大学毕业两年后,按捺不住创业的冲动,刘强东租下中关村海沙市场3.5平方米的档口开始倒卖刻录机。1....

任超:80后浪子创业养黄鳝成功逆袭

任超:80后浪子创业养黄鳝成功逆袭

身边的人都认为他无可救药,无心上学的他最终辍学,南下打工谋生。如今他在四川省内江市王板桥村的养殖基地年产量100多吨,每年可获利3000多万。“我们一路从广元到成都,再从成都到内江,最后好不容易才到凤鸣乡。”经过一天的辗转,王应燕夫妇总算找到了这个鲜为人知的小山村,而如此奔波,只为寻找一个80后的小...

五得利面粉厂创始人丹志民:白手起家创业 现如今身价48亿

五得利面粉厂创始人丹志民:白手起家创业 现如今身价48亿

他以“为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为己任,创办五得利面粉厂,从一个十几人的小作坊,到如今拥有数十个分厂的大企业,以一己之力改变行业现状,带领中国成为制粉强国。那么他究竟是谁?在他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创业故事?本期创业者故事网带你走进“中国粉王”的丹志民创业故事里。白手起家,全靠压价丹志民于1968年出生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