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金龙羽,从“小鱼”到电缆行业“大鳄”的传奇之路

2023-01-18创业故事53

年仅40岁的董事长突然离世。金龙羽29日晚间公告称,接到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郑永汉家属通知,郑永汉因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不幸逝世。简历显示,郑永汉为1982年生人。

金龙羽提到,郑永汉自2012年起担任公司总经理,在其任职期间,勤勉尽责,恪尽职守,带领公司从民营企业走向资本市场,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对郑永汉的付出和贡献致以衷心的感谢,对其去世表示沉痛的哀悼,对其家属表示深切的慰问。

改革开放释放了强大的生产力,敢为天下先的深圳企业家打造了无数的“深圳传奇”。本期崛“企”的力量——深圳40年·龙岗40家企业成长故事,聚焦的是从一家小作坊到华南地区举足轻重的大型电缆制造上市企业——金龙羽。

“金龙羽”是如何从一家小作坊式企业,一步步成长为享誉国内外的名牌,成为家喻户晓的放心产品,进而走入“寻常百姓家”的?下面,我们一起打开金龙羽尘封的往事,聆听金龙羽美丽蝶变的故事。

20年跃居华南地区电线电缆龙头企业之一

上世纪80年代末,抱着“别人能做,我为什么不能做?”的想法,同时为改善家庭生活水平,金龙羽集团创始人郑有水开始了电线电缆的创业生涯。最开始的工厂设在汕头,电线电缆行业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简单,创业初期郑有水走了很多弯路。

1996年初,郑有水来深圳开拓市场,发现大家更容易接受深圳本地产品。那时,深圳经济特区干事创业的氛围良好,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特区,让他心潮澎湃,于是,说干就干,郑有水抓住机遇迈出了事业成功的一步,1996年4月12日,深圳金龙羽公司成立,当时是租用坂田杨美村杨美金竹工业区的厂房。作为一家民营企业,金龙羽主打电线电缆等的研发、生产、销售等业务,产品注册商标“金龙羽”。

当时电线电缆行业在深圳算得上“过江之鲫”,为了在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大多数厂家都靠降低原材料成本来开展竞争。降低原材料成本直接的后果将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严重时甚至造成行业混乱,行业混乱就会给一些不法之商提供浑水摸鱼的机会。“金龙羽”不屑于这种以降低产品质量为代价的竞争,郑有水先生毅然选择了重品质、讲诚信、谋长远的市场发展战略。

历史的潮流浩浩荡荡。90年代初正是深圳大发展、大建设时期,电线电缆市场需求量很大,自成立之日起,郑有水深知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之本,为保证产品质量,郑有水亲自从一些老国营单位聘请技术人员,有了在汕头生产电线电缆的经验,金龙羽在深圳顺利起步,开局良好。当时员工仅有一两百人,产品比较单一,只做民用的电线电缆产品,后来逐步开始接触国家电网、蓝思科技等大企业客户。

十一五到十二五期间是金龙羽飞速发展的关键十年,2006年底金龙羽有了自己的厂房,金龙羽工业园在吉华街道吉华路288号正式落成,产品覆盖从低压、中压、高压至超高压电压等级的电线电缆。员工队伍也逐年壮大,截至目前,金龙羽员工队伍已有1200余人,其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均居行业前列。二十多年来,金龙羽已成长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产品最齐全、技术最先进、家喻户晓的电线电缆企业之一和华南地区的优质品牌。

金龙羽是“放心牌”的代名词

为满足日益壮大的客户需求,金龙羽对生产设备加大资金的投入,同知名院校全面合作,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设备及管理、生产、技术人员,以确保金龙羽系列产品品质的完美。在做好优质产品的同时,金龙羽不忘用优质服务赢得诚信,以诚信赢得美誉,备足库存保证及时发货,在随时为客户提供服务咨询和技术支持的同时,为用户提供免费培训和上门服务。

经过多年的市场检验,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金龙羽品牌享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进而转化为美誉度和信任度,产品多年来一直保持畅销。早在2002年就被国家经贸委列入《全国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所需要设备产品及生产推荐目录》,凭借较强的竞争优势,金龙羽获得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及多个省市电网产品入网许可。产品广泛应用于众多重点工程项目。

此外,金龙羽产品出口新加坡、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先后获“优秀民营企业”、“质量工作先进单位”、“国家免检产品”、“产品监检质量好企业”、“产品监检质量好企业”、“深圳市民营领军骨干企业”“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广东省名牌产品”以及 “广东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2017年7月,金龙羽正式登陆资本市场,标志着金龙羽进入了新的里程碑时代。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面对新的市场竞争态势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金龙羽将大力推进技术创新、资本运营、国际化拓展三大战略;全面推动金龙羽由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型;积极培育“资产优质型企业”,全力打造“实力型企业”;以投资促进增长,以创新实现升级,以社会责任为己任,在“双区驱动”的历史机遇下,不辱使命,勇攀新高峰。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496.html

“金龙羽,从“小鱼”到电缆行业“大鳄”的传奇之路” 的相关文章

爱尚鲜花邹小峰:创业者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自己

爱尚鲜花邹小峰:创业者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自己

邹小峰说,爱尚鲜花现在只做两件事,一个是把供应链做好,另一个则是把品牌做好。“创业者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自己。”“为了追女朋友。”说起最开始接触鲜花,爱尚鲜花(836638)董事长邹小峰倒是直言不讳。“发现鲜花这个生意好做,利润又高。当然,这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市场营销出身的他,敏锐看到鲜花行业的商...

95后小伙回老家创业 追梦5年终成”鹦鹉大王”

95后小伙回老家创业 追梦5年终成”鹦鹉大王”

苗伟男是一名95后,2017年从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毕业,回到宿迁老家创办了鹦鹉驯养繁殖场。如今,苗伟男靠养鹦鹉年销售额破千万元,还带动当地养殖户走上致富路。大二创业,是校园有名的"苗老板"宿迁市湖滨新区金翎羽鹦鹉驯养繁殖场负责人苗伟男向记者介绍起两只“爱宠”:这个是玄凤鹦鹉,它主要产自于澳大利亚,...

大学毕业回乡“种地”十载 考研是为“更好地种地”

大学毕业回乡“种地”十载 考研是为“更好地种地”

名牌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回乡“种地”,发展有机桃种植和景观苗木培育,即墨区金口镇“新农人”王晨旭当一干就是10年。2021年,王晨旭身份完成转变,从一名“种地的”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奔波于学校和农场之间,他希望,学成之后回到农场,做现代化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带领更多“新农人”扎根农村。大学毕...

90后大学生高密度全流水养鱼,成活率超90%,3个月收益近20万元

90后大学生高密度全流水养鱼,成活率超90%,3个月收益近20万元

90后贫困家庭大学生放弃高薪,返乡创新发展流水桶养殖模式。“我是家乡走出去的人,学成归来后理应回报家乡,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重庆市黔江区的90后小伙杨振,大学毕业后受聘于一家水产养殖公司担任技术指导员,年薪近20万元。今年,杨振毅然放弃高薪职位,回到家乡金洞乡杨家社区,发展高密度全流水养殖黄...

退役军人胡顶:创业养螃蟹的成功秘诀是“勤奋”

退役军人胡顶:创业养螃蟹的成功秘诀是“勤奋”

“养螃蟹前期需要准备的工作很多,蟹苗只有在海水里才能孵化,我们这边如果大量养殖,就需要到海边城市去进蟹苗。”近日,记者在联系胡顶时,他正在为明年的螃蟹养殖做准备。从一个门外汉,经过短短两年时间的磨砺,胡顶已经成为一个螃蟹养殖方面的行家里手。第一次创业,亏空家底胡顶在承包的池塘里劳作。胡顶2004年1...

“泥坑博士”返乡种藕,带动乡亲增收走上致富路

“泥坑博士”返乡种藕,带动乡亲增收走上致富路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有这样一批人,他们受过高等教育,放弃大城市的高薪岗位,扎根土地,成为“农人”。他们投身科研,服务“三农”,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还带动村民富裕起来。在漯河舞阳北舞渡镇杜庄村,吕伟增就是如此,博士毕业的他,扎根农村,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变革性地改种莲藕,带动周边村子莲藕种植产业发展。...